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000的销售,安排月薪5000的售后,去指挥月薪9000的工人!

编辑 | 老司机 • 排版 | 糯米 • 图片 | 网络

来源:销售老司机(ID:xiaoshousiji)

月薪3000的销售,安排月薪5000的售后,去指挥月薪9000的工人!

今天和一个做平安城市项目的老哥聊天,他从事安防行业十来年了。

他说最近几个项目做下来,分析了一下成本结构,很多项目的人工成本已经基本上和设备成本持平了。

如果控制不好的话,人工成本甚至会超过设备成本。他自嘲式的说:我们真的沦为搬砖的了。

最近网上有个段子,显得格外应景。

5月29日,睛,最高气温34度,今天的砖格外烫手,富婆依然没有出现,我感觉好像比前两天又黑了一些,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显得格外应景。

有独无偶,前几天一朋友公司卖了一台设备,总金额就2万多元,由于设备体积比较大,又笨重,现场电梯还进不去。他们不得不请外面的专业搬运工来帮忙。

整个项目毛利不到4000元,光搬运设备上楼工钱就花了1600元。搬运费还没有发票,上完税这一单赚得还不如搬运工赚得多。

搬运的现场就出现了这样有趣的一幕:一个月薪3000元的新手销售员,安排他们公司月薪5000元的售后工程师去安装设备。

由于售后工程师搞不定,只能站着指挥几个月薪9000元的搬运工干活。

工程领域人工费贵一般人可能感受不到,在家居生活中,会让人体会更加深刻。

有个客户说他家里的房子最近搞个小装修,由于是老式房子,没有电梯,要将水泥扛到6楼家里,工人给的报价是一层楼20元,搬运费贵过了水泥钱。

月薪3000的销售,安排月薪5000的售后,去指挥月薪9000的工人!

有一次家里房间门反锁上了,没有钥匙,只能请开锁师傅上门解决。师傅上来2分钟搞定了,100元。

所以说,人工费昂贵,在一二线城市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得益”于中国近年来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运动和大城市的城中村改造,特别是城中村改造,将原本栖身于此的农民工们驱逐出城,导致能给市民提供服务的工人数量急剧减少。

能留下来的工人,无论是租金成本还是其它生活成本,都很高。

为了生存,他们也只能提高报价,将所有增加的成本都转嫁给了城市居民。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原本市场上的吃苦耐劳的主力军是60后和70后,随着年龄增加和生活成本加大,大批这个年龄段的农民工已经返乡。

而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基本上也不愿意吃这个苦,这就导致后继无人的窘境。

工人的供应数量急剧减少,需求不变甚至增大的情况下,价格水涨船高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但是,在一些工程项目中,客户对此就表示相当的不理解。由于惯性,在他们的观念中,人工费就不应该太高。

以前很多项目的工程费用基本上是按设备价的10%-15%进行估价,客户也接受,似乎这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则。

月薪3000的销售,安排月薪5000的售后,去指挥月薪9000的工人!

但近几年,人工费用一直上涨,但客户依然只接受之前的模式。

当项目实施完,供应商经常发现工程费不赚钱,甚至亏钱了,只能用设备的利润来补。

特别是现在设备利润也不高的情况下,供应商的利润空间就非常的小了。

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客户的喜好。客户的喜好能够影响工程的成本。这个怎么说呢?

一个工程做的好不好,不是供应商说了算,而是客户说了算。

好与不好有时候是很感性的东西,供应商认为按标准做就行了,客户一看觉得不美观,整改,改到满意为止。

其实,这些都是不可预估的额外成本。

所以那些开公司做工程的朋友怨声载道也就不足为奇了,一头是高企的人工成本,一头是不断下降的成交价格。

再加上客户捉摸不定的喜好,不断地在压缩供应商的生存空间。

当然,更希望身处甲方的客户朋友们能够理解,既然在设备价格已经砍到血淋淋地情况下,能够在工程费用上稍微宽松一些。

设备是标准的,工程是非标准的,施工质量好坏全看人。没有利润,想要好的工程质量和效果,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再套用电影《天下无贼》里的台词: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工最贵!

月薪3000的销售,安排月薪5000的售后,去指挥月薪9000的工人!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