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的医患关系紧张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晓韩8


如何破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一、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五大根源

1、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制度根源

“中国80%的患者分布在农村,而80%的优质医疗资源却集中在城市”。这种矛盾直接导致了人们的看病难、看病贵,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制度根源。

中国城市医生是世界上工作最劳累的医务群体之一。每年大量的基层患者涌入大城市就医,相对较大的工作量导致医生疲于应付。据中国最大的医学学术交流网站“丁香园”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医师“医不自医”现象突出:超过四分之一的医生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35岁以上男性医生高血压患病率是健康人群的两倍,七成以上医生患有不同程度的颈椎腰椎疾病。

从医30年的山西省儿童医院血液科专家郝国平说:“压力是潜意识的,多年来做梦梦见的不是家人,都是诊断不完的患者。”

2、公立医院公益性逐渐淡化、商业性日益浓厚,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体制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资越来越少,据有关部门统计,政府投资仅仅占医院经营成本的20%, 所以造成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越来越淡化,仅仅是占总人口4.7%的公职人员,特别是高干的福利。盈利行为越来越强化,医生护士的工资都要靠自己挣,特别是从医疗药品、医疗器械里挣。过度检查、过度治疗、高价治疗就应运而生、顺理成章,从而越来越加剧了患者的不满和抱怨。

比如:

医院口腔科一颗售价2500元的纯钛烤瓷牙出厂价只需16元;

一个国产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300元,可到了医院便成了23000元;

一个进口心脏支架,进货价不过760元,到了医院便成了38000元;

当然这其中的利润不是医院一家赚取,多数还是被中间商、药贩子层层剥取。

本应该是救死扶伤的人民医院却成为获取暴利的吸百姓血吃百姓肉要百姓命的魔鬼医院,医患关系能不紧张吗?病人在医院不是病人,而是待宰的羔羊,病人在医生眼里不是急需人道关怀的弱者,而是千方百计赚取工资、奖金的客户。

医院暴利伤民必然导致百姓暴力伤医,这是无法避免的因果报应关系。一个医生配一个警察,也无济于事。

3、患者期望值无限,医生诊治疾病的能力有限,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客观根源

患者对疾病的诊断率和治愈率知之太少,人类所面临的所有疾病只有约四分之一可以找出病因,其中又有约十分之一可对因治疗,其余只能对症治疗,医生不是万能的,治疗不是全能的。但患者心情是我的病因医生一定能找到,而且医生一定能治好。所以,对四分之三没有找到病因的患者来说,对十分之九只能对症治疗的患者来说,对医院治疗水平不满意是自然的,对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不满意是必然的,医患发生纠纷也是当然的。

据中华医学管理学会统计,自2002年9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了22.9%。一些受访人士坦承,医患关系恶化和频发的暴力事件让医生心理负担很大,变得更加小心谨慎,对一些年龄大、手术风险大的患者有时更愿意推荐保守治疗。而这让中国年轻一代开始重新审视医生这一职业。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中国已经出现“医不过二代”现象——据媒体公布的最新医师执业状况调查,中国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

4、医生缺乏仁爱之心,追逐盈利的商人意识太浓,是造成医患紧张的主观根源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是医生崇高的道德修养,目前公立医院的现行体制,不仅使医生蜕变成没有仁爱之心的凶医,而且还变成唯利是图的商人。医生的双重人格、双重身份、双重任务,使医生越来越感到身心俱疲,特别感到心累,天天感觉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走刀山。医生有医德,个人收入就减少;医生没有医德,个人收入就增加。就是这个医德与利益纠结的悖论,经常在撕裂着医生的灵魂。造成医生人格分裂,医生不像医生,商人不像商人。遇见熟人,医德就暂时战胜利益,成为救死扶伤的仁医;遇到生人,利益就泯灭医德,成为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商人。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人们看病千方百计寻找认识的熟医生,如果找不到认识的熟医生,患者就心甘情愿送红包贿赂医生的根本原因。

在温岭杀医事件中受轻伤的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王伟杰表示,他能理解患者看病的着急心情,“医生都想把病看好,但该医院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表示,他们在谴责凶手的同时也在反思当下医患关系。“病人觉得花了钱就一定要把病看好,而有的医生有时也缺乏对病人的同情心,加上压力大难免会有冷漠时。”这位医生说,“缺少情感交换的看病会导致双方成对立面。”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2014年3月5日在人代会广东代表团讨论会上发言说:医改成功与否的标准看看病难看病贵有没有改变,医患关系有没有改善,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有没有提高,若从这三点来判断,这几年的医改并没有得到改善。

钟南山说:“我特别在开会以前选择了广州市所有的三甲医院来看,医生的平均收入2012年帐面上是41077元(每年),但是医生的实际收入(包括各种补贴)合计是176320元,2013年帐面的收入工资是46012元每年,实际收入2013年提高到19万元多”

5、社会道德沦丧,患者缺德、或者患者家属缺德,是造成医患纠纷紧张的社会根源

医闹是 目前社会道德沦丧在医患关系中最突出的表现——不管医院有没有责任、不管医生有没有尽心,只要不符合患者的心愿、家属的意愿,要么骂骂咧咧,要么大打出手,要么伤害医生、护士,甚至杀害医生、护士。所以说,医闹不仅仅是一个道德沦丧的问题,而且是蓄意闹事、故意伤害、任意侵害的犯罪问题。

二、如何破解医患关系紧张的五大根源呢?

1、通过加强县级医院建设,逐步缓解 看病难的制度根源

县级医院是城乡结合部,是中国80%患者首诊的医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第一、县级医院要用优厚的物质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第二、县级医院要用优质的管理制度激励人才、培养人才;

第三、城市医院要定点联系县级医院临床培训人才、指导人才。

2、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医疗体制的改革,彻底解决公立医院商业化的体制根源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农村改革最成功,因为农村改革是从土地里面刨粮食——解决了中华民族5000年来老百姓食不饱肚衣不裹体的窘境!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医疗改革最失败,因为医疗改革是从患者身上刮金钱——救死扶伤的医院变成吸血吃人的地狱,仁医医心的天使变成商人谋利的魔鬼!是医院的盈利体制,医生的赚钱压力把天使一步一步逼成魔鬼!

本来医患双方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应当共同面对唯一的“敌人”——疾病。

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正确理解的医患关系本质是——医患同源,医患是一家,医生和病人同是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用户,医生和病人不是商人和客户的关系。因为病人不具备医疗知识,没有能力自主选择用药和用器械,不能离开医生独立成为药械的用户;医生不是“药贩子”,医生开药不能为了卖药赚病人的钱。以“市场化”为谎言借口的旧医改,让医生成为赚病人钱的商人,不仅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而且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荒唐闹剧。

世界通行的解决医患矛盾根本出路是全民医保,是国家“买单”医疗费,彻底消灭医患对立的根源。

第一、 医生、护士和公务员、教师工资待遇大致相当,或者略高于公务员、教师,统统纳入财政预算由国家统一购买医生的医疗技术、护士的医疗服务。

第二、医院的医疗设施、医疗器械、医疗药品政府统一采购,医院免费使用,使医疗卫生真正成为全民福利事业,而不仅仅是少数公职人员、极个别高干的福利特权。

第三、医疗器械、医疗药品是人命关天的商品,应该由国家统一研发、统一生产、统一经营,统一价格、统一派送、统一结算。彻底把私人药厂、药品贩子赶出医药市场,简化医药流通市场——工厂与医院直接供货、无缝对接!

第四、要把医疗器械当枪枝一样严格管制,要把医疗药品当子弹一样严格管理,不容许私人生产和经营任何医疗器械、医疗药品。

第五、私人医院可以开办,特别是那些美容项目、保健项目等等,但是不能通过买药赚钱,因为药品还是由国家统一生产、统一经营、统一价格、统一派送、统一结算的。也就是说, 公立医院与私人医院的唯一区别就是,公立医院由国家统一购买医生的医疗技术为公众免费服务,私人医院由群众自己购买医生的医疗技术为个人有偿服务。

3、通过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逐步解决医生诊治疾病能力有限的客观根源

患者期望值无限,医生诊治疾病的能力有限的矛盾是医患关系的基本矛盾,不可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这个基本矛盾会逐渐缓解。

4、通过医德教育、医风的整顿,逐步解决医生缺乏仁爱之心的主观根源

医生也是人,是人必须要有仁义礼智信的做人道德品质,医生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应该比一般人更具有高尚的医德、严谨的医风、崇高的使命、天大的责任。

5、通过弘扬儒家做人文化、泛爱文化, 慢慢消除医闹的社会根源。

通过全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仁义礼智信做人文化的教育,儒家推己及人泛爱文化的教育,使人人普遍具备仁义礼智信的做人道德品质,使人人具有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泛爱思想,从而才能慢慢消除医闹的社会根源。

综上所述:

医疗制度改革重点:

第一、加大政府投入,不能让医院为盈利而焦虑;

第二、注重疾病预防,不能让医生为没病人而熬煎;

第三、强化医德医风,不能让医生、护士成为唯利是图的商人、草菅人命的罪人;

第四、严厉打击医闹,不能 让医生、护士成为打骂、伤害、甚至杀害的对象。


董海发


其实这个问题有些认知误差,不是当代社会的医患关系紧张,而是一贯以来从医患关系的底层逻辑来看,两者必然是存在对立的主客矛盾的,但是有矛盾未必一定有冲突。当代社会传媒发达,使得人们对于医患关系的话题和案例传播速度之快、影响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从传播学的角度快速的传播必然带来效应的放大,所以大家都觉得医患关系很紧张。

关于医患之间的主客矛盾我的理解是这样的:

1. 从对于医学信息知识的掌握来看,医生占有主动地位(主),患者属于被动地位(客)。

2. 从医疗消费的关系来看,患者却占有主动地位,因为每次就诊行为都是由于患者主动发起的,虽然属于被动地位的医生可以通过一些教育行为来鼓励支持患者的就医行为发动。

3. 从中国历史可以知道,历来主客矛盾是非常突出的,从本质上来说,主客矛盾的集中表现为土地水源这样的生活生产底层资源的争夺,如果对此还不了解的话,建议再仔细阅读一下毛委员当年所著《井冈山的斗争》。

4. 因此医患这样的主客关系必然会存在矛盾,但是存在矛盾的未必一定就会出现冲突。

5. 医患这样的主客矛盾的本质上是对于医疗花费的合理性以及预期获得的不一致。

6. 因此在这样的主客矛盾中,要化解冲突缓和矛盾,医生的及时获知把握患者需求和进一步调控消费者预期非常重要。当然从患者角度,提高自身医学修养以及理解医疗体系作为的边界也很重要。

7. 很多时候,在医生看来患者啰里啰唆讲了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其实很可能是患者在希望表达“我的病很重”、“其实我还是比较懂医学知识的”等等,这时候医生一定要善于听懂患者的话外音,把患者的话“掰开了、嚼碎了”来理解体会,然后适时地利用一些肢体语言(其中包括体格检查之类的身体接触)和言语话术,在自身所处的医疗体系所能到达的边界之内,调整减缓患者的治疗预期。

8. 这些营销学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目前国内没有任何一家医学院会设置专门的课程来教授,只能通过每个医生所谓的“情商”来自己体悟了。

9. 一般来说,基层医疗机构相对而言医患之间的主客冲突比较少,绝大多数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自身定位、硬件设施、社会关系、技术水平(很多时候其实是患者认为的)等方面首先给患者造成了边界感,而这样的边界感在北上广等医疗中心就会模糊,因此也是容易造成主客冲突的原因之一。

也是由于患者在医学知识信息方面的客属地位,这就会导致如客家菜多腊多盐的风格(主要是为了迁徙储存方便)一般,就诊常有拖延,依从性不佳等现象,从主客关系角度理解患者的一系列行为特点,这也有利于制定相对合理的慢病长期管理策略。


懒道人


当前的医患关系是怎么形成的,我认为不必利用头条平台反复议论。它不是医生之过,也不是患者之错,是深化医疗改革过程的阵痛。

众所周知:医患关系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以医护人员为一方和以患者及其家属为另一方,在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产生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

当患者走进医院挂了号或办了住院手续,医患间就建立起一种带有契约性的关系(涵有医患交往中的社会、伦理、人文、心理、医疗消费等关系)。医院要求医生必需尊重患者的权利,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也要求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遵守医院各项规定,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医护人员作为服务主体,在执业活动中应严格遵守医疗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操作规范,严防差错事故发生。同时要求患者作为服务的客体,要尊重专业知识,尊重医护人员的劳动,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树立医患人格是平等的心态,别把自己当作“花钱买服务”的“上帝”,把医护人员视同“服务生”使唤,稍有不周、恶语相向,要信守医患沟通与交往的基本准则。

医患间难免出现对疾病认知信息不对称,而产生某些难以预见的矛盾与纠纷,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应以实事求实的态度阐述真实情况,那怕被认定为是医方有不当行为引发的纠纷,同样可通过诉诸法律,保护双方正当的权益,不应当釆取“闹”的形式求解决。

当前公立医院改革正处攻坚克难的阶段,各方都正在努力改变不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与机制,力求最大限度解除病人的医疗负担,减轻附加在医生身上的非医疗的考核指标,(例如创收、控费、论文、外语等)让医生能更专注于对病人的诊疗服务,排解院长为“养家糊口”之忧(例基建贷款、设备、器材维护、人员工资、绩效创收、员工奖金等困扰),牢固树立“公益性”的管理理念,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病人。

同时作为医院与医生,也寄希望社会各界能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忧与困难。理解公益性医院是以人民健康和社会效益为主要追求目标。但也并非意味着公益性只能靠财政全额拨款生存、不能运用市场机制“增收节支”进行适度医疗补偿的要求。

每个人都会生病,作为发展大国的十四亿人口,要全面实行免费医疗似乎有些疴求。主管部万只能对医疗价格、服务模式、服务品质、收费标准进行有效监管,仍须要求公立医院在医疗药品、器械、用品等的市场化运行过程,能以最低的投入成本获得较大的管理效益。也让患者对某些自费药品承担一定的自付的比例,又能维持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

这个改革的周期尽管长了一些,医生与患者的怨言也多了一些,但是要看到,我们正蓪向通往大国医改成功的路上。相信新时代医患关系一定会与改革成果同步推进!任何医患关系泛议论都与事无補。


陈恭5


所有的公立医院都不是公益性的,因为他要养活自己,还要发展,医院逼着医生开大处方。加上事业单位的属性,运行成本很高。甚至一些地方还让医院给公务员发工资。这些成本谁承担?公立医院,人是计划的,事情是市场的。在发达国家,住院花费多少和患者没什么关系,这就好比开车出了交通事故,过去是两方打架,打赢了会占便宜啊,现在为什么不打了?保险公司赔钱啊。如果医生只考虑看病,不考虑挣钱,是不是没那么多矛盾?一些国家,住院后会收到两个账单,一个是医院的,一个是医生的(当然都不是患者付费)。医生是靠技术吃饭,而不是绩效和回扣。作为第二大经济体,该考虑免费医疗了。


中原医生


医患关系不好主要原因是双方信任缺失造成的。一从到医院挂号开始,多数患者认为挂号费太高。到底高不高,无法定论各说各有理。医院说不高,理由专家都是高学历人才,上学几十年当然不高,理发师做头发比看病都贵!

二排队。看病后做检查,不做检查能不能看病?现在都挤油大医院,去了就是看准大医院仪器好。不做检查病人有意见,做多了更有意见。做检查还要排队。

三交流。排队俩小时看病几分钟。到底看病多长时候间最佳,没有统一标准。有些年龄大的病人,他从年轻说到现在。大夫没有这么多时间仔细听。大夫一天要看一百多病人,但是他会抓住关键给你开单检查。

四收费。中国现行医疗收费标准,一般省级物价部门核准,医院自己没有定价权。只要做检查就收费,全省统一价格,全省统一收费编码统一价格。

五药价。医院现在零差价。药品价格比药店便宜。为什么要病人外购药呢,主要是医保药品类少,绝大多数药医院没有造成的。

六过度检查。到底有无过度检查,各执一词,医生说有必要,病人说必要不大,分歧很大。过度检查有些不过度,有些是大夫保护自己做的。如50岁以上做胃镜前做心电,应该不应该,就是因为有一例胃镜检查者,检查时隐匿性心脏病发作死亡。病人大闹大夫有责任,从此后各个医院都开始了。应当说99.9%的病人不需要,就是过度检查。一旦出现问题就麻烦了,另外做心电图还能增加收入,正好迎合医院需求。

七制度原因。现在都在网上吵吵十五天转院问题。这难道是医院问题么?这是医保制度和医院住院天数规定的。谁破坏了就得挨罚,那个三级医院没挨过医保办的罚款。

总之医患之间矛盾形成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还是现有医疗资源和人们增长的高需求之间的矛盾。矛盾之表现就是医患关系不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要求增加,对就医高需求增加。但是还不能打到需求的理想化。矛盾愈来愈剧烈。


岱下明珠天平湖畔153


根据我本人的经历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医生带有欺瞒性的许诺,有很多病人是通过口口相传去某医院,某科室找某位医生去就医的。但是进入手术室手术开始那一刻,病人根本就不知道是谁在给你手术,因为你被全麻了,没有任何知觉,手术那一刻病人和死人没有任何区别。

二:一旦出现医疗纠纷,无论医生或医院就把术前告知书拿来做挡箭牌,把责任全部推到病人或归结到术后并发症的行列。

三:一旦出现医疗损害,医院医生从来不会告诉病人,医疗损害的后果是什么。就会说会好的,会好的……搪塞病人。

四:我觉得没有一位病人或家属,是抱着要想富做手术做了手术告大夫的理念去医院进行治疗的。

五:医院或不负责任医生的懈怠,以及业务能力水平等等都是医患矛盾的节点。

我本人因为住院时间长,看到了很多不能在此说的事实,发生了医患矛盾切记不要武力解决,去买一些关于医疗行业的法律法规书籍,和给你造成器官损害结果方面的书籍看一看。会受益匪浅………


北京斗士


患者看病其实也就是一种消费,只不过消费的是医疗这个特殊的商品

在多家医院中选择其中一家就诊,就好像是逛街买东西,看好了才掏钱。最终做出决定作为买方对于商品是否满意:

一看外表即形象,二靠推介即口碑,三靠口感即疗效,四靠称重即诚信,五靠质量即安全,六靠价格即费用,七靠态度即服务。

而医患关系的紧张更多是因为以下几点:

医生的态度:如果医生展现出来的态度,医生专家的不仅仅需要语言的沟通,也需要注意对待病人的态度。


医院的内部环境:当医院的内部环境较差的时候,往往会引起患者的担心及不信任。从而容易产生医患纠纷。


医院的治疗效果:患者前来诊治终究是为了把病治好,但是极少部分医院为了盈利,从而因为小病使患者到处检查,最后患者付不起高额的费用,从而到小诊所看病


医疗安全:医疗安全是医患追求的本质,也是医患矛盾的焦点。医院来说保障医疗安全是为患者负责,也是为自己规避经营风险和减少额外成本。


院长微课堂


简单说主要是医疗费用高造成的医患关系紧张。不过也不是一些人眼中的那么势不两立,水火不容。极端案例屈指可数,吵吵闹闹比较多,也能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较好地解决。任何客观理性的人都会认同这个基本判断。

说到医疗费用高也有诸多因素,不能一骂了之,徒增戾气。说穿了,医疗医药仍然是商品,虽有特殊性还是商品,拥有商品的一切属性。改革开放几十年,物价涨了那么多,医疗医药不可能不涨价。新设备新医法新药大量使用,医保的建立愿看病敢看病的人多了,生活水平的提升能看病的人也多了,这些都推动了医疗医药的费用增高。

医患矛盾另一面就是病人的问题。由于事关病人的生命健康,病人及家人朋友过份关切,往往有过激行为,且对医疗一知半解,道听途说,对一些目前尚不能治愈只能缓解、减轻痛苦症状的病,提出非份要求,不听解释。

可见,医患矛盾是发展中的问题,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何况现在国家、医疗系统、病患都已经看到了问题所在,相信都会做出有益的调整,医患关系肯定会越来越和谐。


frank7055


我杀医的理由很简单:①什么叫异常数据不处理、不分析原因只是医院过错,与病人死亡无因果关系。②什么叫患者剧烈下肢疼痛伴烦躁不安未做B超,未检查只是院方过错,与病人死亡无因果关系。③什么叫院方未祥细询问病史,对疾病危重性认识不是,只是医院过错,与病人死亡无因果关系。试问是个学医的,是个医生,你就是你们医学专家从“嘴"里放出来的戏弄老百姓的文字游戏。他们把病人的生命看成是条活生生的生命吗?没有!他们把病人的性命看成是性命吗?这么多的过失病人死了,竟然鉴定说与医院的医疗行为与患者之死无因果关系。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也别开医院,让我们就死在家里好了!我真的不想杀“医生”!真的不想杀“医生"!


手机用户64418938904


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公立医院都还是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我们的医生护士也都是为了治病救人为人生理想的。所以我看到医生护士那么辛苦工作的时候,总是觉得他们是天使,他们值得尊重。

直到去年11月底,因为感冒去了离家最近的三甲医院的呼吸科看病。遇到一个老大夫,一听我我呼吸急促就说你去做一个肺功能检查,于是去做,结果第二天出来。第二天拿着检查报告去那个诊室去老大夫不在了,一个女医生说老大夫今天不坐门诊,下周的前一天来。第二周那天去了,一个年轻大夫说老大夫有事不在,看看检查报告说,你再去做个肺功能。我就说上周做过了,他就说上周是老大夫看的,检查的地方不一样。我也没理他,看着人很多,想着下周老大夫回来再说吧。第三周去老大夫不在,女大夫在,还是那个话,你再去做检查吧;……怒😡从心头起,出来给呼吸科主任打电话,老子要住院!!过去住院部有大夫护士办了住院手续,主任来听了听说是肺炎,需要住院打针吃药。住院治疗一周后康复出院。

我就纳闷了,不找个人,老老实实看病一周一次检查??找个人以后什么检查也不用做了,听听看看就可以下结论治疗,而且还好了。

这他妈妈的还是三甲医院??如果不找人和莆田人包的差不多了,我要是年轻20岁,门诊后面那个两个也打得您满地找牙……至于为什么要打?我哪知道??大家说该不该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