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震撼呼吁:为国生娃的时候,到了

人民日报震撼呼吁:为国生娃的时候,到了

2018年,无疑是近几年来决策层最关心人口问题的一年。

几则大新闻证实了这一点:

1 两会时的部委机构改革,“卫健委”亮相于镁光灯前,与之相对的是,是“卫计委”退出历史舞台的身影,以及“为更好的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和“拟订计划生育政策”等内容的消失;

2 6月25日,辽宁颁布红头文件——《辽宁省人口规划(2016年——2030年)》,率先提出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

人民日报震撼呼吁:为国生娃的时候,到了

3 前天,人民日报发布评论员文章《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 鼓励政策不能画饼充饥》,文章指出,生娃不单单只是家事,而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

自此,继为国接盘、为国买房之后,国人身上的历史使命悄然换位——为国生娃。

历史的进程往往隐藏于细节之中,官方明为鼓励生育的背后,实则是中国人口危机隐现的前奏。

人民日报震撼呼吁:为国生娃的时候,到了

少子高龄的中国人口趋势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口危机”对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似乎是一个可笑的词语,但如果真的这么想,那你肯定是对中国社会现状一无所知。

毋庸置疑,当前中国的人口结构已然发生巨变,新生儿增长乏力(少子化)、劳动人口萎缩、老龄化人口加剧已经构成了新时代下中国人口的基本面。

少子化:

根据1月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出生人口数是1723万人,比2016年下降63万人,比卫计委预测的2017年出生人口下限2023.2万少了300万。

其中二孩的出生人口是883万,一孩只有724万。

2017年是中国放开二胎政策的第二年,可以看到的是,倘若没有放开二胎,中国人口增长必将出现雪崩式下跌;但哪怕是放开了二胎,中国的生育率还是呈现出了下跌趋势,面对这种生育断崖,少子化的人口趋势也愈发明显。

劳动人口萎缩:

当前,中国劳动人口在日益减少已是事实。从2012年开始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就已经呈现出了下降的趋势;另外据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亿747万,到了2017年再次统计时,劳动年龄人口仅为9亿199万。

一年时间内,劳动人口减少了整整546万。

老龄化:

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亿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5003亿人,占总人口的10.8%;

而到了2017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就已经达到了2.4090亿人,占据了总人口数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亿人,占总人口数的11.4%;

换而言之,一年时间内老年人口增长了整整1004万,而65周岁及以上人口增长了整整828万。

按照国际惯例来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当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到14%,进入深度老龄化,20%以上为超老龄化。

照此推算,中国不仅是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正在深度老龄化的过程之中。

基于上述事实,联合国人口署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中,赫然写着:预计至本世纪末,中国人口数将出现“倒V型”反转,届时最低人口预测值为6.13亿,其中可能有超过一半的老人

很明显,一个未富先老的中国社会正在成形之中,人口危机也已呈现出山雨欲来之势。

人民日报震撼呼吁:为国生娃的时候,到了

为什么说不是家事而是国事?

法国社会学家孔德曾经说过:人口,是一个国家的命运。这番论调并非是空穴来风。

一方面,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必将给养老金体系带来压力:

值得警惕的是,长期低生育率下,使得人口迅速老龄化,劳动力数量相对于需要抚养的老人数量迅速减少,养老金体系必将面临重负。

人口老龄化越严重,领取养老金的老年人就越多;但因为养老金的缴纳时间是固定的,人少了意味着缴纳养老金的人也随之减少,而在这交的少和要的多的现实矛盾下,养老金的缺口只会越来越大,国家的财政压力也日趋严重。

2017年人社部发布了《中国社会保险报告2016》,其中明确的指出了,全国养老金余额平均还能支付17.2个月。

这是什么概念?

也就是说全国养老金余额总量只够支付所有国家供养的老年人口1年半。其中黑龙江亏空232亿养老金的数据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这样带来的现实问题就是:我们目前交的养老金,很可能就是在给上一代填坑。一旦我们交的养老金收不抵支,这个养老循环就要宣告破产。

另一方面,人口红利的消失将直接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影响:

中国经济近二十年来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口红利,即所谓的规模化效应;就拿2008年金融危机来说,当时世界经济一片萧条,哀嚎遍野,当时我们硬是靠着庞大的内需市场,率先冲出了经济发展低迷的窘境。

当中国经济开始步入新常态,内需市场无疑会成为将来经济增长的凭仗,而随着未来劳动适龄人口的进一步削减和新生儿的不足,这或将对国民经济下行施加压力。

就单从这两点来看,人民日报所言生娃不单单只是家事,而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并非是戏言。

人民日报震撼呼吁:为国生娃的时候,到了

为国生娃,你生吗?

人民日报的呼唤是好事,它意味着高层已经开始高度重视起了人口问题,但解局君不得不直言,人民日报在大喊口号的时候,似乎忽略掉了一个重要的社会条件——国人的经济基础。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当中国人的钱包全部贡献给了房地产,在透支未来二三十年社会购买力的现实条件下,拿什么来为国生娃。

根据《2017年三季度中国去杠杆进程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人的家庭杠杆率已经达到了GDP的52.6%!

现在的中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家庭都属于高负债家庭。

而中国家庭的负债至少超过80%与房贷有关,房贷压力这么大,掏空了六个钱包之后,何谈有动力有激情去为国效力。这还是已经上车了的,至于那么没房的……

另外,一个家庭多一个孩子所产生的庞大的育儿成本外加生活中医疗、养老成本的高昂,在这些现实条件的掣肘下,为国生娃更是笑话。

通俗点来说,国人们的对人民日报的呼吁其实就是八个字——为国生娃,有心无力!

当然,这一次人民日报也说过鼓励生育的奖励政策不能画饼充饥,要真正落到实处。

还是那句话,呼吁虽好,但必须要明确的是,在国人们真正关心的“问题核心”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时候,大家是会用现实行动给出答案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