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羣老人,數十年,創造了零廢棄物的奇蹟小鎮

一群老人用30年的時間,創造了零廢棄物的奇蹟小鎮

一群老人,數十年,創造了零廢棄物的奇蹟小鎮

一群老人,數十年,創造了零廢棄物的奇蹟小鎮

小鎮垃圾回收變廢為寶並不陌生,但是可曾聽說過,一個小鎮靠著垃圾回收,撿出一片青山綠水,撿出真金白銀?

山中小鎮的歷史

日本德島縣上勝町,一個山中小鎮,正是靠著垃圾回收創造了這樣的神話,憑藉數十年的堅持與實踐,將小鎮的垃圾回收做到了極致,近年來更是提出了“零廢棄物小鎮”的口號。

二十世紀60至70年代,日本從二戰後的蕭條中恢復過來,百業待興,建築用木材的需求量急劇增加,林木行業競爭激烈,上勝町原本引以為豪的林木業受到極大衝擊並迅速衰退,小鎮開始失去活力,年輕人紛紛離鄉,去城市尋找工作,人口在幾十年裡減少了6成以上,且留守人口多為高齡老人,上勝町老齡化問題非常嚴重。

這樣一個看似凋敝的小鎮,如今卻正在努力的改變人與自然的關係,發起了環境保護的革命,上勝町通過種種努力把垃圾分類做到極致,“垃圾零廢棄小鎮”享譽世界,憑藉極致的垃圾處理方法入選為“日本最美山村”和“日本最環保小鎮”。

一群老人,數十年,創造了零廢棄物的奇蹟小鎮

▲上勝町的田園風光

這一分就是數十年

1993年,上勝町對全鎮居民垃圾排出量展開調查,此時上勝町的垃圾多采用焚燒後掩埋的辦法處理。之後,小鎮制定了“垃圾回收再利用小鎮”方案,擬對垃圾進行分類回收,於1997年,首先對玻璃容器按照顏色類別進行試點回收,然後是鋁製、不鏽鋼、紙杯等進行分門別類的回收。12月,開始回收紙箱和各種紙製品。

經過5年的努力,上勝町的垃圾分類達到22種,並設置了兩個垃圾焚燒爐,本計劃用於焚燒較難處理的垃圾類別,但由於日本的垃圾回收法案逐漸普及,為了減少二噁英的排放,最終在3年後被關閉。這一決定更加堅定了上勝町垃圾進行徹底分類的決心,2002年,塑料容器分類完成,上勝町的可回收垃圾分類達到了34種。

在回收垃圾的過程,增強了鎮民們改善小鎮面貌的信心,町議會全會一致表決通過“零垃圾小鎮”宣言。此時,上勝町的垃圾回收率已經達到了79%,可回收垃圾分類44種,預計在2020年,上勝町要建設成為日本第一個廢棄物零排放的小鎮。

一群老人,數十年,創造了零廢棄物的奇蹟小鎮

▲上勝町居民垃圾分類現場

彼之芥草,我之珍寶

上勝町有句名言:“沒有廢物,只有放錯位置的珍寶”。鎮民們公認一種說法:把垃圾扔進山裡是犯罪行為。因此,他們把垃圾回收再利用發揮到了極致。例如一隻口紅,屬於可燃物,但是口紅用完後的口紅管則歸類為小金屬物;一隻礦泉水瓶要把外包裝紙和瓶蓋取下,瓶蓋和瓶子分別歸類於不同的可回收垃圾。上勝町整個城鎮的街道上沒有一個垃圾箱,全鎮僅有一個垃圾回收站,每週二和週五,鎮民們都會來到垃圾回收站,嚴格按照分類標籤將收集的垃圾放入分門別類的44個垃圾桶內,分類好的乾電池、熒光燈泡運到北海道加工處理;塑料瓶子送往岡山縣;鋼鋁金屬送到廣島;塑料品則運往九州島。

一群老人,數十年,創造了零廢棄物的奇蹟小鎮

▲林林總總數十類的分類框

垃圾收集分類過程複雜,還有枯燥的清洗工作,投放垃圾時也要一板一眼的擺放整齊,整個過程繁瑣,鎮民們每次投放垃圾耗時在20分鐘至1個小時。上勝町堅持垃圾分類回收已經十餘年,鎮民們從一開始的不理解和反對到接受和肯定,垃圾分類回收已經成為了他們的日常習慣。目前為止,上勝町再循環利用的垃圾已佔垃圾產出量的80%,環境狀況得到了質的改變,同時也帶動了其它產業的發展,人們從中受益匪淺。

一群老人,數十年,創造了零廢棄物的奇蹟小鎮

▲一圖告訴你上勝町垃圾分類細緻到什麼地步

左:打火機 右:理髮推子

老人們靠花葉採摘致富

上勝町從前引以為豪的林業在經歷衰敗後,如今又煥發光彩,與以往不同的是,從單純的砍伐木材銷售變成了出售可循環產出的樹葉和花葉。日本料理注重視覺的美感,尤其是堪稱藝術品的懷石料理,會應四季時節變化點綴不同的花和葉子,這些花和葉在形狀、色澤、大小、季節等方面都有著嚴苛的要求。

一群老人,數十年,創造了零廢棄物的奇蹟小鎮

▲日本名料理“懷石”

應季的樹葉點綴是不可或缺的一環

垃圾回收行動使得原本就處在青山綠水間的上勝町自然環境更加純淨,這裡生長的樹品繁多且沒有一點雜色,對於製作懷石料理來說,無疑是最佳之選。2005年上勝町經營的樹葉種類已經增加到了350個品種,其中銷售最多的楓葉,年銷售額達到了2億7千萬日元。如今日本料理亭的點綴花葉80%都產自上勝町,甚至還遠銷美國、法國、意大利等歐美國家。

上勝町最大的花葉銷售公司—“彩”股份有限公司,其員工幾乎都是平均年齡68歲以上的老人,員工們配備有專供老年人使用的平板電腦,建立起緊急訂貨和緊急發貨的應急機制,目前,通過電腦已經實現了訂貨信息共享,員工們可以使用電腦在互聯網上了解市場需求動態、接受各大城市發來的訂單。從而決定當天採摘的種類與數量,當天採摘花葉的數量和銷售額排名也可以從電腦上查閱。

老人們走出家門開始工作,不再是社會的“包袱”,不僅解決了老無所依,老無所養的難題,而且每年還為小鎮創造大量營收,為小鎮重新帶來了活力。

一群老人,數十年,創造了零廢棄物的奇蹟小鎮

一群老人,數十年,創造了零廢棄物的奇蹟小鎮

▲老人走出家門,採摘花葉

上勝町居民憑藉對於建設家鄉的積極性,對自然的保護,對自己生活的小鎮的保護,積極實行垃圾回收再利用政策,促進上勝町的文旅產業發展和林業發展,以彌補位處山區,土地資源匱乏的先天不足。每年遠銷國內外的花葉,也印證了只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自然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在這個小鎮裡,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並不矛盾,而是達成了和諧共處與經濟循環。

一群老人,數十年,創造了零廢棄物的奇蹟小鎮

▲青山綠水風光旖旎的上勝町

一群老人,數十年,創造了零廢棄物的奇蹟小鎮

閱讀|環保|綠色|心情|老故事

百川生活家

綠色健康生活,從此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