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北京鄰家便利店大規模關店,你怎麼看?

一眼長空


8月1日,《零售老闆內參》(微信ID:lslb168)發現,北京市朝陽路上的多家鄰家便利店大門緊閉,門上貼上了“暫停營業”的牌子,而在昨天,這些門店還都在正常營業。

隨後,有朋友也告訴筆者,他們公司(位於化騰世紀總部公園)樓下的便利店今天(8月1日)也停業了。

隨後我們也發現,鄰家便利店的問題遠不是關幾家店那麼簡單。緊接著,微博上就有網友相繼爆料:“北京鄰家全部停業,欠供應商巨資,牽扯公安機關,大家扛住,早晚宣佈破產。”在這條消息下面,有網友評論道:“我們是加盟主,昨晚簽署了結束協議,錢都不知道有沒有希望退回。”

還有網友寫到:“鄰家便利店因為P2P兄弟公司面臨關門?反正今天我看附近是關了……今天晚上回家去樓下的鄰家便利店買飲料,結果被告知當晚最後一天營業,老闆跑路200多家便利店全關。”

截至今年5月,鄰家便利店共在北京開出160多家門店,與全時、便利蜂等一道,被看作北京市場上較有代表新的新型便利店品牌。

但一天之內,多家鄰家便利店整齊劃一地關店,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零售老闆內參》(微信ID:lslb168)第一時間聯繫到了鄰家便利店CEO王磊,當被問及“多家店同時停業是怎麼回事”時,王磊只回復了四個字:“一言難盡”,隨後又表示:“真的很難受”。

看來,鄰家便利店這次大面積停業不僅是真的,而且可能是遇到棘手的問題。

- 1 -鄰家便利店背後的投資方謎團

那麼,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其實,早在兩天前,就有零售業內人士向《零售老闆內參》稱爆料:“鄰家便利店的資金出現問題,有人已經辭職出走。”並且問筆者:“鄰家背後的投資人究竟什麼情況?”

所有的疑團似乎都指向鄰家便利店背後的資本方。

在此前的5月份,《零售老闆內參》(微信ID:lslb168)曾做過鄰家便利店的深度報道(鄰家王磊:便利店迎來“第二次工業革命”,本土化永無止境),彼時王磊在接受專訪時自信表示:“鄰家的資金不是問題,我們並不缺錢。”但被問到背後投資機構時,王磊卻說:“暫時不便透漏。”

鄰家便利店背後資本複雜,似乎已經是業內公開的秘密,很多人都說不清楚,鄰家對於自己的融資情況也諱莫如深。

比較多的信息流出是在2016年11月,彼時鄰家便利董事長王紫及其高管團隊集體離職,當時《第三隻眼看零售》報道稱: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斑馬投資意圖投資鄰家便利,王紫對此樂見其成。因此雙方在談判前期進展順利,但後來合作突然中止,接著便聽到了王紫團隊集體出走的消息。”

上述報道還提到:鄰家便利融資中斷的或跟投資方有關。鄰家便利從未公佈過投資方信息,業界曾有傳言是萬科投資了鄰家便利。但據王紫身邊友人透露,“深圳一家P2P(網絡借貸平臺)公司才是真正的鄰家便利投資人。”不久前融資中斷,與P2P公司的特性關聯緊密。

不久後,王紫團隊便加入了由斑馬投資獨資創立的便利蜂。但這次高管離職風波似乎並沒有對鄰家造成太大的影響,同王紫一樣出身日系便利店7-eleven的王磊出任了鄰家便利店CEO,繼續快速擴張,截至今年5月,鄰家已經在北京開出160多家門店。

但這次鄰家便利店大面積關店,多方消息再次將問題指向了鄰家背後的投資方——一家P2P公司。

P2P為peer to peer lending的英文縮寫,是指互聯網金融點對點借貸平臺。即由具有資質的網站(第三方公司)作為中介平臺,借款人在平臺發放借款標,投資者進行競標向借款人放貸的行為。P2P公司手握相對較大的資金流量,投資於其他市場在P2P行業中並不少見。

據瞭解,王紫創立鄰家便利時,一家深圳的P2P公司即成為其最大投資人。鄰家背後的這家P2P公司究竟什麼來頭,目前尚不得而知。

但是,過去兩年時間,鄰家能快速開出160多家門店,很多還處於核心地段,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背後的資本。

據《第三隻眼看零售》報道稱,不畏高租金壓力,是鄰家便利開店速度較快的重要原因。但這會給投資人帶來巨大的資金壓力,況且很多P2P平臺盈利能力並不穩定。2016年中國P2P行業報告顯示,“目前行業中正常運用的平臺數量是2154家,但P2P平臺具有可持續盈利能力的平臺不足1%。”

值得注意的是,鄰家便利店在上海的運營方——鄰侍(上海)商貿有限公司與鄰里家便利店連鎖有限公司幾乎同時成立,但到了2016年9月,鄰家便利店在上海已開門店和簽約門店均已籌備撤出,有業內人士透露:“上海鄰家便利遭遇危機也與融資有關。“

無論如何,《零售老闆內參》認為,P2P公司與有著較長回報週期的便利店實在不太搭。王磊也曾透露:“投資人曾要求過他們一年開20000家便利店,因為投資人確實不瞭解這個行業。通過兩年時間的模式,投資人才逐漸理解便利店這門生意了。”

- 2 -曾快速崛起:甚至不懼與7-Eleven、全家正面競爭

作為一家新型便利店,鄰家有自己的堅守和變革。因為從大學畢業後就在7-eleven工作,因此,王磊的思想觀念中有很濃重的7-eleven的痕跡,“不要為顧客著想,而是要站在顧客角度思考。”

他也並不認為,目前興起的新業態會對便利店有大的影響,“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顧客對便利店的需求是不會下降的。”

實際觀察也能發現,鄰家便利店開出去的門店多數還在核心地段,甚至不懼與7-Eleven、全家等日系便利店正面競爭。

對於這個問題,王磊說出了鄰家的考慮角度:關鍵要尋找房租和成本的平衡點,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可以盈利,租金再貴也是可以玩轉的。

在王磊看來,便利店不是一個燒錢的生意,“如果非要追求數量,一年開2000家店也可以開出來,但是質量又如何?開不下去再關嗎?”

同時,鄰家也不急於加盟,2015年5月就正式上線,2017年12月才開出第一家加盟店,並且還以內部加盟的方式為主,即把自己的門店委託給店長進行經營,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掛牌、統一供貨等。

王磊曾向《零售老闆內參》(微信ID:lslb168)表示,鄰家最大的挑戰就是人才。一方面,各家品牌都在抓緊時機擴張,但是另一方面,“人還是那些人。”王磊強調,至少在北京便利店圈,並沒有因為資本的關注而實現人才總量的擴充和井噴。

不過現在看來,鄰家便利店目前面臨的最棘手問題並不在人才,還有更緊急、更重大的問題等待鄰家去解決。


零售老闆內參


胡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

8月1日北京鄰家便利店共計168多家門店全面停業. 鄰里家(北京)商貿有限公司向供應商發出告知函稱,公司將於8月1日起停止總部各項業務,並陸續停止門店營業。

原因是背後的的出資方善林金融出資方出事,導致公司銀戶賬戶被凍結,資金鍊斷裂所致。

鄰家便利店停業基本是宣告破產,因為停業,很多供應商將面臨貨款追償不回來的問題,損失將十分慘重。

而員工可能要賠上1-2月的工資,而且在履歷上也是不光彩的一筆。

鄰家便利店的關門給了連鎖便利店行來一記悶棍,敲醒不少人,從這起變故中我們可以得到幾點血的教訓:

1、背靠P2P融資平臺來發展是靠不住的。

P2P融資平臺,這幾年處於風口,融資快,發展迅猛,可是這是一場資本的遊戲,是一場豪賭,裡面的暗礁、洶湧不是幾個光鮮的廣告就可以掩蓋的。

一旦某項投資踩雷,沒有資金補上,那將直接陷入萬劫不復,大老闆失聯、跑路是最經常的玩法。

而鄰家便利店的幕後投資人:善林金融於今年4月份就已經被警方認定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並凍結了資產,可是鄰家便利店並沒有立即關門止損,而是想再搏一搏,撐到7月底才來公佈關門。這是對供應商及員工極不負責的表現!

2、便利店雖然處於風口,但是一定要有實力才可以去參與競爭。

便利店因其穩定的現金流、快速便捷的消費模式、穩定的客源,使得便利店模式獲得很多資本的投入,包括京東及順豐,成為一個投資的風口。

2017年便利店行業景氣指數高達80,大幅高於景氣榮枯線 21.68,因此,成為投資的首選。


便利店雖然有這麼多的優勢,但這個市場也有很多的問題:


1)便利店並不是賺快錢的行業

隨著高房價伴隨著是的高昂的房租,這是便利店的一項重要成本。還有持續高漲的員工成本、水電氣費、商品損耗、廣告宣傳、設備折舊等等。在剛開店時,因客流量段時間不能起來,沒辦法立馬盈利。雖然有現金流,可是現金需要再投入進去採購商品。

所以,便利店是一種長期投資的行為,想賺快錢的企業不建議入行!

2)便利店擴張速度要量力而行

鄰家便利店在開業時,投資方對CEO王磊的要求是:“1年新開20000家便利店”,這一看就是外行的做法。

便利店龍頭老大7-Eleven經過40多年的發展,在日本才建立起20000家門店。而鄰家投資方顯然是外行,外行指揮內行,怎麼行得通?


3)便利店的市場競爭慘烈。

比如行業領頭羊7-Eleven, 科技巨頭投資的京東便利店、順豐優選等,都背靠著雄厚的資本,大家都採取通過快速擴張來贏取市場份額,都想通過打死對方,自己成為市場的主人。

4)便利店對資金的依賴非常高。

而且很多便利店都是採取低價搶市場的戰術,剛開店,其收入根本不夠進貨,全都需要依賴持續的投資。全靠燒錢,靠補血,一旦輸血不即使,沒錢進貨,那麼可能就要面臨倒閉的風險。

5)便利店定位雷同,缺少差異化競爭。

這樣一來,便利店能否做好,全靠人流量,靠位置取勝。

胡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


胡老師談管理



這是小編辦公室樓下的鄰家便利店,每天早上小編都會就近在此買早點,8月1日早上照常經過,發現上了把鎖,上貼“線路維修 暫停營業”,當然小編對此也沒做任何多想。

不曾想,隔天即在網上看到新聞,稱北京最有代表性的本土便利店鄰家便利店深陷倒閉危機,一夜關停168家門店。該便利店一度被認為會與7-Eleven、全家等品牌抗衡競爭。

據悉,鄰里家公司於8月1日向供應商發出“告知函”,稱其母公司鄰里家(北京)商貿有限公司背後唯一的出資方受到警方調查,導致銀行賬戶凍結,無可支配資金,資金鍊完全斷裂,公司運營難以為繼。公司於8月1日起停止總部各項業務,並陸續停止店鋪營業。據悉,鄰里家當前拖欠供應商款項金額合計超過5800萬元,所有債務等待警方介入處理。



有業內人士認為,鄰家此次災難的背後是P2P問題。其告知函中所稱唯一出資方實際就是以周伯云為代表的善林金融。早在4月24日,周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上海警方批捕。警方通報指出,善林金融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償還前期投資人到期本息,是典型的龐氏騙局,目前已產生巨大資金缺口致使無法兌付投資人本息。而更早在善林金融出事之前,其常與鄰家捆綁在一起以“兄弟企業”對外宣傳。

我們看到,在當前金融市場嚴監管以及流動性趨緊的融資環境下,過度依賴P2P資金來源的企業和項目,勢必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孫建波


一場利用資本,玩槓桿,瘋狂擴張的商業遊戲。這裡面牽扯到項目,市場,策劃,運營,交易諸多內幕,涉及到許多熱點問題。(不是常人探討的話題)

現在我只想說:便利店(實體經濟)物聯網時代一一新零售行業創業風口。各經濟體優勝劣汰,是正常的經濟發展規律,大可不必“讀虎色變”。



新商業模式:線上線下融合,社區便利店,搭上互聯網信息化新技術,數字化新技術的順風車,是實體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遵從市場經濟:市場“遊戲規則”,各經濟體要明白:企業的經營決策和方式並不算問題,問題在與我們在具備一定的創造力後,做大做強。其實這是不可能的。沒有哪一個民營企業能夠做大做強。


遵從市場經濟市場“生存法則”,各經濟體要明白:市場尤如一圓蛋糕,它的美味引來了無數的競爭者。由於競爭能力的差異,佔有美食的數額各有大小,獨佔蛋糕絕對做不到的。

以上想法,僅是個人觀點。與平臺無關。


文君9391夢中翔之夢


這裡是subcultures,關注多元文化和現象。

北京鄰家便利官方於2018.7.31宣佈停止運營。據公開消息顯示,倒閉的原因是唯一的投資方因故被上海警方調查,導致公司賬戶被凍結,資金鍊斷裂。



對此,我將從兩個問題展開分析。

鄰家便利的投資方為何被警方控制?

據天眼查的公開信息顯示,鄰里家(北京)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5月05日。法人代表為韓磊。主要成員:賈衛平、韓磊、項建安。股東為賈衛平、韓磊、錦雲(深圳)股權投資有限公司。 所以主要出資方也就是賈衛平、韓磊、錦雲(深圳)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但逐一查詢後,並未發現任一投資方有被警方控制的消息。


於是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在網上搜了下主要成員項建安,原來項建安和賈衛平是合作關係,而項建安擔任法人的“北京萬卓智匯商貿有限公司”,其大股東是高通盛融財富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這家公司在善

林金融創始人周伯雲一系列的投資佈局中扮演了關鍵角色。

而善林金融在四月份被曝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所以說鄰家便利的唯一投資人指的就是善林金融這個剛爆雷不久的p2p平臺。


鄰家便利運營2015年開始運營,為何還未實現盈利?

以下是便利店的盈利模式

所以到底是運營不力,還是隻是p2p平臺的實體業的背書?


subcultures


別看便利店比超市和大型商場小,那可是個重資產業務,回報週期長。依靠金主未必能迅速催生為獨角獸,卻能因為資金斷裂像鄰家這樣一夜喪命。今年4月,鄰家背後唯一投資方P2P平臺善林金融,因涉嫌非法吸收存款600億被上海警方取締,唯一股東出事後4個月,鄰家強撐的過程中沒有更有力的止損和造血,盡力優化業務也掩蓋不了資金鍊斷裂的事實。有報道預估,鄰家目前所拖欠的員工工資至少為1200萬,拖欠供應商的數目還無確切數字但至少為1000萬,而鄰家日常運營團隊稱目前無法和股東方取得聯繫。

眾所周知,便利店屬於慢業務。而鄰家便利店用3年的時間在北京開了168家門店,還未真正實現盈利,就在快速擴張過程中,將戰線拉得過長。經過這幾年的發展,鄰家也沒有構建起自己的差異化競爭力,資金鍊一斷,拖了4個月最終還是熬不住了。並且鄰家的資金來源從一開始就埋下了隱患,股東不僅單一而且唯一,還和風險最高的金融業牽扯,創業不說股東多元化,至少也要從資金方面考慮儘量降低風險。

雖然在互聯網+浪潮下,便利店成為了下一個風口,從去年至今已經湧入了近30億的資本,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市場已有70多個創業團隊及品牌,但這是一場短時間內無法結束的而戰鬥,門店競爭、供應鏈和物流的優化都是需要下苦功夫的,便利店追求的是規模效應,未達到一定規模之前,一定要保證有部分單店盈利,才能支撐後續門店的擴張。


天方燕談


隨著P2P暴雷的影響,傳統線下等企業紛紛中槍。上一週受牽連的鄰家便利店倒閉事件,令行業無比唏噓。

  事發過去一週後又有了新的進展。據相關媒體獲得的最新消息,雖然部分鄰家便利門店已經開始拆除,但鄰家正在尋找潛在接盤方,開價為10億。

  10億能否續命成功

  鄰家是成功的。

  母公司鄰里家成立於2015年。一批從北京7-Eleven離職的區域經理和高管人員創立,3年內實現了在北京市場跑馬圈地,開了168家店,打造了家喻戶曉的“鄰家”品牌。

  鄰家又是失敗的。

  為了快速搶佔市場的椅子,鄰家盲目地不惜付出高昂代價。背後P2P企業成為出資方,毫無防備之心,為自己埋下了禍根;且花費高額的租金成本、員工人力成本。這兩者,就成為之後的接盤方要解決的兩大大難題。

  因為無法與法人和股東取得聯繫、無法申請公司破產清算,鄰家便利告知函顯示,各項債務債權只能通過法律途徑進行訴訟保全,待警方下一步處置。且目前共有111家欠款供貨商,總計金額超過6000萬元。接盤方最開始必須要解開這團債務債權關係的亂麻。

  更值得一提的是,鄰家便利尚未實現真正的盈利,成本花費較大。是繼續為其輸血,還是另尋其他地盤重新開業,這都是需要慎重思考的問題。

  不過有消息透露,蘇寧還是國美已經有意向考慮接手。

  鄰家給便利店行業潑了一盆冷水

  像鄰家一樣擴張的便利店不在少數,放眼望去,走幾步就一個711,回過頭看還有一家全時,而馬路的斜對面就是一家好鄰居……

  從便利店的發展位置上來看,這的確是一個高成長的市場。發展集中在中東部地區的一、二線城市。大部分的三線城市和西部城市,增長率依然是相對偏低;但在成熟市場中,包括華南地區的一些城市成為了便利店發展的主力軍。

  然而,水大魚大。像鄰家一樣的便利店,只看到了一二線城市裡去便利店的那些匆匆而過的身影,卻未曾思考到還有多少新鮮剩餘的養分可以吸收。

  巨頭也奮不顧身的擠進這個市場: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企業開始亮劍;王府井集團、天虹商場、中央商場、大潤發、家樂福等傳統零售巨頭也毫不謙讓,爭奪未被破壞的蛋糕。

  《2018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顯示,去年便利店行業運營成本快速上升,其中房租成本上升18%,水電成本上升6.9%,人工成本上升12%。

  成本的加大,也成為便利店快速擴張而遺留下的命門。光鮮外表下,實則入不敷出,已經被花銷拖累地千瘡百孔。

  結語

  作為一家耳熟能詳的品牌,鄰家已經佔據了消費者的心智。無論它的結局到底如何,便利店市場的爭奪都將繼續延伸,久久不息。


投資界


好好做便利店,做銷售的沒幾個了,都是看著弄的聲勢大,不從如何盈利角度去做,對合作客戶,對投資方不負責任,所以關店是遲早的,奉勸供貨商資金風險現在越來越大了,如何保證自己的資金安全是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