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是啥意思?秋老虎多大時間?秋老虎期間應該注意哪些養生?


什麼是“秋老虎”?2018年立秋節氣時間為8月7日,處暑節氣時間是8月23日,所以在8月7日之後的一段時間裡的高溫天氣就是“秋老虎”。秋老虎就是立秋之後氣溫又急劇回升的現象。一般固定在每年的8、9月之交,一般持續7—15天左右。氣象學上指處暑節氣後連續5天最高溫度在35℃以上。

短期的氣溫飆升,就像是猛虎回頭一樣,所以民間將這種現象稱為“秋老虎”。每年的秋老虎持續時間都不一定,一般情況下會半個月到兩個月左右,近些年因為溫室效應秋老虎時間明顯呈現上升趨勢。雖然白天會比較炎熱,但是早晚還是比較涼爽,因為晝夜溫差大很容易感冒,所以大家要注意增減衣服。

每年的秋老虎氣象的時間主要是受副熱帶高壓的影響,所以要預測當年的秋老虎時間,需要先了解當年的副熱帶高壓情況。一般秋老虎固定在每年的8月下旬左右,副熱帶高壓是逐漸向東、向南撤退。


但有些時候,副熱帶高壓偏強,偏西,又重新控制我國東部地區,將使得晴熱天氣增多,秋老虎將如“猛虎下山”。但如果副熱帶高壓偏弱,北方冷空氣偏強,那麼秋老虎就不會出現了,所以每年的秋老虎是不固定的,要根據當年的副熱帶高壓情況推測。

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如果立秋當天下雨的話,氣溫會逐漸降下來,秋老虎也就不會來了。如果沒有下雨,那麼這個秋天還要熱24天才會消停,也就是秋老虎要出來鬧騰的前奏。秋老虎並不是每年都回來,沒有秋老虎的秋天就會很涼爽,夏天會顯得更短。不過初秋就很涼快的年份,一般都是出現諾爾尼亞出現的年份。

由於空氣中的水分減少,人體容易出現“秋燥”症狀。主要表現為皮膚乾燥、舌紅少津、毛髮乾枯、小便赤黃、大便乾結、口鼻咽幹、胸痛、乾咳少痰、痰中帶血絲,甚至會有發熱的情況。


就我國大部分地區來說,立秋並非入秋。立秋只是進入名義上的秋天,它處在中伏和末伏之際,暑氣仍存,天氣並不會馬上涼爽起來。末伏是三伏天中的最後一伏,俗稱“秋老虎”,立秋過後十五天,正是“秋老虎”發威的時候。

秋老虎期間如何養生?情志調養。心態平和,少“悲憂”。從五行的對應來看,秋季與悲憂的情志相對應。這主要是因為,初秋時節,大自然逐漸出現了肅殺的景象,人容易產生悲憂的情緒,此時應調整好心情,注重收斂神氣、寧神定志,做到內心寧靜。同時,秋季天高雲淡,適當參加一些郊遊或者登山等活動,登高望遠,緩解悲憂的情緒。

起居調養。調攝重“收”,早睡早起。秋天是“收”的季節,由於夏季陽熱充分得到耗散,到了立秋後陽氣開始收到地下,所以叫“榮平”。秋天天高風勁,使肺氣收斂,因此睡眠應做到“早睡早起”,早起可以“使肺氣清”,早睡可以“收斂肺氣”,以“使志安寧”。“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冬季天地萬物開始收斂,人也要“收斂”。


飲食調養。少辛增酸,以潤肺為主。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夏天容易出現胃口、消化變差的情況,再加上暑溼、炎熱和生冷飲食的折磨,人們身體的陰氣和陽氣都多少受到了損傷,立秋後飲食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