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瓷碗鉴定谈青瓷发展史,为何青瓷如此受欢迎?

青瓷是我国使用最早,延用时间最久,分布最广的一个瓷种。因青色符合我国人民的传统审美情趣,又青色与碧玉相若,被认为稳重而高雅。据考古载,青瓷由原始瓷发展而来,是原始瓷在东汉时期取得重大突破的产物。根据对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河南、甘肃等地东汉墓葬和遗址中出土的东汉青瓷器进行科学测定,结果表明:含铁量比原始瓷少,胎体呈灰白色,胎质烧结,吸水率低,烧成温度可达1300℃,透明度较高,这充分说明东汉时期青瓷烧造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也即我国成熟青瓷出现于东汉。

由青瓷碗鉴定谈青瓷发展史,为何青瓷如此受欢迎?

藏友藏品图

【极速鉴宝】平台瓷器鉴定专家姜福涛老师就对青瓷颇有研究,经常会在平台“藏友圈”向藏友分享一些关于青瓷的鉴赏小技巧,很受欢迎。故近日一藏友给姜老师发了一组自己收藏的青瓷图片,向姜老师请教。姜福涛老师看过图片后说,“这是一件青瓷碗,从器型上看,是隋朝或更早时期的一件青瓷碗;从底部修足看,是支烧工艺;从胎釉看,是典型的老胎老釉,似洪州窑产出;从烧造工艺看,符合六朝时期到隋的烧造特点;从釉面开片特征,符合早期青瓷的开片特征。但这类青瓷碗存世量大,现在市场价值在千元左右。”

由青瓷碗鉴定谈青瓷发展史,为何青瓷如此受欢迎?

藏友藏品图

由青瓷碗鉴定谈青瓷发展史,为何青瓷如此受欢迎?

藏友藏品图

姜福涛老师这里提到的六朝青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它上承汉代瓷器创造的成就,下为隋唐青釉瓷器鼎盛期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青瓷烧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已十分普遍,这时期瓷窑增加,种类繁多,质量也在进一步提高,并且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也有明显区别。六朝(北朝的北魏、北齐、北周和南朝的宋、齐、梁、陈)时,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青瓷开始出现,但这时青瓷的造型变化还不是太大,样式也不算太多,拙朴规整,淳厚稳重。而到了唐宋到元明这一时期,南方青瓷以龙泉窑系青瓷为代表,也最为著名,现在也颇受收藏者的喜爱;而北方青瓷则以耀州窑、临汝窑、钧窑等为代表。

由青瓷碗鉴定谈青瓷发展史,为何青瓷如此受欢迎?

藏友藏品图

由此可见,青瓷的烧制在六朝至元明这一时期达到巅峰,南方和北方所烧青瓷也有了明显的区别。姜福涛老师说,南方青瓷一般胎质坚硬细腻,呈淡灰色,釉色晶莹纯净,常用类冰似玉来形容;而北方青瓷胎体厚重,玻璃质感强,流动性大,釉面有细密的开片,釉色青中泛黄。

由青瓷碗鉴定谈青瓷发展史,为何青瓷如此受欢迎?

藏友藏品图

那为何会南北方青瓷会出现如此明显的区别?姜福涛老师表示,这就要从青瓷色调的形成开始分析了。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但有些青瓷因含铁不纯,还原气氛不充足,色调便呈现黄色或黄褐色,如我国历代被称为缥瓷、千峰翠色、艾青、翠青、粉青等其实都是指青瓷而言。

虽然因胎釉而造成青瓷颜色不一,但其细腻的瓷质,明快流畅的线条、端庄浑朴的造型、纯洁而斑斓的色泽,青瓷仍被称为瓷中之宝,“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就是对青瓷最好的形容。曾有唐代诗人用千峰翠色来赞美青瓷,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这或许就是青瓷广受欢迎的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