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都自古并州——龙兴之城

名都自古并州——龙兴之城

俗话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风尘。”唐末发生了大规模的板荡和纷争,就是在疾风板荡中,太原的独特地位和影响,显示得非常充分。后唐、后晋、后汉、北汉等王朝都是从太原风云而起,故而太原有“龙城”之誉。

唐朝末年以后,随着藩镇割据、宦官专政和朋党之争愈演愈烈,国家走向了衰落,尤其是北部边防的松弛,导致少数民族渐渐占领了许多军事重镇。其中,作为唐王朝根祖之地的太原,落到了沙陀英雄李克用手中。沙陀民族原来居住在遥远的西北边疆,先后依附过回鹘和吐蕃。九世纪初期,三万沙陀人归附了唐朝,当时的灵州节度使范希朝把他们安置到了关中。公元809年,范希朝被任命为河东节度使,带了1200名沙陀武士来到了太原。就是这1200名武士,帮助范希朝先后平定了多次叛乱,建立了累累功勋。沙陀人的首领朱邪赤心因此被皇帝赐国姓为“李”,其后他以李国昌知名于世。李国昌的儿子就是闻名史册的李克用。

身为河东节度使的李克用,在庞勋和黄巢叛乱时,他率兵从太原出发,剿灭了这两支强大的农民起义,逼得黄巢最后在山东境内自杀,李克用成了皇室最有力量和最可信赖的部下。回到太原以后,李克用一边安抚百姓,一边训练军队,势力越来越大,直接威胁到了关中、河南、河北的安全,以致唐王朝内部有人对他产生了猜忌,昏庸无能的唐昭宗草草做出了征讨李克用的决定。此外,太原北部的卢龙节度使李匡威和吐谷浑首领赫连铎也对李克用的扩张产生了不满。于是,唐王朝的军队从南面进攻,而北方的敌人也逼近了雁门关。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李克用派他的儿子率领一支军队首先北出雁门关,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晋军就打败了敌人,确保了北方边境的安全。与此同时,李克用亲自率领的部队在今日的临汾一带大破唐军。河东之战,以李克用南北凯旋而告终,坐镇太原的沙陀英雄李克用由此成为唐朝晚期势力最强的诸侯之一。

公元895年唐昭宗差点被三个关中节度使李茂贞、王行瑜和韩建废掉。他们发动了兵变,唐昭宗设法集合了少数卫兵逃往秦岭山区,躲在一处佛寺里。远在塞外的突厥军队乘长安发生混乱之际,出兵进入了关中地区,在京都烧杀抢掠,繁华的长安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国家危难之际,坐镇太原的李克用接到勤王的昭令,不计前嫌,迅速带领精锐之师来到关中,赶走了突厥军队,把死里逃生的唐昭宗重新迎回了长安。在万般感激的泪水中,唐朝的皇帝进封李克用为晋王,与此同时他的部属和儿孙们也得到了大量的奖赏。

李克用最强大的对手,就是黄巢的叛将朱温。当年在征讨黄巢的战役中,两人最初联合在河南境内大败黄巢军队。胜利之后,朱温尽地主之谊,邀请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到军中喝酒,心高气傲的李克用看不起降将朱温,酒席间说了许多不恭敬的话,朱温表面上没有计较,等李克用回了驿馆,他马上命人纵火烧馆,并且同时出兵攻击。也许李克用命不该绝,正巧那天晚上狂风暴雨大作,李克用乘着电闪雷鸣匆匆逃走,而他手下的几百人全部罹难。两人由此结下了深仇大恨。以后的藩镇混战中,朱温胜多败少,渐渐成了可以与李克用抗衡的人物。他平定中原以后,开始把目光对准了太原。

此时的沙陀首领李克用,已经到了英雄暮年。一次,他出兵河北,打败了依附朱温的孟方立,凯旋回到了上党,将士们一起在三垂岗饮酒作乐。伶人旁奏《百年歌》,奏到衰老阶段,声音悲怆,满座凄凉。只有衰老的英雄李克用却捋须慷慨大笑,指着旁边只有五岁的儿子李存勖说:“我老了,此是奇儿,二十年后,将代我战于此地。”

李存勖长大以后,果然比雄才大略的父亲更有见识。割据幽州的刘仁恭,被朱温团团包围起来,眼看就要灭亡了,他派人向太原的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恨刘仁恭反复无常,准备拒绝。而李存勖却认为“朱温占领中原大部,能与他抗衡的人物,除了我们之外,就是刘仁恭,如果刘一旦失败,对我们非常不利。图天下者不能计小怨,我们在困难时候救了他,他会感激我们一辈子,这也是我们复兴的机会。”李克用采纳了儿子的建议,出兵幽州,阻止了朱温的扩张。

名都自古并州——龙兴之城

李存勖

李存勖是与李世民一样伟大的太原公子。他的声名虽然没有李世民那样显赫,但他同样是一代枭雄。朱温自从灭掉中原许多诸侯以后,势力越来越大,他于是废掉掉了唐末帝,自己坐上了皇帝宝座,立国号为“大梁”,史称后梁。晋王李克用连连败北,气绝身亡,晋军被困在晋阳、上党,不敢与朱温交战。公元908年新晋王位的太原公子李存勖,乘父亲新丧,敌人沾沾自喜之际,主动出击,一举大破后梁。面对李存勖的胜利,朱温惧而叹曰:“生子当如是。李氏不亡矣。吾家诸子,乃豚犬耳。”不久,气势如虹的太原公子李存勖果然灭掉了盘踞在河东的后梁军队,

李存勖凯旋回到太原城以后,对太原进行了全面的整顿,举贤才,罢贪官,宽租赋,抚孤穷,伸冤案,禁盗贼。这一系列安民措施,很快取得了成效,巩固了后方太原。与此同时,深谋远虑的李存勖开始整肃军纪,加强训练,晋军实力大增。随后,年轻的晋王出兵河北,先是消灭了对太原构成威胁的幽州节度使刘守光,继而又夺取了河北重镇魏博,这样立都开封的后梁王朝失去了北方的屏障,李存勖顺利进入了河南。

在晋军东征南讨的过程中,河东北部的契丹人,眼看太原城空虚,他们挥鞭直下,占领了雁门关,晋阳处在十分危急的地步。率军在河南作战的李存勖,立刻意识到太原失守等于釜底抽薪,于是毫不犹豫挥师北上,在很短的时间内到达了雁门关,经过与契丹人的反复较量,最终将他们驱逐到了长城以外,确保了太原北境的安全。

公元923年,屡战屡胜的李存勖再一次打到了洛阳,加冕称帝,立国号为大唐,为区别于唐朝,史学界称为“后唐”。随后,李存勖灭掉了立都开封的后梁政权,统一了北方。这样,古城太原自酝酿了李渊、李世民父子的第一个唐政权后,又产生了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第二个唐政权。太原,成了诸侯最瞩目的城市。

然而,这一个太原公子李存勖,却没有上一个太原公子李世民那样克勤克俭、善始善终。百战百胜的李存勖,产生了虚妄的幻觉,自以为后唐是铁打的江山,无人能动摇他的统治,于是开始排斥功臣,重用宦官,纵情享乐。特别是从小习惯了听戏的李存勖,多年征战疆场,很少有时间享乐,进驻开封以后,面对太平盛世,开始整日沉缅于梨园乐舞之中,并且征招了数不清的伶人,每日与他为伴,经常看到动情处,身为皇帝的李存勖脱下了皇袍,换上了戏袍粉墨登场,并且给自己取了个艺名“李天下”,朝政渐渐荒废了,而伶人梨乐却得到了畸形的发展,盛极一时的后唐王朝出现了潜在的危机。

先王李克用在世时,曾经将十几位年轻善战的太原骁将认为养子,其中最出色的一位叫李嗣源,他所带的五百精兵在对梁作战中横冲直闯,所向披靡,这支部队被李克用称为“横冲部”,李嗣源因而得了一个雅号“李横冲”。后唐立国后,功勋累累的李横冲被任命为中书令,他看到李存勖当上皇帝后,丢掉了太原时期励精图治的作风,于是屡屡规劝,利令智昏的李存勖不仅不听,反而对李嗣源产生了敌意。这时,河北一带发生了叛乱,李嗣源为了自保,主动提出来率军前去平叛,李存勖不加考虑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李嗣源匆匆逃出了危机四伏的京城,刚刚平定北方的乱军,洛阳就发生了兵变,一代枭雄李存勖被身边的伶人杀死。朝廷上下一致拥立在外的李嗣源做皇帝,这就是后唐庄宗。

唐庄宗也是生在太原,长在太原,对治理国家颇有独到的见地,他是五代时期最开明的皇帝,唐庄宗继位以后,首先遣散了宫廷中大量的伶人,重用人才,轻徭薄赋,后唐的实力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为了抵御正在崛起的北方契丹,他派自己的女婿石敬塘担任了河东节度使,节制太原,确保国家的平安。虽然唐庄宗治理国家井井有条,但处理继承人的问题上却发生了意外,几个儿子为了争夺皇位,先后与父亲发生了冲突,结果都被唐庄宗处死。在他病逝之后,皇位落到了软弱的儿子李从珂手中。他当上皇帝不久,与坐镇河东太原的姐夫石敬塘产生了矛盾。

名都自古并州——龙兴之城

石敬塘以割让北方燕云十六州为条件,换取了契丹人的支持,于是率兵从太原出发,灭掉了后唐,自己当上了皇帝,立国号为“晋”,史称后晋。这样,龙城太原又诞生了一位乱世皇帝。

公元936年,从太原起兵,灭掉后唐,建立后晋的晋高祖石敬塘,是一个古往今来骂名千载的人物。这一切都源于他为了夺取皇位,把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的缘故。太原,北近胡地,是中原北门,太原以北的燕云十六州拱手相让,意味着中原地区失去了屏障,进而导致后世的王朝,特别是北宋,没有了边防,变成了一个积贫积弱的王朝,北边的强雄契丹、女真、蒙古随时可以长驱直入,蹂躏中原。直到600多年后,明太祖朱元璋北伐,这才收回了被割让的土地,洗刷了当年的耻辱。

名都自古并州——龙兴之城

处在中原王朝和草原王国之间的军事重镇太原,无论谁从这里起兵,都面临着一个复杂的问题:如果守卫太原的人物要想举兵南下长安、洛阳或者开封,夺取政权,首先必须处理好北边的强敌。不然的话,前脚一走,后脚就会被北方强敌乘虚而入,占领晋阳。当年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南下之前,尽管派刘文静联络好了当时的突厥,结果他们刚到长安,立足未稳,还没有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快乐,割据马邑的刘武周就出兵占领了太原。如果不是雄才大略的李世民及时回防,一举挫败刘武周,李唐王朝就要面临腹背受敌的难堪境地。

后唐末年,身为太原节度使的石敬塘,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果自己要杀到开封去做皇帝,北面的契丹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他没有当年太原公子李世民的气魄和才干,而此时的契丹人也不象早年忙于内耗的突厥人,他们早就觊觎中原的土地。石敬塘既羡慕李唐父子的千秋功业,但又害怕北方的雄敌。他面对如此复杂的矛盾一直犹豫不绝。

其实,这时候身为太原守吏的石敬塘,并没有像后世一样,遭人唾弃,他还是很受太原人拥戴的。他从小生活在太原,青年时候投军到晋王李克用的部队中,屡立战功,步步升迁。后来成为唐明宗的李嗣源特别器重他,甚至把女儿许配给了石敬塘,让他担任了最为重要的河东节度使。在太原期间,他没有像其他高官显贵一样,纵情享乐,而是励精图治,演兵习武,处心积虑谋取霸业。可是,在他准备条件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他的妻弟、身为后唐皇帝的李从珂看出了石敬塘的野心,多次想罢免他的军权,毫无效果,于是主动出兵到太原来讨伐他。兵临城下,为了打败妻弟,同时也为了满足自己做皇帝的愿望,石敬塘走上了一条骂名千载的道路:把原属于后唐的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并认比自己小十多岁的契丹首领耶律德光为父,以此为条件换取了对方的支持。于是,石敬塘变被动为主动,不仅消灭了围城的唐军,而且顺势打到了开封,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只不过,他这个皇帝是个耻辱的儿皇帝,处处掣肘于有恩于他的契丹人。石敬塘心里也不舒服,坐了皇帝没几年,他就连气带病故去了。

公元943年,石敬塘的儿子石重贵即位,是为晋出帝。从人格上来讲,他比父亲有耻辱感;但从实力上来讲,他比不上东征西讨、经验丰富的石敬塘。上台以后的晋出帝,首先提出了修改后晋与契丹的关系,两国之间由原来的父子关系变为叔侄关系。不久,他又提出了后晋与契丹只称孙,不称臣。这下惹恼了契丹,他们大举出兵南下,势如破竹,占领了开封。晋出帝变成了契丹人的俘虏。

石氏父子从太原起兵,到开封被破,前前后后不过十年的光景,这是五代时期寿命最短的王朝之一。而且,石敬塘也因为割地称臣,成了中国历史上遗臭万年的皇帝。他的成功,源于龙城太原的特殊环境;他的失败,也因为占据了龙城太原,面对雄才大略的前贤,内心产生了非分之想,以为自己也是当年的李渊、当年的李克用、当年的李存勖,满以为自己也可以借龙城太原而发迹。所以,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却走了一条畸形的成功之路,最终,不仅把子孙推向了万劫不复之地,而且也留下了洗刷不掉的耻辱……

五代时期的太原,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王气和霸气十足的城市,无论谁坐在太原守令的位置上,都会产生黄袍加身的念头,哪怕这个人出身特别低微、家境特别贫寒、身体特别的柔弱。后唐时期,一个世居太原的沙陀族刘姓人家,有一个名为刘知远的小伙子,小的时候经常闹病,大人都不以为他能活下来,可是他偏偏长大成人了,由于家境贫困的原因,他只好入赘一位姓李的人家,当了上门女婿。一次,他替丈人家放马,不小心牲口踩了了寺庙里的良田,惹恼了恶僧,恶僧不问青红皂白就将小伙子暴打了一顿。遭遇如此大辱,小伙子索性丢弃了农活,到晋阳城投了军。

刘知远虽然身体不够强健,但头脑灵活,对事情判断极为准确。后唐军队曾经与后梁军队发生过一次混战,主帅石敬塘在激战的关键时刻,马鞍断裂,眼看就有生命危险,头脑灵活的刘知远第一个反映过来,立刻上前与石敬塘交换了马匹和铠甲,保护主帅逃走,而自己却继续与敌人战斗,直到援兵赶来,他才脱险。另外一次,石敬塘与后唐皇帝在帐篷里密谈了好长时间都没有出来,刘知远预感到情况不妙,于是带着铁锤进了帐篷,结果发现里面的双方已经动起手来,正打得难解难分。刘知远迅速投入了战斗,最后将后唐皇帝几人全部杀死。他第二次救了了石敬塘的命。不久,石敬塘从太原起兵,一举杀到了开封,当上了皇帝。作为功臣的刘知远被命名为河东节度使。

名都自古并州——龙兴之城

一个毫不起眼的穷人孩子,一夜之间成了太原的最高军事长官。很多人都不可思议。尤其是当年暴打他的那位恶僧,听说刘知远当上了几万人的统帅,吓得赶紧躲起来。可是,刘知远偏偏一上任就来到了寺庙烧香,他的手下立刻把躲藏的恶僧挖了出来。大家都觉得那个家伙必死无疑,但谁也没有想到身为大统帅的刘知远,根本没有计较过去的恩怨,反而把僧人叫到自己身边嘘寒问暖,彼此气氛非常融洽。旁边有头脑的部下,这才看出来,刘知远绝不是一个平庸之辈。

石敬塘的儿子石重贵,不满契丹人的压榨,开始与他们作战,结果大败。契丹人杀进了开封,占领了中原。得胜的异族军队开始在京城烧杀抢掠,引起了中原人民的愤慨,大家群起而攻之,契丹人眼看开封呆不下去了,只好借夏天避暑的名义,准备向北方撤退。

坐镇太原的刘知远因为反对石敬塘、石重贵认贼作父的策略,故而在后晋与契丹人的争斗中,他一直在高原上冷静观察彼此双方的实力变化,始终没有卷入他们的争斗中。等契丹人即将溃败之际,他意识到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迅速带领几万太原精兵杀进了河南,轻而易举占领了开封,登上了皇帝宝座,建国号为“大汉”,后人为把此时的大汉与前面的汉朝区别开来,称之为“后汉”。就这样,一个身份卑微的太原人刘知远,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龙城太原的显赫位置,再一次成为天下瞩目的人物。

可惜天不假英年,刚当了一年皇帝的刘知远就暴病身亡,把大好的江山传给了昏庸无能的儿子。不久,朝廷发生了内乱,刘室宗亲几乎全被杀死,重臣郭威和柴荣掌握了一切。他们建立一个新的政权,史称“后周”。

当年,刘知远去开封做皇帝之前,把龙兴之地太原,交给了自己的亲兄弟刘崇。任命他为河东节度使、太原尹、北都留守。京城发生兵乱以后,坐镇太原的刘崇,在部属的拥戴下也当上了皇帝,只不过他所管辖的范围,没有当年兄长的势力大,仅仅局限于现在的山西一带,史称为“北汉”。强大的后周军队前来进攻,刘崇为了保住地位,重新上演了当年石敬塘的丑陋一幕,认实力雄厚的契丹人为父,争取到了援兵,勉强击退了后周军队的进攻。几年以后,刘崇得病身亡,刘继元当了皇帝。从后周手中夺得政权的宋太祖,第一次来攻太原,刘继元勉强守住了。太平兴国四年,即公元979年,宋太宗复来,面对排山倒海的宋军,刘继元投降了,北汉政权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从后唐到北汉的几十年间,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是从太原起兵,一路南下,横冲直闯到开封,成了一国之君。他们中间,有的是雄才大略的人物,有的是运势造就的君主,不管如何,北方的太原是名副其实的龙兴之城,是这一时期最有实力、最有魅力的城市。

名都自古并州——龙兴之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