8月1日北京邻家便利店大规模关店,你怎么看?

一眼长空


8月1日,《零售老板内参》(微信ID:lslb168)发现,北京市朝阳路上的多家邻家便利店大门紧闭,门上贴上了“暂停营业”的牌子,而在昨天,这些门店还都在正常营业。

随后,有朋友也告诉笔者,他们公司(位于化腾世纪总部公园)楼下的便利店今天(8月1日)也停业了。

随后我们也发现,邻家便利店的问题远不是关几家店那么简单。紧接着,微博上就有网友相继爆料:“北京邻家全部停业,欠供应商巨资,牵扯公安机关,大家扛住,早晚宣布破产。”在这条消息下面,有网友评论道:“我们是加盟主,昨晚签署了结束协议,钱都不知道有没有希望退回。”

还有网友写到:“邻家便利店因为P2P兄弟公司面临关门?反正今天我看附近是关了……今天晚上回家去楼下的邻家便利店买饮料,结果被告知当晚最后一天营业,老板跑路200多家便利店全关。”

截至今年5月,邻家便利店共在北京开出160多家门店,与全时、便利蜂等一道,被看作北京市场上较有代表新的新型便利店品牌。

但一天之内,多家邻家便利店整齐划一地关店,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零售老板内参》(微信ID:lslb168)第一时间联系到了邻家便利店CEO王磊,当被问及“多家店同时停业是怎么回事”时,王磊只回复了四个字:“一言难尽”,随后又表示:“真的很难受”。

看来,邻家便利店这次大面积停业不仅是真的,而且可能是遇到棘手的问题。

- 1 -邻家便利店背后的投资方谜团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其实,早在两天前,就有零售业内人士向《零售老板内参》称爆料:“邻家便利店的资金出现问题,有人已经辞职出走。”并且问笔者:“邻家背后的投资人究竟什么情况?”

所有的疑团似乎都指向邻家便利店背后的资本方。

在此前的5月份,《零售老板内参》(微信ID:lslb168)曾做过邻家便利店的深度报道(邻家王磊:便利店迎来“第二次工业革命”,本土化永无止境),彼时王磊在接受专访时自信表示:“邻家的资金不是问题,我们并不缺钱。”但被问到背后投资机构时,王磊却说:“暂时不便透漏。”

邻家便利店背后资本复杂,似乎已经是业内公开的秘密,很多人都说不清楚,邻家对于自己的融资情况也讳莫如深。

比较多的信息流出是在2016年11月,彼时邻家便利董事长王紫及其高管团队集体离职,当时《第三只眼看零售》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斑马投资意图投资邻家便利,王紫对此乐见其成。因此双方在谈判前期进展顺利,但后来合作突然中止,接着便听到了王紫团队集体出走的消息。”

上述报道还提到:邻家便利融资中断的或跟投资方有关。邻家便利从未公布过投资方信息,业界曾有传言是万科投资了邻家便利。但据王紫身边友人透露,“深圳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公司才是真正的邻家便利投资人。”不久前融资中断,与P2P公司的特性关联紧密。

不久后,王紫团队便加入了由斑马投资独资创立的便利蜂。但这次高管离职风波似乎并没有对邻家造成太大的影响,同王紫一样出身日系便利店7-eleven的王磊出任了邻家便利店CEO,继续快速扩张,截至今年5月,邻家已经在北京开出160多家门店。

但这次邻家便利店大面积关店,多方消息再次将问题指向了邻家背后的投资方——一家P2P公司。

P2P为peer to peer lending的英文缩写,是指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即由具有资质的网站(第三方公司)作为中介平台,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标,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的行为。P2P公司手握相对较大的资金流量,投资于其他市场在P2P行业中并不少见。

据了解,王紫创立邻家便利时,一家深圳的P2P公司即成为其最大投资人。邻家背后的这家P2P公司究竟什么来头,目前尚不得而知。

但是,过去两年时间,邻家能快速开出160多家门店,很多还处于核心地段,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背后的资本。

据《第三只眼看零售》报道称,不畏高租金压力,是邻家便利开店速度较快的重要原因。但这会给投资人带来巨大的资金压力,况且很多P2P平台盈利能力并不稳定。2016年中国P2P行业报告显示,“目前行业中正常运用的平台数量是2154家,但P2P平台具有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平台不足1%。”

值得注意的是,邻家便利店在上海的运营方——邻侍(上海)商贸有限公司与邻里家便利店连锁有限公司几乎同时成立,但到了2016年9月,邻家便利店在上海已开门店和签约门店均已筹备撤出,有业内人士透露:“上海邻家便利遭遇危机也与融资有关。“

无论如何,《零售老板内参》认为,P2P公司与有着较长回报周期的便利店实在不太搭。王磊也曾透露:“投资人曾要求过他们一年开20000家便利店,因为投资人确实不了解这个行业。通过两年时间的模式,投资人才逐渐理解便利店这门生意了。”

- 2 -曾快速崛起:甚至不惧与7-Eleven、全家正面竞争

作为一家新型便利店,邻家有自己的坚守和变革。因为从大学毕业后就在7-eleven工作,因此,王磊的思想观念中有很浓重的7-eleven的痕迹,“不要为顾客着想,而是要站在顾客角度思考。”

他也并不认为,目前兴起的新业态会对便利店有大的影响,“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顾客对便利店的需求是不会下降的。”

实际观察也能发现,邻家便利店开出去的门店多数还在核心地段,甚至不惧与7-Eleven、全家等日系便利店正面竞争。

对于这个问题,王磊说出了邻家的考虑角度:关键要寻找房租和成本的平衡点,如果在规定时间内可以盈利,租金再贵也是可以玩转的。

在王磊看来,便利店不是一个烧钱的生意,“如果非要追求数量,一年开2000家店也可以开出来,但是质量又如何?开不下去再关吗?”

同时,邻家也不急于加盟,2015年5月就正式上线,2017年12月才开出第一家加盟店,并且还以内部加盟的方式为主,即把自己的门店委托给店长进行经营,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挂牌、统一供货等。

王磊曾向《零售老板内参》(微信ID:lslb168)表示,邻家最大的挑战就是人才。一方面,各家品牌都在抓紧时机扩张,但是另一方面,“人还是那些人。”王磊强调,至少在北京便利店圈,并没有因为资本的关注而实现人才总量的扩充和井喷。

不过现在看来,邻家便利店目前面临的最棘手问题并不在人才,还有更紧急、更重大的问题等待邻家去解决。


零售老板内参


胡老师 有趣、有料、有态度,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

8月1日北京邻家便利店共计168多家门店全面停业. 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向供应商发出告知函称,公司将于8月1日起停止总部各项业务,并陆续停止门店营业。

原因是背后的的出资方善林金融出资方出事,导致公司银户账户被冻结,资金链断裂所致。

邻家便利店停业基本是宣告破产,因为停业,很多供应商将面临货款追偿不回来的问题,损失将十分惨重。

而员工可能要赔上1-2月的工资,而且在履历上也是不光彩的一笔。

邻家便利店的关门给了连锁便利店行来一记闷棍,敲醒不少人,从这起变故中我们可以得到几点血的教训:

1、背靠P2P融资平台来发展是靠不住的。

P2P融资平台,这几年处于风口,融资快,发展迅猛,可是这是一场资本的游戏,是一场豪赌,里面的暗礁、汹涌不是几个光鲜的广告就可以掩盖的。

一旦某项投资踩雷,没有资金补上,那将直接陷入万劫不复,大老板失联、跑路是最经常的玩法。

而邻家便利店的幕后投资人:善林金融于今年4月份就已经被警方认定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并冻结了资产,可是邻家便利店并没有立即关门止损,而是想再搏一搏,撑到7月底才来公布关门。这是对供应商及员工极不负责的表现!

2、便利店虽然处于风口,但是一定要有实力才可以去参与竞争。

便利店因其稳定的现金流、快速便捷的消费模式、稳定的客源,使得便利店模式获得很多资本的投入,包括京东及顺丰,成为一个投资的风口。

2017年便利店行业景气指数高达80,大幅高于景气荣枯线 21.68,因此,成为投资的首选。


便利店虽然有这么多的优势,但这个市场也有很多的问题:


1)便利店并不是赚快钱的行业

随着高房价伴随着是的高昂的房租,这是便利店的一项重要成本。还有持续高涨的员工成本、水电气费、商品损耗、广告宣传、设备折旧等等。在刚开店时,因客流量段时间不能起来,没办法立马盈利。虽然有现金流,可是现金需要再投入进去采购商品。

所以,便利店是一种长期投资的行为,想赚快钱的企业不建议入行!

2)便利店扩张速度要量力而行

邻家便利店在开业时,投资方对CEO王磊的要求是:“1年新开20000家便利店”,这一看就是外行的做法。

便利店龙头老大7-Eleven经过40多年的发展,在日本才建立起20000家门店。而邻家投资方显然是外行,外行指挥内行,怎么行得通?


3)便利店的市场竞争惨烈。

比如行业领头羊7-Eleven, 科技巨头投资的京东便利店、顺丰优选等,都背靠着雄厚的资本,大家都采取通过快速扩张来赢取市场份额,都想通过打死对方,自己成为市场的主人。

4)便利店对资金的依赖非常高。

而且很多便利店都是采取低价抢市场的战术,刚开店,其收入根本不够进货,全都需要依赖持续的投资。全靠烧钱,靠补血,一旦输血不即使,没钱进货,那么可能就要面临倒闭的风险。

5)便利店定位雷同,缺少差异化竞争。

这样一来,便利店能否做好,全靠人流量,靠位置取胜。

胡老师 有趣、有料、有态度,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


胡老师谈管理



这是小编办公室楼下的邻家便利店,每天早上小编都会就近在此买早点,8月1日早上照常经过,发现上了把锁,上贴“线路维修 暂停营业”,当然小编对此也没做任何多想。

不曾想,隔天即在网上看到新闻,称北京最有代表性的本土便利店邻家便利店深陷倒闭危机,一夜关停168家门店。该便利店一度被认为会与7-Eleven、全家等品牌抗衡竞争。

据悉,邻里家公司于8月1日向供应商发出“告知函”,称其母公司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背后唯一的出资方受到警方调查,导致银行账户冻结,无可支配资金,资金链完全断裂,公司运营难以为继。公司于8月1日起停止总部各项业务,并陆续停止店铺营业。据悉,邻里家当前拖欠供应商款项金额合计超过5800万元,所有债务等待警方介入处理。



有业内人士认为,邻家此次灾难的背后是P2P问题。其告知函中所称唯一出资方实际就是以周伯云为代表的善林金融。早在4月24日,周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上海警方批捕。警方通报指出,善林金融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前期投资人到期本息,是典型的庞氏骗局,目前已产生巨大资金缺口致使无法兑付投资人本息。而更早在善林金融出事之前,其常与邻家捆绑在一起以“兄弟企业”对外宣传。

我们看到,在当前金融市场严监管以及流动性趋紧的融资环境下,过度依赖P2P资金来源的企业和项目,势必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孙建波


一场利用资本,玩杠杆,疯狂扩张的商业游戏。这里面牵扯到项目,市场,策划,运营,交易诸多内幕,涉及到许多热点问题。(不是常人探讨的话题)

现在我只想说:便利店(实体经济)物联网时代一一新零售行业创业风口。各经济体优胜劣汰,是正常的经济发展规律,大可不必“读虎色变”。



新商业模式:线上线下融合,社区便利店,搭上互联网信息化新技术,数字化新技术的顺风车,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遵从市场经济:市场“游戏规则”,各经济体要明白: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方式并不算问题,问题在与我们在具备一定的创造力后,做大做强。其实这是不可能的。没有哪一个民营企业能够做大做强。


遵从市场经济市场“生存法则”,各经济体要明白:市场尤如一圆蛋糕,它的美味引来了无数的竞争者。由于竞争能力的差异,占有美食的数额各有大小,独占蛋糕绝对做不到的。

以上想法,仅是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


文君9391梦中翔之梦


这里是subcultures,关注多元文化和现象。

北京邻家便利官方于2018.7.31宣布停止运营。据公开消息显示,倒闭的原因是唯一的投资方因故被上海警方调查,导致公司账户被冻结,资金链断裂。



对此,我将从两个问题展开分析。

邻家便利的投资方为何被警方控制?

据天眼查的公开信息显示,邻里家(北京)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05日。法人代表为韩磊。主要成员:贾卫平、韩磊、项建安。股东为贾卫平、韩磊、锦云(深圳)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所以主要出资方也就是贾卫平、韩磊、锦云(深圳)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但逐一查询后,并未发现任一投资方有被警方控制的消息。


于是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网上搜了下主要成员项建安,原来项建安和贾卫平是合作关系,而项建安担任法人的“北京万卓智汇商贸有限公司”,其大股东是高通盛融财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善

林金融创始人周伯云一系列的投资布局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而善林金融在四月份被曝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所以说邻家便利的唯一投资人指的就是善林金融这个刚爆雷不久的p2p平台。


邻家便利运营2015年开始运营,为何还未实现盈利?

以下是便利店的盈利模式

所以到底是运营不力,还是只是p2p平台的实体业的背书?


subcultures


别看便利店比超市和大型商场小,那可是个重资产业务,回报周期长。依靠金主未必能迅速催生为独角兽,却能因为资金断裂像邻家这样一夜丧命。今年4月,邻家背后唯一投资方P2P平台善林金融,因涉嫌非法吸收存款600亿被上海警方取缔,唯一股东出事后4个月,邻家强撑的过程中没有更有力的止损和造血,尽力优化业务也掩盖不了资金链断裂的事实。有报道预估,邻家目前所拖欠的员工工资至少为1200万,拖欠供应商的数目还无确切数字但至少为1000万,而邻家日常运营团队称目前无法和股东方取得联系。

众所周知,便利店属于慢业务。而邻家便利店用3年的时间在北京开了168家门店,还未真正实现盈利,就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将战线拉得过长。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邻家也没有构建起自己的差异化竞争力,资金链一断,拖了4个月最终还是熬不住了。并且邻家的资金来源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股东不仅单一而且唯一,还和风险最高的金融业牵扯,创业不说股东多元化,至少也要从资金方面考虑尽量降低风险。

虽然在互联网+浪潮下,便利店成为了下一个风口,从去年至今已经涌入了近30亿的资本,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市场已有70多个创业团队及品牌,但这是一场短时间内无法结束的而战斗,门店竞争、供应链和物流的优化都是需要下苦功夫的,便利店追求的是规模效应,未达到一定规模之前,一定要保证有部分单店盈利,才能支撑后续门店的扩张。


天方燕谈


随着P2P暴雷的影响,传统线下等企业纷纷中枪。上一周受牵连的邻家便利店倒闭事件,令行业无比唏嘘。

  事发过去一周后又有了新的进展。据相关媒体获得的最新消息,虽然部分邻家便利门店已经开始拆除,但邻家正在寻找潜在接盘方,开价为10亿。

  10亿能否续命成功

  邻家是成功的。

  母公司邻里家成立于2015年。一批从北京7-Eleven离职的区域经理和高管人员创立,3年内实现了在北京市场跑马圈地,开了168家店,打造了家喻户晓的“邻家”品牌。

  邻家又是失败的。

  为了快速抢占市场的椅子,邻家盲目地不惜付出高昂代价。背后P2P企业成为出资方,毫无防备之心,为自己埋下了祸根;且花费高额的租金成本、员工人力成本。这两者,就成为之后的接盘方要解决的两大大难题。

  因为无法与法人和股东取得联系、无法申请公司破产清算,邻家便利告知函显示,各项债务债权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诉讼保全,待警方下一步处置。且目前共有111家欠款供货商,总计金额超过6000万元。接盘方最开始必须要解开这团债务债权关系的乱麻。

  更值得一提的是,邻家便利尚未实现真正的盈利,成本花费较大。是继续为其输血,还是另寻其他地盘重新开业,这都是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不过有消息透露,苏宁还是国美已经有意向考虑接手。

  邻家给便利店行业泼了一盆冷水

  像邻家一样扩张的便利店不在少数,放眼望去,走几步就一个711,回过头看还有一家全时,而马路的斜对面就是一家好邻居……

  从便利店的发展位置上来看,这的确是一个高成长的市场。发展集中在中东部地区的一、二线城市。大部分的三线城市和西部城市,增长率依然是相对偏低;但在成熟市场中,包括华南地区的一些城市成为了便利店发展的主力军。

  然而,水大鱼大。像邻家一样的便利店,只看到了一二线城市里去便利店的那些匆匆而过的身影,却未曾思考到还有多少新鲜剩余的养分可以吸收。

  巨头也奋不顾身的挤进这个市场: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开始亮剑;王府井集团、天虹商场、中央商场、大润发、家乐福等传统零售巨头也毫不谦让,争夺未被破坏的蛋糕。

  《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去年便利店行业运营成本快速上升,其中房租成本上升18%,水电成本上升6.9%,人工成本上升12%。

  成本的加大,也成为便利店快速扩张而遗留下的命门。光鲜外表下,实则入不敷出,已经被花销拖累地千疮百孔。

  结语

  作为一家耳熟能详的品牌,邻家已经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无论它的结局到底如何,便利店市场的争夺都将继续延伸,久久不息。


投资界


好好做便利店,做销售的没几个了,都是看着弄的声势大,不从如何盈利角度去做,对合作客户,对投资方不负责任,所以关店是迟早的,奉劝供货商资金风险现在越来越大了,如何保证自己的资金安全是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