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中國最大的威脅

兩天虧了7位數,今天漲回來一半。

這樣很影響我看球賭球的明媚心情。

十分不好。

所以我決定要罵人。

而且是事後再罵已經覺得自己算大氣了。

關於這些天看的中國威脅,很多。

還有一群人跳出來說:你看你看,我早就說要跌了吧?

以前我也這樣,現在我就想說兩字:傻X.

同時為我自己以前的傻X道歉。

因為這幾天扯淡的太多了。

但是我列了幾個以下不是的來闢謠。

雖然證監會沒給我一分錢,但是我還是要罵人。

看的和你自己以前自己的認知或者接觸到的常識不符的,要罵人的話免了,慢走不送。真的想了解的,具體的可以和大家身邊的專業人士求證是或不是。

當下中國最大的威脅

關於當下中國最大的威脅

一、不是債務

因為債務問題不僅很早也就有,而且最大的一些核心風險已經解除,現在留下來的,都是未按照國家規定標準動作內完成的歷史遺留。我想提很多風口浪尖上的揹負債務問題的在任說句公道話,就是如此。

現在還留在債務風口上被人戳脊樑的那些人,都是背鍋的。都是治理問題和善後的人。

而此前困擾中國最大的風險,在我看來就是次級債務,基本上2015開始已經被收割的差不多了。

二、不是槓槓

不是政府債務槓桿,因為銀行槓桿從2015年開始已經基本上一刀切,政府債務槓桿從2012年的時候,最好的地方政府評級債務不能超過8開始,經歷2015到現在的地方債、政府債已經基本是人見人厭。

不是金融行業槓桿,因為金融機構表外業務、自營業務、銀行配資甚至私募基金從2014年還可以1:4以上到2015年的1:2,到現在基本上也沒有了什麼槓桿。高槓杆全部集中在影子銀行和剩餘的表外業務。

證券市場尤其如此,去年3-4月間,所有券商營業部開始到現在還在查的融資、配資,基本上641一刀切的很痛,酸爽,但是直接,有效。

三、不是地產

雖然說炒房子的也不少,但是就人口基數來說,買得起的再買幾套也沒事,買不起的還是買不起,因為畢竟土地成本、開發成本擺在那裡,退一萬步講,還是固定資產,短期經濟流動性風險有,但是過去了就過去了,房子就越安全。

而且過去十年,全球地產都在下行,去年開始才剛剛回暖,所以現在被整的一個個要跳河的房地產商,也是背鍋群體。

四、不是股災

中國確實不具備股災的能力。即使現在很多人在罵人,但是幹這行的都知道,去年到今年,無數人爆倉,不管是雄安還是樂視,現在還留在市場裡的,經常說基本上熔斷都經歷過了,覺得沒事麼,但是今年2-4月的反覆,死的更多的是像抄底的人和錢。

所以為什麼之前我說沒有人參與是好事,因為市場終於理智點了,那些三天兩頭喊抄底的已經被淹死在自己的口水裡。

五、不是貿易戰

原因太多了,不一一說了。

但是我今天想說的是:當下最大的風險,是一些這樣的人。

根據他們的日常行為,有以下幾個特點:

  1. 中年以上
  2. 高層任職或位高權重(不要把村長不當幹部)
  3. 社會公眾形象好
  4. 有一定的經歷和履歷
  5. 部分教育背景較高

總的來說,如果是做慈善或者社會工作,這樣的人非常適合而且有相當的人格魅力,也非常值得尊重。非常積極,而且堪為表率。

但是,因為他們所在行業卻在金融、經濟或者一些行業的金字塔尖上,所以就像昨天我說的非衡結構博弈之後,他們就變成了中國當下的最大風險。

具體來說,當他們變成社會風險時又有以下幾個特徵:

  1. 發極端言論;
  2. 喜歡和國際市場接軌,三句不離歐盟,兩句不離美國;
  3. 不懂專業,非專業出身;
  4. 有團隊,有捧哏;
  5. 不會用電腦。部分會用電腦的不會用Excel。
  6. 喜歡下定義,或者自創各種概念。
當下中國最大的威脅

這裡有個昨天剛剛發生的實際案例可以給大家看。

當然我不是說這位張教授做的有什麼不對,但是很顯然,大家可能昨天還在刷內爾馬,今天一早起來被美國來的教授刷屏了。睡得暈乎就隨手轉發的人可能一大堆。

(我原諒你們但是我截屏了,不想晚節不保就來賄賂我吧。)

所以,大家假設一下,像上面那些我說的,很多時候其實並不是風險的風險,經過這些證實主義人物的解讀和言論發表,就變成了可怕的風險傳播輿論。

比如說,從上到下的各種媒體發佈的各種關於貿易戰帶來的各種影響,對中國生產型企業的打擊和經濟的衰亡的必然性。

以前流行五毛黨,現在不知道川普有沒有給這些專家五刀(五美金)?我們暫且管他們叫五刀黨好了。

早上有人問我,昨天有個段子說美國只跌0.4%,中國跌2%。為什麼?

因為這些五刀黨。

因為投資情緒恐慌。

說到貿易戰。

包括美國和歐盟對華的制裁,這些年一直都有。

包括今年的加徵關稅政策。

可是有個萌萌噠的東西給大家看看,下面是2015年到這個月的中國國家工業生產增加總值。

那些天天鼓吹貿易戰傷華論唱空行業唱空中國經濟的專家們出來解釋一下看看,為什麼自2015年股災後TYD跌到2016年的最低4.8,到今年3月份開始,即使經歷4月份貿易戰以後還在上漲呢?

是,不可否認宏觀數據的延後性,但是各位專家和學者有和市場提到過貿易戰即使對中國發生影響,很多的影響也是延後呢?

當下中國最大的威脅

更何況,這些很多所謂的專家有幾個真正做過貿易,瞭解貿易的呢?

誰加徵關稅,誰最終就將為自己加徵的關稅買單,這麼簡單的道理為什麼沒人出來和社會和民眾說。

只怕不是不擔當,是專家們自己都沒做過一分錢的進出口生意,更別說什麼貿易不貿易了。

中國是貿易順差的大國不錯,但是中國的工廠從來都是出廠價結算,不管多大的銷售單和客戶都差不多。再不濟是個FOB價格價格。再不濟是個CIF價格,含個碼頭和物流的費用。

因為含稅價格是從來不會包含在單品價格裡面的,老外要中國的增值稅或者普票幹什麼用呢?拿去跟川普報關?

所以川普不管加多少的稅,最終都是美國的採購商們自己去承擔。

因為所有的這類貿易合同裡面,到底是什麼樣的交付非常明確。

除非直銷,廠家自己做自己在國外銷售,自己鋪銷售市場。

但是如果是這樣的企業,基本上都是大而不能倒的級別了。

所以,川普加關稅,買單的是美國經濟,中國加關稅,買單的是中國消費者。

我之前寫過一篇,富無經業,貨無常主。還寫過文質觀。

其實罵的就是這些人。

不是我要賣弄什麼文言文功底,我只是在罵人而已。

那些文章其實翻譯成大白話就是:

特麼有些人書念得少不怪你,活兒乾的不好沒人管你,但是你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還出來禍害別人就是缺德了。

所謂老而不死是為賊也,說的就是這種人。

忍了兩三個月了,今天看到那個美國教授的文章終於忍不住笑了。

我想,現在市場上很多跌的很慘的外貿型企業,估計也沒想到會有今天,一幫根本不做外貿的經濟學家們會帶著一群機構和散戶來做空他們。

還有一些動不動說人民幣貶值的。

在這個事情上我覺得這些人也有點拎不清。

貶值不貶值,我覺得要從商品本身來看,就像iPhone,帶著強烈的定價權性質。

如果中國出口的這樣一種商品,市場佔有率高,技術領先,有非常強的定價權,那麼反覆拿匯率問題說事情,就是純屬瞎扯。

反而如果這樣的商品沒有定價權,只是一個純買方市場的話,那麼這個商品對這個行業來說本身就屬於低產能的屬性。

那麼為什麼不讓市場自然淘汰呢?

宏觀經濟風險,行業風險,不都是風險麼?

什麼企業都要在這樣的風險中活下去,不管是國企還是央企。

國家救中興救的違心,可是你們見過國家救華為,或者華為要國家救嗎?

提供不了社會價值,反而要社會救助的,本身就是一種無恥的掠奪。

就像我說的那些人一樣,他在那個位置,也就只是那個位置而已,因為離開了他那個位置,他什麼都不是。

所以暴漲暴跌、今天風明天雨,這樣的市場風險,還會繼續下去。

因為這樣的人,這些沒有任何專業基礎,甚至產業經驗,一輩子養尊處優的人正在很多的企事業單位甚至政府部門做高層管理。

更何況,他們還沒有一丁點的敬畏心。

所以政府說要管黑嘴。

完全同意。

不僅要管,還要拉個黑名單,因為老百姓是沒有辨識能力的,多數人只知道從眾。某某大師,某某學者,某某總都說了啊,金融危機來了啊,風險來了啊!

以前戲文裡總有書生掉書袋子說:非禮勿視。

我時常拿這個話告誡自己。

雖然說有時候也會像今天這樣,忍不住說很多不該說的話,尤其這幾天,可能寫了很多人不想聽,或者看著難受的話。

但是自打寫了這個公眾號以來,我只刪過一篇並非出於本心而是被別人要求寫的文章外,其他全部都在。

我是一匹陽光彩虹小白馬。

君子不言,言必有信。

我覺得這才是做人最起碼的擔當。

要麼,不說話;說話,就說有價值的話;

要麼,不變態;表態,就要有擔當。

所以文首的三不猴送給大家。

看不懂,聽不懂,想不懂的時候,就不看,不聽,不說。

風險一直在,人活著就有風險,有市場就有風險。

面對各種風險我們需要先學會辨識,而不是全盤接受。

包括我說的,如果你也有研究,有能力證實我是錯的,歡迎來抬槓。

但是如果不是,請一邊去。

所以昨天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跌。我想說:因為這些人言行不一,學而不實的存在,更多人不加懷疑的接納和被影響而不自知才跌。

你可以承認你不專業,但是你不能知道自己不專業還說不負責任的話,那樣的話,你是個騙子。

貿易戰沒有威脅嗎?有。

但是哀兵必敗,戰爭還沒開始,已經被這些人搞得烏煙瘴氣是非不分,而一些並不存在和不真實的事情被各種人為誇大後的負面輿論又被大眾不加考證的傳播,才是中國社會目前最大的威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