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心强、敏感、易受伤、玻璃心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1

最近,我一个当教师的朋友跟我吐苦水,说他们班上有一个孩子非常难搞,名副其实的心理“瓷娃娃”。

原来,他班上有个孩子最近成绩有所下降,他把他拉到办公室,准备问下他最近的情况。结果他还没问出口,就发现孩子的手一直抖个不停。

他跟孩子说不要紧张,成绩下降也不用太担心。结果话一出口,孩子就泪如雨下,哭的停不下来。

自尊心强、敏感、易受伤、玻璃心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搞得我这位朋友根本没法深入沟通,还引得办公室其他老师频频侧目。

晚上,他给孩子父母打电话,电话刚接通,发现电话对面声音不太对,好像有争吵的声音。

果不其然,电话里,孩子父亲跟我朋友说,母亲正在严厉地教育孩子,“成绩下降这么多,真是让您费心了,我们一定严厉地批评他,让他再也不敢有下次。”孩子父亲在电话里这样说道。

自尊心强、敏感、易受伤、玻璃心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第二天早上,朋友又把孩子拉到了办公室,准备跟孩子畅谈一番。

“昨天你哭了是不是因为回家会被爸妈批评,害怕才哭的?”

“不是,我哭是因为我觉得丢人,我的成绩下降这么多,我想死的心都有。我没脸见您,所以昨天才没忍住哭。”

我朋友听到这句话愣住了,刚准备说话,孩子又说:“老师,我妈说哭也是件丢人的事,所以昨天我哭了也觉得特别丢人,但越觉得丢人越想哭,这样就一直哭停不下来。说实话,今天我本来都不想来上学,我实在丢不起人了。”

自尊心强、敏感、易受伤、玻璃心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这是我最害怕碰到的一类学生。我把他们称作‘心理瓷娃娃’。”朋友跟我在电话里吐苦水。

这类孩子就像瓷娃娃一样,无论你以怎样的方式对待他,他总是会被伤害到,无论你对待他的方式多么小心翼翼,他总是会把你的初心往不好的地方理解,然后承受着本不该有的伤害。

“说的好听点,这种孩子自尊心强,说的不好听,这孩子就是太玻璃心。”

2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对玻璃心的人总是不屑一顾,认为他们很作,经常无中生有没事找事。

但其实玻璃心的人内心非常自卑,他们之所以 把所有的事情都往不好的方向理解,是因为他们从小经历的都是不好的事,以至于他们到最后不再相信会有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

举个栗子。

《甄嬛传》中的安陵容是个人人痛恨的角色,尤其是对甄嬛,甄嬛待她如亲生姐妹,而她最后却和甄嬛反目成仇,害死了甄嬛的孩子,还害死了甄嬛的父亲。

其实她的黑化是有迹可循的。

比如她在逼死余氏后,准备和甄嬛邀功,结果在门外听到甄嬛和沈眉庄说她心狠。

自尊心强、敏感、易受伤、玻璃心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还有皇上准备宠幸她,结果还是找了甄嬛侍寝。

在她出场时,其实她的命运就定下来了,出身卑微,母亲又时常受欺负,导致她生性敏感多疑,即便甄嬛对她好,她也会把那份感情当作同情和施舍,而这样的施舍只会让她更加恨甄嬛。

自尊心强、敏感、易受伤、玻璃心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所以她自尽时,甄嬛也无奈地说道,她这一生也是可怜。

回到现在,其实安陵容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不少孩子在童年时都会产生自卑的情绪。尤其是90后和00后。

90后和00后这批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父母也很少会和他们交心。

《妈妈是超人3》里面,安迪被问到过这样一句话:

“爸爸妈妈平常工作忙没时间陪你,你会感到孤单吗?”

“不孤单,我习惯了。”

自尊心强、敏感、易受伤、玻璃心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父母在孩子童年往往会忽略孩子的感受,认为他们只是孩子,不懂事理,也不会有什么想法,但孩子其实比父母想象的更成熟,更需要关爱。

那些玻璃心、敏感易受伤的孩子都是童年缺乏关爱的孩子,因为缺爱,所以更渴望得到关爱,对关爱更加珍惜,但同时对关爱也更加敏感,不会那么轻易去相信别人。

所以会给我们造成很“作”的感觉。

3

每个孩子都是带着自己的天生气质来到这个世界的,有的向外奔放,有的偏内敏感……对于天生敏感的小朋友,面对陌生环境更容易产生畏惧,也看起来似乎更加的“玻璃心”。

作为爸爸妈妈,我们首先要有意识和能力去分辨自己的孩子天生是什么样的气质,然后有针对性的跟孩子沟通和相处,对于天生敏感的孩子,《游戏力》中的轻推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当孩子出现畏惧、退缩、哭闹等状况时,站在孩子身旁,不放弃也不强推,帮助孩子一点一点克服内心的障碍,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和反复,但对于内向敏感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有帮助的一种方式。

当然,关爱不是解决玻璃心的唯一办法,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还会碰到一种孩子,不能受挫折,稍微受点挫折就会崩溃大哭,放弃努力。

自尊心强、敏感、易受伤、玻璃心的孩子该怎么教育?

这种孩子接受的教育一般都是父母包办,题目不会写,父母来帮忙,手工不会做,父母来帮忙,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依赖心理,丧失了自己动手的能力了。

而当自己独自面对问题时,没办法解决了,只能无力地大哭。

对于这种孩子,家长要给予足够的耐心,我的一个朋友,每次他儿子因为一点事哭泣时,他不会立刻安慰他,帮他完成,而是让他先哭一会,哭完了跟他说:

“哭完了,接着做吧。”

父母要做的是让孩子彻底死心,不能再有指望,孩子一旦发现无路可退,只能靠自己时,才能爆发出自己的小宇宙,获得真正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