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持續波動 鉀肥談判再添籌碼?

人民幣匯率持續波動 鉀肥談判再添籌碼?

從6月下旬開始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處於不斷下跌狀態,幅度之大、速度之快,令人咂舌。6月20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尚在6.4586,截止到8月6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已經達到6.8513,僅一個半月時間,人民幣貶值高達6.08%。

人民幣的持續貶值,對國內鉀肥市場是利好還是利空呢,我們要分而視之。對於長期依賴進口的氯化鉀而言,人民幣的持續貶值,勢必造成經銷商進口成本的增加。目前市場正值大合同談判期間,不斷下跌的人民幣成為市場談判的籌碼之一。新一年度的海運大合同在經過六輪的談判,始終沒有最終的消息出臺,外商不停造勢,國際市場價格亦配合走高;國內也在極力壓制,儘量控制在合理範圍內,因此雙方陷入僵持狀態,大合同遲遲不出。

表 國內鉀肥海運大合同成本預測

人民幣匯率持續波動 鉀肥談判再添籌碼?

人民幣的持續貶值,對大合同談判的影響到底能有多大呢,隆眾資訊就來為大家算一算。目前大合同漲幅有不同的猜想,我們拿呼聲最高的三個漲幅來看,匯率的價格差在100-130元/噸,對於國內市場而言,這就是純成本的增加。所以對於國內談判小組而言,人民幣中間價的持續下跌,可以作為大合同談判的籌碼,從而控制大合同的漲幅。

那大合同具體什麼時候能簽訂呢?

據說大合同談判已經經過了六輪之久,在七月中旬傳統簽約的時間過後,市場彷彿沉寂了。轉眼進入八月份,進口鉀貨源進一步緊張,價格不斷走高,但仍未有大合同談判的具體消息傳出,有傳言稱八月份簽訂的可能性不大。那如果大合同遲遲不籤,九十月份的冬儲市場就要開啟了。從目前港口保稅區的貨源來看,整體貨源量並不大,多為白俄貨源,總量尚不足15萬噸,如果大合同簽訂後,保稅貨源可直接通關,但對接下來的市場需求來說補充量並不大。

綜合而言,大合同仍是鉀肥市場的重中之重,人民幣的持續貶值,可作一項談判籌碼,但最終的結果,仍需要中國談判小組的努力。市場價格的不斷上漲多為貨源補充有限,但近期青海大廠裝置生產逐漸恢復正常水平,部分地區可以一定量的國產鉀作為補充,在八月份的傳統淡季中,鉀肥的供需面相對平衡,我們只有靜觀其變,等待大合同的最終結果出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