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勤”工作法让他们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感谢民警同志们,因为有你们,咱们市场才这么平平安安!”前不久,金银滩镇九公里农贸市场的商户们来到金银滩派出所九公里市场警务工作站,向民警递上了一面锦旗。

利通区金银滩镇九公里农贸市场,是一家占地260亩的区域性大型综合市场,流动人口众多,人员结构复杂,商铺密集成片,矛盾纠纷频发,治安形势严峻,管理难度极大,属于典型的治安乱点、难点区域。

今年以来,针对金银滩镇农贸市场治安现状,利通区公安分局金银滩派出所探索应用“1+X+N”社区警务工作模式,联合金银滩镇政府相关部门,经过反复琢磨,精细筹划,决定大力发展“N”的力量,最终成立九公里市场警务工作站。

每逢开集,派出所社区民警联合镇综治办、禁毒办、司法所、市场管理所工作人员共同办公,负责警务工作站的民警辅警和市场管委会工作人员组成市场红袖标巡逻队,形成“勤防控、勤化解、勤宣讲” 的“三勤”工作法,针对市场管理对症下药,破解市场治安管理难题。

社会治安“勤防控”

2018年春节前夕,刚从外地务工回来的金银滩镇东沟湾村民杨某来到金银滩农贸市场准备购买年货。临近春节,市场内人流量大,杨某弯腰拿商品的瞬间,感觉自己被人撞了一下,在付钱的时候一摸后裤兜,发现钱包已被人偷走。

出警民警根据杨某的描述调取了市场周边监控,均没有发现盗窃嫌疑人的影子。走访半天后,才从一个摊主那里得知窃贼从另一个路口离开了现场。市场内部四通八达,出口众多,只有主要几个出口有监控摄像头,其他出口成了治安盲点。

“不能等到发案后再补短板,要勤抓治安防控工作,确保视频监控全覆盖,不留死角。”金银滩派出所所长张振忠说。

为了尽快整治这一治安盲点,警务站社区民警迅速走访摸排市场出口数量,并以实际摊位为单位,每行每列安装摄像头,同时联合动员市场内商铺业主主动安装监控探头40余个。

为了有效增强市场治安防控效果,由警务工作站的民警、辅警和市场管委会工作人员组成市场红袖标巡逻队,在开集高峰期时段,通过步巡、车巡的方式在对农贸市场主要出入口、人员密集区域开展巡逻,增加见警率,震摄犯罪,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确保群众的求助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响应。安装在农贸市场内的大喇叭也为防控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社区民警和市场管理员通过大喇叭在开集高峰期时间段全方位提醒群众加强财物管理。

通过织密农贸市场安全防控网,从而形成市场有技防、街巷有人防,商铺有自防的立体化治安防控模式。市场治安治安形势明显好转,警务工作站运行至今,金银滩农贸市场涉及盗窃类警情零发生。

矛盾纠纷“勤化解”

每逢开集,各类矛盾纠纷层出不穷,三言两语气急败坏撕扯打架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由于赶集的群众都是来自不同地方,流动性大,一旦发生治安案件,出警民警往往在调查阶段很难取证。

“矛盾纠纷如不及时调处,容易升级为互相斗殴的治安案件,对市场秩序影响很大,也不利于管理。”农贸市场管理所负责人马建林说道。

针对农贸市场矛盾纠纷多的现状,警务站结合市场特点,社区民警联合镇综治办、司法所形成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本着“调小调早、矛盾不出市场”的工作理念,把矛盾化解过程变成尊重民意、化解民忧、维护民利的过程,从源头上防止矛盾风险产生。

市场有矛盾纠纷警情,网格区市场管理员先到现场进行劝说,并将矛盾双方带到警务站,社区民警和综治办、司法所工作人员根据矛盾纠纷特点进行调解,对可能引发的群体事件、恶性事件的纠纷始终坚持汇报在先,控制在先,调解在先,努力把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截止目前,联合调解矛盾纠纷20余起,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由原先派出所民警的“单打独斗”,到现在第一时间化解的全新局面,市场内部因矛盾纠纷转化为治安案件的警情明显下降。

政策法规“勤宣传”

“派出所的民警们每逢开集的时候都来给我们发宣传册,听的久了,好多法律我都知道,也避免了上当,有时候我还愿意咨询民警好多政策问题,社区民警也很热心的给我解答。”市场店铺业主王学兵说。

为了更快更有效地将宣传政策法规,警务站社区民警利用开集集市群众多的机会,在人口密集区域设立宣传点,按照不同时间段选择不同的宣传主题,向赶集群众和商户发放各类宣传资料。

社区民警还不时地结合工作中发生的真实案例进行政策法规的讲解宣传,并且利用微信、美篇等新媒体媒介发布电子宣传资料进行法制宣传,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在社区民警的积极主动作为下,九公里市场警务工作站通过实施“三勤”工作法,不断织密织牢市场安全防范网,金银滩农贸市场治安混乱的状况得到有效扭转。今年上半年,市场因矛盾纠纷升级引发的案事件、各类刑事、治安扒窃案件大幅下降,治安环境发生了大转变,“三勤”工作法成效显著。

“三勤”工作法让他们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三勤”工作法让他们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三勤”工作法让他们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