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農業百事通,獲取農村最新熱點資訊!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二十四節氣,是我國所獨有的!這也算是我國古代老一輩人從事農業種植的智慧結晶!因為通過二十四節氣,能夠很好地幫助我國農民判斷氣候和耕種之間的規律關係,促進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

而立秋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進入秋天的第一個節氣,除了是意味著秋天的到來之外,也是意味著農民要開始農業種植的新篇章!

“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而在農村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老話“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這話有道理嗎?該如何判斷早立秋還是晚立秋?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

判斷立秋的早晚,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依據農曆紀年法,一種是依據立秋時刻法;

  • 農曆紀年法

在農曆紀年法中,立秋當天的農曆離大年三十的時間越近,就屬於早立秋;反之,離大年三十的時間越遠,就屬於晚立秋;而今年立秋是8月7號,農曆六月廿六,屬於晚立秋;

  • 立秋時刻法

這個說法的意思就是,在立秋當天,以中午12點作為分界線,中午12點以前,是早立秋,中午12點以後,是晚立秋;而今年立秋的準確時間是8月7日21:30:34,所以為晚立秋;

“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之所以說“早立秋,冷颼颼”是因為,早立秋,天氣就涼的快些,就會更早地進入寒冷的季節,可不就冷颼颼了嗎?而“晚立秋,熱死牛”是因為,晚立秋,天氣會至少持續炎熱半個月以上,而且這個熱是悶熱、燥熱,會讓人煩躁,火氣變大,所以就有了“熱死牛”的說法,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秋老虎”的說法;因此,由於今年是晚立秋,農業百事通在此提醒大家提前做好防暑工作;

“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今年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

最後,綜上,對於農民來說,從事農業生產的過程中,主要是依據農曆和二十四節氣作為時間參考,因此,立秋的早晚對於農業生產來說,是有一定影響的;如“七藠八蒜”,農曆七月種藠頭,農曆八月種大蒜。農民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總結出很多農村俗語諺語,用農曆和24節氣相互結合用來指導農業生產的種植時間。這是值得我們不斷沿襲下去的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