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學長LEO:不要讚美孩子的聰明,要讚美他的努力

哈佛學長LEO:不要讚美孩子的聰明,要讚美他的努力

誇孩子“你好聰明”還是“你真用功”更有意義?如果一段感情需要努力經營,意味著我們註定不適合在一起?一位天才老闆帶領一群天才員工,就一定能締造卓越?思維模式的不同影響著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你有充分的機會與可能扭轉自己的思維模式,改變前進的方向。成長,是終身課題。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有關思維模式的書——《終身成長》,比爾·蓋茨曾撰文推薦:我愛這本書的一個原因是,它不僅提供了理論,還闡明瞭方法。

德韋克幫助固定型思維模式者轉變為成長型思維模式者的方法表明,僅僅對成長型思維模式進行一番深入瞭解,你就能讓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徹底改變。

哈佛學長LEO:不要讚美孩子的聰明,要讚美他的努力

為什麼人會有不同

自古以來,人們想的不一樣,表現的不一樣,經歷也不一樣。所以肯定會有人問,為什麼人們會存在不同?為什麼一些人更聰明或者品行更佳——是否有某種東西讓這些人永遠和別人不同。

關於這個問題,正反兩方都有很多專家支持,他們有些人認為,確實存在物理上的特性,正是它們造成了人們的不同,造成了人與人之間這些無法避免也無法改變的差別。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所謂的物理上的依據包括頭骨上的突起(顱相學)、頭骨的大小和形狀(顱骨學)還有如今我們所說的基因。

相反,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造成人們身上這些不同的原因是人們背景、經歷、接受過的教育以及學習方法的不同。可能讓你感到很震驚的是,這個觀點的支持者中最有名的是法國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比奈(Alfred Binet),智商測試的發明者。難道智商測試不是為了評估孩子們不可改變的智力水平而存在的嗎?

事實並非如此。比奈於 20 世紀初在巴黎工作,他設計智商測試的目的是鑑別出那些無法從巴黎公立學校的教育中獲益的孩子,從而設計出新的教育計劃,讓這些孩子迴歸正軌。他並沒有否認“不同的孩子智力是不同的”這一觀點,但他相信教育和練習可以帶來智力上的根本改變。

到底誰才是正確的?如今大部分專家同意,這不是一個非此即彼的問題。這並不是一個天性和後天培養相對立或者先天基因和後天環境相對立的問題,在概念上,這兩者通常相輔相成,相互作用。事實上,就像傑出的精神學家吉爾伯特•戈特利布(Gilbert Gottlieb)所說,在我們的發展的過程中,基因和環境不僅僅是相互協作的關係,基因更需要環境的幫助來更好地運作。

與此同時,科學家們瞭解到,人類在終生學習和大腦發展這一方面比我們自己想象中更有潛力。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先天遺傳的才能。可能在最開始的時候,人類會展現出不一樣的氣質和才能,但很清楚的是,個人經歷、能力培訓以及個人努力會對之後的人生產生影響。人類的某項專長“並不是固定的先天能力決定的,而是通過有目的的鍛鍊獲得的”。而一開始聰明的人不一定到最後還是最聰明的。

哈佛學長LEO:不要讚美孩子的聰明,要讚美他的努力

兩種思維模式對你意味著什麼

學者們針對科學事件激烈辯論是一回事,而去理解他們的這些觀點能給你帶來什麼影響又是另外一件事。20 年來,我的研究顯示,你所採取的觀點會對你自己的生活方式產生深遠影響。它可以決定你能否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以及你能否做好你最看重的事情。

這種情況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信念有能力改變你的心理狀態,進而改變你的生活?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固定型的思維模式——會使你急於一遍遍地證明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只擁有一般水平的智力和品德,以及普通的個性——那麼,你最好證明你自己能夠在這些方面達到正常水平,不能讓自己在這些基本的特徵方面看上去或者給人感覺不足。我們當中有些人從很小的時候就被訓練成這種思維模式。

太多人都抱有這種要證實自己的強烈目標——在課堂上,在工作中,甚至在他們的個人關係中。每種時刻都需要他們對自己的智力、個性以及特徵進行證明。每一個時刻,他們都在接受評估:我會成功還是失敗?我看上去是聰明還是愚蠢?我是會被接受還是被拒絕?我看上去像是個成功者還是失敗者?可我們的社會不就是會對人的智力、個性以及特徵進行評估嗎?希望擁有這些品質難道不正常嗎?

是這樣的。但是,世界上還存在另一種思維模式。在這種思維模式中,這些品質不是你非要打且不得不打的牌,你不需要總在擔心自己手裡只有對十的時候去說服大家和自己,你手裡的是一副同花順。在這種思維模式影響下,你需要打的牌不過是你成長的起始點。

這種成長型思維模式建立在這樣一種理念上:你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過你的努力來培養的。即使人們在先天的才能和資質、興趣或者性情方面有著各種各樣的不同,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和個人經歷來改變和成長。

是不是說,具有這種思維模式的人認為每個人想做什麼都能成功?任何人只要有一定的積極性並接受過適當的教育都能成為愛因斯坦或貝多芬?並不是這樣的。但是他們相信,人類真正的潛能是未知的(也是不可知的);人類在經過多年的熱情、辛苦奮鬥以及訓練後能夠取得什麼樣的成就,是無法預知的。

達爾文和托爾斯泰在小時候被看作很普通的孩子?本•霍根(Ben Hogan),著名的高爾夫球運動員,童年時完全肢體不協調?攝影家辛迪•謝爾曼(Cindy Sherman)幾乎登上了評選 20 世紀最重要藝術家的全部榜單,卻沒有通過她接受的第一個攝影課程的考試?還有傑拉爾丁•佩奇(Geraldine Page),最著名的演員之一,曾經因為缺乏天賦而被建議放棄演員夢想?你可以看到,這種認為“人的才能可以發展”的信念如何給人們帶來了學習的激情。

當你有時間提升自己的時候,為什麼要浪費時間一遍又一遍地去證明自己的傑出?為什麼要掩飾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改變它們?為什麼要找那些只能保護自己自尊心的人,而不是那些可以促進你成長的人作為自己的朋友和搭檔?為什麼要去找那些自己屢試不爽的事,而不是去選擇一些可以提高自己的事來做呢?即使是(或特別是)事情發展不順利時也能擁有這種想要提升自己並堅持不懈的激情,這就是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身上的標誌。這種思維模式,讓人們在人生遭遇重大挑戰的時刻,依然可以茁壯成長。

不是說你必須擁有某種思維模式,而擁有另一種思維模式的人就會產生挫敗感。誰不是這樣呢?糟糕的成績、朋友或愛人的拒絕都不是什麼開心的事,沒有人會喜歡這些糟糕的事情。只是這些有著成長型思維模式的人不會給自己貼上標籤,或對自己失去信心。即使他們感到沮喪,他們也準備好了去承擔這個風險,直面挑戰,繼續為此奮鬥。

哈佛學長LEO:不要讚美孩子的聰明,要讚美他的努力

關於能力和成就的真相

關於能力和成就,我們有很多錯誤的想法,特別是我們總認為,是那些孤獨、聰明的人突然間發明了了不起的東西。然而,達爾文的著作《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也是經過這個領域裡多年的團隊協作、與同事和導師們的上千次討論,廢棄了數篇草稿,奉獻了半生精力,才最終完成的。莫扎特也是經歷了超過 10 年的醞釀,才創作出今天我們仰慕的作品的。在此之前,他的作品並不是原創的,也沒有那麼出色,實際上只是將其他作曲家的作品進行大塊拼接而已。

為什麼有些人沒有達到自己期望的高度,而有些人卻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就。

思維模式和成績

我們在一些學生進入初中時評估了他們的思維模式:他們相信自己的智力水平是固定不變還是可以發展和提高的?後來,我們對他們之後兩年的學習生活進行了追蹤。

進入初中的這種轉變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一項很大的挑戰。功課開始變得更難,評分也越來越嚴格,教學過程也不再那麼有針對性。而學生們正在面對青春期帶來的身體和角色上的轉變,這一切都發生在同一時刻。

他們的成績開始變得糟糕,但不是所有人的成績最終都會一落千丈。確實不是這樣的。在我們的研究裡,只有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學生會出現成績下滑的情況。他們的成績出現了突然的下降,並在接下來的兩年裡越來越差。而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學生們在後來的兩年裡成績逐步提高。這兩組學生剛進入初中時的成績幾乎一樣。在教學氣氛比較寬鬆的小學階段,他們獲得的評分和考試成績沒什麼差別,但當他們在初中遇到挑戰之後,兩組學生的差距開始增加。

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學生是這樣解釋他們糟糕的成績的。有一些人會貶低自己的能力:“我是最笨的”或者“我被數學搞得頭都大了”。還有很多人為了掩蓋這種情緒,轉而去責怪其他人:“因為數學老師又胖又討厭”“因為英語老師是一個大屁股胖子”或者“因為老師嗑藥了”。這些五花八門的分析問題的方式,讓他們很難在未來獲得成功。

面對失敗逼近的威脅,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學生們則動用他們的全部能力來學習。他們對我們說,自己有時也會感到招架不住,但他們採取的應對方式卻是堅持不懈,全力以赴。

哈佛學長LEO:不要讚美孩子的聰明,要讚美他的努力

“不願努力”綜合症

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學生在面對這種艱難的轉折期時,視其為一個巨大的威脅,威脅著他們可能會暴露自己的不足,從勝利者變成失敗者。事實上,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中,青春期是一場巨大的測驗。我是聰明還是愚蠢?我長得好看還是難看?我看上去很酷還是一個書呆子?我是勝利者還是失敗者?而且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中,失敗者將永遠是失敗者。所以也難怪,這麼多青春期的學生絞盡腦汁,不為了學習,而是為了保護他們的自我意識。而他們達成這一目標的主要途徑(除了對自己的老師進行生動的攻擊外)就是放棄努力。

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學生們告訴我們,他們在學校的主要目標除了讓自己顯得聰明以外,就是儘可能少付出努力。他們非常同意這樣的說法:“在學校裡,我的主要目標就是儘可能簡單地去做事情,這樣我就不用太努力了。”這種“不願努力”綜合症也經常被當作青少年與成年人劃分界線的一種方式,但同時也是具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學生保護自己的一種途徑。他們認為成年人在對他們說:“現在我要看看你到底有什麼本事。”他們的回答是:“不,我是不會讓你看到的。”

而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學生認為,停止努力是自己無法理解的一件事。對他們來說,青春期是一個充滿了機遇的時期:在這個時期可以學習新的科目,可以找到他們的興趣點,以及未來想要做什麼。

固定型思維模式會限制人的成就。它讓人們的頭腦中充滿了干擾信息,讓人們不屑於努力,毀掉學習策略,也會讓其他人變成審判者而非我們的同伴。無論我們是談論達爾文還是普通的大學生,想達成重要成就都需要明確的關注點、全身心的努力、無窮無盡的策略,還有學習中的同伴。這就是成長型思維模式能夠給予人們的,也是成長型思維模式可以幫助人們發展能力並結出豐碩果實的原因。

哈佛學長LEO:不要讚美孩子的聰明,要讚美他的努力

誇獎和肯定標籤的危險性

如果人們有成功的潛能,他們如何才能對自己的潛能有信心呢?我們如何才能給予他們大步向前的信心呢?是不是應該去誇獎他們的能力,讓他們知道自己具備成功的條件?事實上,超過 80% 的父母告訴我們,對孩子的能力進行誇獎是必要的,這樣才能提高他們的信心和成就。

這聽上去很有道理。但是後來我們開始擔憂。我們認為固定型思維模式者對他們的能力展現出了過分的關注:“我的能力夠高嗎?”“我看上去能力強嗎?”對他們的能力進行誇獎不會讓他們對此更加關注嗎?這難道不是在告訴他們我們確實非常看重才能,而且更糟的是,我們可以通過他們的表現看出他們深層、潛在的能力嗎?這難道不是在教給他們固定型思維模式嗎?

哈佛學長LEO:不要讚美孩子的聰明,要讚美他的努力

當被誇獎的一代進入職場

我們未來會不會很難在職場上找到優秀的領導者了?每當我們翻開雜誌或者打開廣播,總能看到或聽到在工作中誇獎帶來的問題。我們其實可以預料到會出現這種問題。

我們之前已經談到,父母出於提高孩子自尊心的好意,會告訴孩子們他們多麼聰明,多有天賦。我們也談到了這樣誇獎孩子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

現在,這些被誇獎的孩子們進入了職場,果不其然,如果他們的行為沒得到誇獎,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就無法有效地工作。很多公司並非給員工頒發年度獎金,而是每個季度甚至每個月都要給員工發獎金。公司還聘用顧問來學習如何更好地獎勵這些已經被過度誇獎的一代。現在,我們的職場上充滿了需要不停認可自己的員工,他們還不願接受任何批評,而這可不是通往職場成功之路的秘訣。

在職場上,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接受挑戰,堅持不懈,能夠承認並改正錯誤。為什麼有些公司繼續這種做法?為什麼他們要像那些過分誇獎孩子的父母一樣繼續這種被誤導的行為,還要花錢請顧問來告訴他們如何去做?

也許我們需要退一步,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如果這種錯誤的誇獎方式導致孩子們變得過分看重成就,過分依賴誇獎,心理脆弱,那麼正確的誇獎方式就可以引領他們努力工作,並讓他們變得更堅強。

我們的研究已經證實,即使對象是成年人,正確的反饋也可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去選擇有挑戰性的任務,並直面自己所犯的錯誤。那麼在職場上,這種正確的反饋是什麼樣的呢?公司不應該因為員工的一個絕妙的想法或者聰明的行為而獎勵他們,而是應該因為員工們具有主動性、能夠解決難題、不斷奮鬥學習新技能、不懼挫折並坦然接受批評而獎勵他們,甚至可以因為他們不需要頻繁的獎勵就能好好工作而獎勵他們。

哈佛學長LEO:不要讚美孩子的聰明,要讚美他的努力

如何培養(真正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你不會在某個時刻被正式宣告自己獲得了成長型思維模式,而是通過一個過程,一步步接近成長型思維模式。隨著成長型思維模式開始廣泛傳播併成為一種“正確的”思考方式,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宣稱自己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這似乎講得通。我們不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可以幫助孩子們實現潛能的開明的教育者嗎?

一位著名的教育學家告訴我,教育者們談論(或者只是想想)在某個領域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甚至已經被看作政治不正確的體現。一名校長告訴我,他最近只是給一名教師提了一些溫和的建議,這名教師憤怒地看著他說:“你是在暗示我有固定型思維模式嗎?”儘管為簡單起見,我似乎將人們說成一部分人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另一部分人擁有固定型思維模式,但事實上,我們都同時擁有兩種思維模式。我們沒必要否認這一點。有時我們處在一種思維模式中,有時我們處在另一種思維模式中。所以,我們的任務就變成了去弄明白是什麼觸發了我們的固定型思維模式。是什麼樣的事件和情景讓我們認為自己(或其他人)的能力是固定的?

當你真正明白這些問題時,你就具有了成長型思維模式。

哈佛學長LEO:不要讚美孩子的聰明,要讚美他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