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卖弄文采,写信时打了个不妥的比方,惹出大麻烦,兵祸连结

朱元璋卖弄文采,写信时打了个不妥的比方,惹出大麻烦,兵祸连结

元末枭雄张士诚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其人于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率盐丁起兵,以鲸吞之势攻取了泰州、兴化、高邮等地,于次年据高邮称诚王,国号周,年号天佑。

张士诚的气焰张天,也因此招来了元军的疯狂镇压。

元至正十四年九月(1354年),元朝丞相脱脱率百万大军来攻,把高邮围了个水泄不通。

当时几乎所有人,包括张士诚自己,都认为刚刚诞生的大周政权就这样被扼杀于摇篮中了。

那料,元顺帝作死,听信朝中奸臣的构陷,下诏将脱脱就地解职,押往吐蕃,半路追赐一杯毒酒,送这位铁血丞相上了西天。

而在脱脱解职查办的当日,围攻高邮的百万大军群龙无首,军心散乱。

朱元璋卖弄文采,写信时打了个不妥的比方,惹出大麻烦,兵祸连结

张士诚趁机发作,从城中杀出,一下子就击溃了元军。

高邮之战,元军星散,再难集结。

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天下乱势一发不可收拾。

为了支撑危局,元廷不得不转而依靠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镇压起义。

至正十五年,元顺帝下诏:“听富民愿出丁壮义兵五千名者为万户,五百名者为千户,一百名者为百户,仍降宣敕牌面”,承认地主武装头目的合法地位。

仿佛一夜之间,各地的地主武装如雨后春笋,争先恐后地钻出地面,拔节生长。

这些武装有的被编入官军,由官府直接领导,如答失八都鲁等军队即是如此。有的由地主土豪自行率领作战,如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等人的军队。

他们割据乡土,互相攻掠,争为雄长。

朱元璋卖弄文采,写信时打了个不妥的比方,惹出大麻烦,兵祸连结

元至正十六年二月(1356年),张士诚攻陷平江(今江苏苏州市),改为隆平府,从高邮迁都,以承天寺为官室,任命阴阳术士李行素为丞相,弟弟张士德为平章,李伯异为司徒,潘元明、蒋辉为左后丞,史文炳为同知枢密院事,谋取常熟、湖州、松江、常州等地。

到了至正十五年七月,张士诚已全盘占领了浙西这个富庶的鱼米之乡。

这时候,韩林儿、刘福通的大宋红巾军三路北伐,元军被打得晕头转向,狼狈不堪。

可以说,韩林儿、徐寿辉、张士诚的队伍,一支在北,一支在西,一支在东,恰好为新崛起于东南的朱元璋集团构成了三面屏障,把元军的主力挡在外面。

朱元璋卖弄文采,写信时打了个不妥的比方,惹出大麻烦,兵祸连结

形势有利,朱元璋决定迅速攻占应天周围的重要军事据点,以确保应天的安全,巩固江南行省政权,然后再谋求向外发展。

至正十六年三月,朱元璋任命徐达为大将军,率汤和、张德麟、廖永安等统兵攻取了镇江,阻止了张士诚自东面的威胁。

六月,朱元璋又命邓愈率邵成、汤昌等带兵攻广德,以保障应天东南面的安全。

朱元璋卖弄文采,写信时打了个不妥的比方,惹出大麻烦,兵祸连结

朱元璋还喜孜孜地写了一封信,让儒士杨宪作为使者带去与张士诚通好,希望建立起“睦邻守国”的关系,以腾出手来夺占其他战略要地。

朱元璋出身贫寒,只上过一年半私塾,参加红巾军后,接触到一些文书,自学成才。

在这封信中,他卖弄新学到的才学,不小心惹下了连天战祸。

他的信是这样写的:“近闻足下兵由通州,遂有吴郡。昔隗嚣据天水以以称雄,今足据姑苏以自王,吾深为足下喜。吾与足下东西境也,睦邻守国,保境息民,古人所贵,吾甚慕边焉。通使往来,母惑于交构之言,以生边衅。”

可真甭说,这封信的文采还是可以的,大意是说:您这两年的发展很好,已经有了吴郡全境。东汉初年,隗嚣占据甘肃天水称雄,现在您也在姑苏称王,事势相等,我深为足下感到高兴。与邻邦保持友好,各自安守辖境,这是古人崇尚的美德,我心里十分仰慕。希望今后我们能够互通信使,不要被谗言所迷惑,致使产生边界纠纷。

朱元璋卖弄文采,写信时打了个不妥的比方,惹出大麻烦,兵祸连结

但是,朱元璋把张士诚比作隗嚣,张士诚看了就不舒坦。

隗嚣虽然一时称雄,但当光武帝刘秀建立了东汉,就被视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分裂分子,后来国灭身死。

而且,刘秀在灭隗嚣之前,还居高临下,写了一封信,劝他辨清形势,早日归顺。

所以,张士诚读了朱元璋的信,再看到这个比喻,除了心里不痛快,还很不服气——朱元璋写这封信的作派,就跟当年刘秀相类似。

哼,这个朱元璋,把我比作隗嚣,他那是在自比刘秀哪!

张士诚不服,扣留了使者杨宪,发兵打镇江,打龙潭(在今江苏句容县北),打宜兴,打死了朱元璋的得力大将耿君用,和朱元璋铆上了。

朱元璋写信给张士诚,原本是两下交好的,但因为读书不多,学识不够,无意间打了个不恰当的比方,结果适得其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