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开山鼻祖—青瓷

青瓷是中国瓷器中一个庞大的家族,历史悠久,在商代都已经有原始的青瓷出现了,成为了瓷器的鼻祖。在瓷器的历史中,青瓷一直跟随瓷器这个庞大的队伍,重来没有掉过队,每一个阶段都留下了辉煌的事件。

瓷器的开山鼻祖—青瓷

高丽青瓷莲花座镂空香熏

高丽青瓷莲花座镂空香熏

品相:花叶有小磕,底有窑裂

香熏整体分为三部分,即盖、器身、底座,其中身与座相连。造型精巧,极尽雕饰之能。底座周围阴刻唐草纹,座下有兔形三足支撑,造型活泼生动。连接底座与莲座形器身的是倒置的六瓣花形,花瓣尖端微翘,颇显张力。器身贴塑五层花叶成莲台状,每片花叶上有以陶范刻出的突出的叶脉。器盖上有七宝结纹样的透刻球形装饰,花蕊上镶嵌有一个个圆点,为高丽瓷典型的镶嵌技法的运用。器盖中间有孔,燃香时,烟自孔通过透刻球形上飘出。盖、身之间为榫状扣合,扣合紧密。器物整体呈清亮的灰青色釉,细腻润泽,典雅清秀。底座与盖底皆留有支钉痕迹。此作品充分的显示了12世纪高丽时代工艺的精炼美。相似器物可参看韩国国宝95号,《名品图鉴》图109,国立中央博物馆编,三和出版社,1985年版。

文物局禁止此件拍品出境

瓷器的开山鼻祖—青瓷

哥窑青瓷高足碗

青釉的美学追求从开始就包含了大众因素。青色是自然界最为悦目的颜色,不娇揉造作,不分地域的存在,在早期的时候古人不能控制瓷器的颜色,因自然界普遍存在铁元素将原始瓷器不经意地染青。大自然乃是造物主,让青瓷的瓷器诞生,让古人为青色欢呼。

瓷器的开山鼻祖—青瓷

清乾隆 仿龙泉窑青瓷刻三多纹梅瓶

秦汉时期制陶很发达,以兵马俑为主,登上中国制陶也的高峰,汉时的青釉有铅陶压抑,显的不怎么风光,三国之后釉陶偃旗息鼓,青瓷悄然崛起,最让今天学者兴奋的就是谷仓,三国谷仓之名约定俗成。西东晋南北朝的青瓷为青釉之色的被动追求涂抹上了浓重的篇章。隋唐青釉大多是瘦形罐,平底,施半釉,胎底细致,器型周正,充满玻璃质感的青釉闪着晶莹的光泽。

瓷器的开山鼻祖—青瓷

明永乐 龙泉窑青瓷划缠枝花卉纹梅瓶

明永乐 龙泉窑青瓷划缠枝花卉纹梅瓶

明洪武永乐时期之龙泉青瓷,与景德镇白瓷青花极为相似,两者相象之处,显然易见,毋庸赘述,但一直缺实例来证实龙泉窑曾参与宫廷御瓷的烧造。直到最近,龙泉窑遗址出土瓷器,证龙泉窑或曾奉朝廷之命,烧制御用瓷器。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器物处处长蔡玫芬筹办的展览,更进一步确实故宫藏品中,存有极为精致的龙泉青瓷。

明初,梅瓶乃龙泉窑大宗,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藏与本品相同之器,展于《碧绿——明代龙泉窑青瓷》,国立故宫博物院,台北,2009年,编号68。划花纹样与景德镇莲花图案虽有相异之处,但大致相近。浙江处州龙泉官窑遗址出土废品中,有相关连盖瓶,见于叶英挺及华雨农,《发现:大明处州龙泉官窑》,杭州,2005年,页39-101。

瓷器的开山鼻祖—青瓷

翡翠青瓷-美人腿

翡翠青瓷-美人腿

该瓶取隋唐经典造型,线条简洁流畅,远看千峰翠色,近观一条条自然流动的翠绿色流釉,为天籁之痕——屋漏痕。屋漏痕原本是一种雨淋墙水痕,纯属天籁,是中国古代书法家所追慕的书法线条形式之一。何志隆先生将这种自然现象巧妙的运用在该瓶上,配以简洁的器物造型,给人一种静与动,疏与密的感官,是一件施釉和造型完美统一的力作,足以弥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