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絕命珍珠

民間故事:絕命珍珠

北宋仁宗年間的江南某縣,其時正處平和年間,卻是安居樂業,老大眾的日子過得還算不錯。

這天打安徽鳳陽來了一對母女,因鳳陽比年乾旱,母女家中又無別的親屬,傳聞江南大眾富庶,便流落到江南謀個活路。母女倆很快在此地落了戶,母親叫慧娘,做得一手好針線,女兒喚作無雙,生得漂亮,手也靈活,不久,來提親的人踏破了門檻。

其實無雙早心有所屬。一條街不遠處住著一個小夥子,姓袁名化成,通曉醫術,人稱袁神醫。這袁化成父親早亡,與母親兩人相依為命,平日裡與人為善,若是有窮人家來看病,便不收銀兩,所以行醫幾年,家中雖無閒錢,卻落得一個好名聲,來求醫者川流不息。

袁化成與無雙家住得不遠,無雙的母親身體常有不適,便請袁化成上門醫治,袁化成當然是分文不收,母女倆過意不去,便煮些魚肉之類的送上。這一來二去,兩家便有了交遊,無雙天然和袁化成有了愛情。

可垂涎無雙美貌的也大有人在,當地富戶常員外的兒子常玉郎也看中了無雙,便邀媒婆上門提親。為了表明誠心,常家聘禮不惜下了血本,其間一顆產於南海的珍珠非常醒目。那珍珠足有鵪鶉蛋鉅細,夜間可閃閃發光。據說是常家花重金自南方人那裡購得,價值連城。聘禮下到無雙家,恰逢慧娘患病,媒婆來到床前跟慧娘說了,慧娘吩咐無雙先把聘禮收下,容她考慮一番。無雙心中不肯,卻也欠好當面把聘禮退回,只好先收下了,心想等母親病好了再處理。

慧娘病了,天然得去請袁化成。路上無雙將常家重禮提親的工作與袁化成說了,袁化成半晌無言。

袁化成究竟醫術高超,不幾日便替慧娘治好了病。

常家傳聞此事,非常憂慮,雖然自家禮重,可袁化成究竟對慧娘有救命之恩,看來此事凶多吉少了。

可古怪的是,過了三日,無雙卻並未交還常家的聘禮。按當地的習俗,這聘禮三日之內若是不退,便意味著容許了這門婚事。這可讓常家喜不自禁,選好了良辰吉日,就等那天將無雙迎娶過門。

鄰居們都在為袁化成鳴不平,說慧娘是嫌貧愛富才將女兒許配給常玉郎的。要不是人家袁化成,她可早就沒命了,這樣做未免太不仗義。

就在慧娘容許常家婚過後的那幾日,發生了一件工作:袁化成一日外出失蹤,他母親病重在床,無錢醫治,加上兒子失蹤,不幾日後便病故了,仍是鄰居給收的屍,裹上一卷草蓆給埋了。

無雙不由擔心起來,袁化成一貫孝順,萬不行能撇開自己病重的母親而去,定是遭了什麼意外!雖然自己不能與袁化成結為夫妻,可究竟有過一段愛情,心裡非常傷心。

二、不義之財,曲折竟輪迴

到了成親那日,常家一乘花轎吹吹打打將無雙接入了府中。

那常家卻也是個正派人家,無雙自打嫁過去,雖然開端不大願意,但日子久了,夫家待她不薄,她便也接受了這個老公。

哪知天有意外風雲,無雙過門沒一年,母親慧娘在家中被人所殺,家裡被搜了個遍,顯然是衝著資產而來的。官府接到報案來到現場,卻並未找到那顆世人皆知的南海珍珠,便斷定兇犯是衝著那顆珍珠而來,是典型的謀財害命。

母親遇害,無雙哭得淚人一般,在母親墳前喊著必定要為她報仇。丈夫常玉郎便安慰她說已重金請了捕快,必定會找到兇手。

公然,十餘天后,兇手被擒。無雙聽聞,喜不自禁,這大仇可總算報了。常玉郎卻皺起了眉頭,無雙問他為何,玉郎說,殺人這事兇手卻是供認了,可聽憑上什麼酷刑,他就是不供認拿了那珍珠,只說那日他本是衝珍珠而去,卻不曾找到。

無雙喃喃自語道:“不用再拷問了,珍珠確實不在他身上。”

常玉郎感到古怪:“夫人,你怎樣必定珍珠不在兇犯那裡,莫非你知道珍珠的下落不成?”

無雙見說漏了嘴,便說出了實情。本來那天母親病重之日,袁化成來給母親看病,開出了藥方劑,方劑中有一味就是南海珍珠,缺此不行。想到聘禮中有此寶貝,無雙顧不得太多,便把珍珠給了袁化成。袁化成將珍珠磨成了粉,與其他藥煎了給母親服下,母親的病才得以治好。可這樣一來卻用掉了常家送的聘禮,哪還能再交還,便只得嫁了常家。

常玉郎總算得知其間本相,心中卻暗自幸虧,若不是無雙母親患病,那無雙豈不是與自己難成姻緣了嗎?光陰似箭,轉瞬過了兩年。常玉郎進京趕考,中了進士,在鄰縣做了個知縣。常玉郎本來還算正派,可當了知縣,自動上門送禮的人多了,也變得有了貪慾,收了他人不少賄賂,還納了一房小妾。這麼多年來,無雙不曾有得生養,她也欠好說什麼。

這天玉郎回到家中,對無雙說,今天得了一顆珍珠,你猜怎的,竟跟當年給你家下聘禮的南海珍珠如出一轍。

無雙接過珍珠,公然與當年下聘禮的那顆無異。便問,怎樣得的?

玉郎說,是就任縣令的一個部屬貢獻的。這顆珍珠本來是為就任縣令全部,後因其貪汙受賄東窗事發被抄家,他家管家趁亂偷得,後來管家也受牽連吃了官司,現在為了巴結我,他的家人將珍珠贈與我,想盡早獲釋。

無雙道:“這珍珠是南海之物,那縣令卻怎樣得到?”

玉郎答道:“估量也是在海盜那裡買的。”

無雙耳尖,聽到“也是”這個說法,當即詰問:“莫非當年你下聘禮那顆也是從海盜那裡購得?”

玉郎見瞞不住,只得供認,當年是他爹花了一百兩銀子,從一個海盜手中買了這顆珍珠。這珍珠少說也值五百兩。

無雙嘆息道,這也是不義之財。

三、白雲蒼狗,唏噓嘆本相

數月後,玉郎俄然身患沉痾,腹中疼痛,水米難進,遍求名醫,服了不少湯藥,卻不見作用。萬般無奈之際,遽然聽得師爺說,獄中有一個監犯,通曉醫術,不知能否找他一試?

俗話說,病急亂投醫,到了這般光景,是寧可信其有,不行信其無,玉郎便匆忙叫師爺把那監犯帶來。不消半日,監犯帶到,常玉郎大吃一驚,那監犯竟是失蹤了的袁化成!

袁化成見到病榻前的無雙,很是驚奇,顧不得其他,匆忙問他母親的音訊。無雙便照實說了,袁化成登時哭倒在地。那管家說,你且慢些哭,先給老爺看病要緊。袁化成止住悲聲,幫常玉郎評脈,看面相,問其症狀,不料看了病況後再次放聲痛哭,搞得世人不可思議,袁化成邊哭邊開了藥方,讓人去抓藥。管家當晚找了間空房讓袁化成住下。

幾年未見,白雲蒼狗,無雙滿腹疑問,就趁常玉郎服藥睡下,去了袁化成那裡,問他因何遭到牢獄之災,給常玉郎看完病又為何失聲痛哭。

袁化成長嘆一聲,把工作原本來本說了一遍。

本來當年常家到無雙家提親時,袁化成的母親也身患沉痾,這病和常玉郎現在得的病一樣,叫做腹滯毒。此病甚是稀有,需求長白人參和雪山靈芝幾味名貴的藥材。可袁家一貧如洗,無錢去買。正憂愁時,傳聞常家拿南海珍珠下了聘禮,慧娘又病重,來請袁化成醫治。他便假說珍珠可做藥引,騙得了珍珠,好交換那兩味藥材。其實無雙的母親服下的藥中並無珍珠,治她的病也不需求南海珍珠。

說起來,袁化成此舉也是萬不得已,他何嘗不想與無雙長相廝守。可母親病重,他不能見死不救。今天見常玉郎的病症,又不由想起自己母親,想起母親最終無錢醫治,病故榻上的情景,豈能不痛斷肝腸?

無雙聽罷,黯然淚下,兩人竟都是為了自己的母親,甘願拋棄了自己的愛情。

袁化成持續說,他拿了這珍珠不敢在本縣變賣,便到了二十里外的鄰縣。哪知那藥鋪老闆見這珍珠寶貴,就想低價收買,袁化成當然不容許,藥鋪老闆便動了歹心,反誣害他這顆珍珠是偷來的,後來驚動了官府。縣令竟然也看中了這顆珍珠,就託言把他打入大牢,將珍珠據為己有。因這顆珍珠本是從慧娘處騙得,且為無雙未出閣時的聘禮,袁化成百口莫辯。不幸母親病重在床,卻落得一個無處葬身的成果。提到此處,袁化成聲淚俱下。

哪知今天這麼巧,常玉郎到鄰縣做了縣令,袁化成與無雙又在這兒遇上了。

無雙俄然想起,常玉郎那日拿回的那顆珍珠是上一任知縣的,這害人的珍珠,必定正是最初袁化成騙走的那顆。

提到這兒,兩人難免痛哭一番。

四、一字之差,數條人命失

凌晨時分,家丁急急來找袁化成,說老爺服了先生的藥不只沒有好轉,病況反而惡化了,吐了幾次,現在人事不省。袁化成大吃一驚,匆忙來到常玉郎房中,公然見他不省人事。祖傳的醫書中分明記載著醫治腹滯毒用當歸、三七、決明子、雪山靈芝和長白人參五味中藥,今天服藥後病況反倒加劇,莫非當日記錯了不成?袁化成決定待到天明後回家再將醫書查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天剛矇矇亮,門外惶惑跑進一個丫環,大叫一聲:欠好,夫人歸西了!

這是服侍無雙的丫環。今晨按例給無雙端洗臉水,竟然發現了無雙不蓋被子躺在床上,紋絲不動,面無血色。上前一摸,卻沒了鼻息,忙呼我們來,一摸早已冰涼,已死多時。袁化成趕忙趕到無雙房中,一號脈,公然沒了脈搏。有人問,夫人是怎樣死的。袁化成只說是因老爺病重,急火攻心而亡。心裡卻懊惱不已,早知如此,昨日就不應該說出自己偷換珍珠的實情,無雙的死,必定與此有關。

常家上上下下亂成一團,夫人過世,要忙凶事,這邊常玉郎卻仍然不省人事。

袁化成快馬加鞭趕回二十里外的家中去查醫書。家中多年無人居住,早已蛛網橫掃,遍地灰塵。袁化成記住醫書藏在床下一個箱子中,翻開一看,公然還在。一翻醫書,登時大吃一驚,公然是他記錯了!他母親和常玉郎得的是腹滯毒不假,所用之藥卻不是長白人參等那五味,難怪常玉郎服藥後人事不省。再看所用之藥,袁化成簡直昏倒,共有六味,其間最重要一味就是那南海珍珠!但他怎樣會記錯?再翻醫書,他完全明白了,本來還有一種病叫腹痺毒,乃用開給常玉郎的那四味藥材。全部皆因這一字之差,醫治辦法卻有大相徑庭。

想到那日母親得了這病,自己卻認為要長白人參和雪山靈芝,其實正是要這珍珠;而那珍珠自己曾得到手中,本可輕鬆治好母親的病,不想成果卻害得自己家破人亡!想到這兒,袁化成心如刀絞、痛不欲生。

常家跟從而來的家丁催他趕忙回府給老爺看病,袁化成便強忍沉痛跟他回到府中,將那方劑開出。那小妾記住老爺生前有過這南海珍珠的,在無雙房中,便派人尋覓,但在房中尋了個遍,也不曾找到,又在常玉郎房中找,也不曾找到。

莫非那珍珠飛了不成?要不就是有下人趁府中混亂,給偷了去?

他們哪裡知道,那天晚上,無雙回到自己房間,拿起那珍珠打量,想著自己的母親由於這顆珍珠喪了命;也是由於這顆珍珠,未能與情郎終成眷屬;仍是由於這顆珍珠,害得相愛之人遭受多年的牢獄之災……想到這兒,不由淚如雨下,自己的終身,竟毀在這顆小小的珍珠上!現在苟活於世,還有什麼意思?此念一出,便將珍珠吞下口中。那珍珠雖然能夠入藥,但整個吞下如石塊一般,怎樣消化得了,不出一個時辰,無雙便一命嗚呼。

不幸我們認為無雙是因急火攻心而猝死,並未想到她其實是吞珠而亡。

卻說貴寓世人找不到珍珠,沒有辦法,只得先以藥方中其他藥材煎湯喂常玉郎服下,可少了那份藥膽南海珍珠,玉郎畢竟沒有甦醒過來。可嘆那珍珠雖毀,卻因少了它再奪一條人命!

袁化成長嘆一聲:全部均乃天意。

此後,鎮上呈現了一個大夫。此人醫術雖高,有時卻是瘋瘋癲癲,遇上有些病入膏肓的,他便會在藥方中開出一味名曰“天意”的藥。至於這“天意”乃何物,他便說全部均乃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