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景泰蓝书写的传奇色彩

景泰蓝,从最初据史料记载的始于元朝,到盛于明朝景泰年间,再到清朝成为皇家御用的宫廷至宝,它一直就备受皇家喜。

近年来,景泰蓝精品也随之出现在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渐渐被藏家所关注。

所以在拍卖市场上,景泰蓝也一直在书写着传奇。

国粹景泰蓝书写的传奇色彩

▲景泰蓝烛台一对 清乾隆 观复博物馆藏

2007巴黎佳士得拍卖会,清乾隆掐丝珐琅胡人像以约合人民币6529万元成交。

200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清乾隆金胎掐丝珐琅多穆壶,成交价5600万港元。

2011年香港佳士得,清乾隆鎏金铜胎掐丝珐琅“春寿”宝盒,成交价5100万港元。

国粹景泰蓝书写的传奇色彩

作为景泰蓝历史上的另一个高峰,可见清乾隆时期的作品价格不菲,也被认为是最有投资价值的珐琅器。

国粹景泰蓝书写的传奇色彩

▲清乾隆掐丝珐琅鹦鹉连雀笼

据悉,在1932年11月,一位英国人花50英镑从一家古董店买下一款清代乾隆年间景泰蓝缠枝莲纹龙柄尊。之后在2004年,马未都在一场拍卖会上又以3.5万英镑拍得这件器物,比先前涨了700余倍。此后,它每年的增长率都维持在9.0%以上。

国粹景泰蓝书写的传奇色彩

▲乾隆掐丝珐琅鸭形提梁香炉

从上面这些拍卖品中,我们会发现在拍卖时,对这些器物不直称景泰蓝,而称之为掐丝珐琅。有人说,其实这并非故作神秘,而是将之与如今工艺品市场中大量仿制的景泰蓝区分开来,主要指晚清和晚清以前用手工制作的掐丝珐琅器。这些掐丝珐琅器是宫廷御用品,生产和流传数量有限,而且多为皇室御用或仕宦商贾之珍藏。

国粹景泰蓝书写的传奇色彩

▲雍正珐琅彩瓷器

当时的工艺极其繁复,须经过锤胎、掐丝、填料、烧结、磨光、鎏金等多项工艺,每项工艺都有很高的要求。

国粹景泰蓝书写的传奇色彩

所以景泰蓝的仿制一直是个难题,用马未都的话说是,可以做到六七分像,要做到百分百像有着非常大的难度。这也是如今的景泰蓝所不能比拟的。

国粹景泰蓝书写的传奇色彩

▲清乾隆掐丝珐琅胡人像

拿被称为“史上最贵”的2007年刷新拍卖纪录的清乾隆掐丝珐琅胡人像来说:做工精细,衣褶线条流畅、逼真。另外一件清乾隆掐丝珐琅鸟笼,制作也极为精美,鹦鹉也造型生动,色彩绚丽,层次分明,是景泰蓝登峰造极之作。

国粹景泰蓝书写的传奇色彩

如今,景泰蓝在工艺水平大幅度提高的基础上,仍然保持着传统的工艺和风格。即使是一些特别有创新意识的作品也多从传统中寻找灵感,将传统和现代融合在一起。

国粹景泰蓝书写的传奇色彩

经历600多年的描摹、烧制,传统的工艺师们已经慢慢将景泰蓝从器物的代称升华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它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的名称,更象征着一项古老的精湛工艺所焕发的鲜活的生命力。

国粹景泰蓝书写的传奇色彩

▲林徽因设计夔龙纹对罐

当然,发展至今,它不仅备受皇家喜爱,它还和林徽因的一生有着不解之缘。

不曾被时光淹没和遗忘的林徽因,除了与文学、诗意难分难舍之外,她还是中国景泰蓝的一代尊师。

国粹景泰蓝书写的传奇色彩

因为这位江南才女、绝代佳人,景泰蓝工艺文化才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