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從網評著手促輿論場風清氣正

網絡評論已經不只是一個文體,而是形成了一種輿論現象,成為一項重要工作。互聯網已經成為民眾行使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的重要渠道和主要平臺,如果沒有正確的輿論引導,沒有一個健康的網絡言論環境,網民正常的訴求很容易演變為負面輿情,阻礙和諧社會建設的步伐。為了網絡輿論場的風清氣正,為了實現社會穩定和科學發展,網絡輿論評論的引導顯得十分必要。

建立可靠的網評員隊伍

各媒體應團結一批熟悉網絡時評、網絡論壇、微博、微信公眾號的作者。最重要的是各新聞網站的網評員隊伍,要發揮他們反應迅速、攻堅克難的作用。對這些網評員要根據分層建設、分類指導的原則進行管理,分為不同行業和層次,通過網絡工作群、業務培訓和不定期活動來增強凝聚力。要重視從網絡熟手和各行業專家中發展網評員,培養一批骨幹,讓他們以新聞網站、手機端為主要平臺來發揮作用。

加強各新聞網站、商業網站、相關政府部門網站的時評、論壇、博客、手機客戶端的建設管理,管好用好已經形成的品牌欄目,進一步提高其影響力,形成網上輿論引導的主陣地群,做到陣地建設多渠道、引導方式多途徑。

評佳作樹標杆提升影響力

開展佳作評選活動,邀請業內專家擔任評委。評選過程中注意涵蓋社會熱點,在主題宣傳、輿論引導、網評水準上設定標準。做到主題宣傳不缺位、有分量,挖掘在主題宣傳上湧現出的精品。同時,注重輿論引導及時、有效,追求獨家首發;評論有新意,代表網評的發展趨勢,在選題立意、語言風格和寫作技巧上都力爭跳出一般。也可建立獨家特約、以獎代補等激勵機制,通過佳作評選,適當頒發獎金,鞏固網評創作積極性。

新聞網站還可以與高校共建“大學生網絡評論實訓基地”,讓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與新聞實踐緊密結合。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提高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水平,有利於高校學生馬克思主義新聞素養的提升,為網絡評論工作吹入一股新風。這是一項互利共贏的合作,助力網絡評論業務發展的同時,促進大學生更快成長。新聞網站通過與高校展開合作,加強網評人才儲備,培養大學生撰寫高質量的原創評論稿件,使之成為網絡評論不可或缺的一支生力軍。同時,加強高校評論員隊伍的建設,還有利於培養新聞院系學生“服務國家建設大局,關注區域社會發展”的社會責任意識,為將來走向新聞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和評論寫作技能基礎。

把握傳播規律創新網評形式

在當前形勢下,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刻不容緩,因此,要充分運用新技術、新應用創新媒體傳播方式,佔領信息傳播制高點,發展移動端評論。在微博、微信公眾號、各種手機客戶端爭奇鬥豔的年代,網評文章也需要建立有影響力、“粉絲”數量龐大的新媒體應用大號。當前,各大媒體都非常重視在社交網絡上發佈新聞,加強與讀者的互動,讓讀者參與到新聞報道和內容傳播中,由單純的新聞被動“接收者”轉變為新聞的主動參與者和共同策劃者。網評文章的發佈也要這樣,作為優質內容,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積累受眾和點對點互動的特點,利用手機新聞客戶端權威、專業、迅速的特點,實現傳播力、公信力的提升。

主題宣傳一直是媒體的重要任務,主題宣傳需要議程設置,而網絡評論是議程設置的重要形式。新聞網站等網絡媒體需要在工作中根據一些形勢的發展,適時進行相應的議程設置,將網民的注意力和關注點引導到黨和政府的重點工作上,營造良好的網絡輿論氛圍。網絡評論應充分發揮引導和解讀的功能,找好切入點,通過議題選擇,把各種傳播要素集中起來,為網絡輿論引導工作充當先鋒和旗幟。

(作者單位為武漢市互聯網輿情研究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