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而不息抓作风 聚焦问题改作风 创新机制正作风 清江浦区“作风提升年”作风大提升

近日,淮安市第八中学校园内机械轰鸣,成堆的生活垃圾和油污废水被彻底清理。从接到交办单到进场整治,这个困扰了当地群众多年的问题在3天内被解决。“办事效率大幅提升,得益于全区持续开展的作风建设。”清江浦区浦楼街道城西社区党委书记王淮说。

2018年,清江浦区在巩固“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慢、等、拖、推、蒙”等作风问题新表现,深入开展“作风提升年”活动。活动开展以来,“马上办、务实办、高效办、创新办”精神进一步深入人心,全区党风政风持续转变、新风正气持续上扬、政治生态持续向好。

紧扣大局,驰而不息抓作风

在清江浦区区委书记仲凤笔看来,虽然“作风建设年”活动刹住了一些歪风邪气,但作风问题依然没能得到根本解决。2018年2月23日,区委再次发出动员令,以奋斗姿态干事创业,真正做到“干、真干、认真干”,不断在作风建设新征程上夺取新胜利、续写新篇章。

与去年不同,“作风提升年”活动的内容从“建设”转向了“提升”。主题是着力在弘扬“马上办、务实办、高效办、创新办”精神上实现更大提升,驰而不息抓作风、改作风、正作风。活动以“一个主题、两项整治、三项举措、四项机制、五项保障”为主要内容,按照宣传发动、强力推进、检查总结三个阶段全面推进。

2月23日,清江浦区在全区发放了《作风建设条文摘编与案例评析》口袋书和《作风建设二十条》漫画口袋书,以新颖的方式将全区上下思想迅速统一到作风建设上来。

坚持导向,重拳出击改作风

推行APP办公电子考勤考绩系统、建立电子监管系统、强化党务政务公开是本次活动的三大举措,也是破解“机关病”的“重拳”。该区以推行“钉钉”软件打卡考勤为抓手,制定考勤考绩办法,将考勤考绩结果与有关奖励直接挂钩,让各类作风问题无处遁形。清江街道于1月开始在全区率先使用钉钉系统,将街道机关及社区所有工作人员共94人纳入考勤,实现全街道信息化考勤。清河街道利用电子考勤手段,要求到村组参加挂钩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外勤打卡,通过发送实时位置信息验证是否在指定村组参加活动。

如今,在清江浦区,用“钉钉”软件打卡成为大家上班前要做的第一件事。“钉钉软件用起来还蛮方便的,出差请假、用车审批,很多事儿都需要找领导当面签字。但如今这都不是事儿了,按这个键,点审批,主管领导用手机就可以审批。”即将退休的清江浦区农水委下属单位蛇家坝灌区管理所李保庭在同事的帮助下,适应了新的考核方式。“我们这些看管泵站的,过去上班下班好像感到很自由”,杨庙电力排涝站朱海涛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就不一样了,每天要打卡,守纪意识明显增强了”。

重拳出击换来的是工作环境的风清气正。如今,“真抓实干”成了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去年11月,总投资10亿元、占地3000亩的泛亚150虫草健康农场项目落户清江浦区。作为项目属地政府,和平镇大力弘扬“马上办、务实办、高效办、创新办”的实干新风,全力推动泛亚虫草项目建设快马加鞭。今年3月初,项目方提出希望能用3-5个月时间完成3000亩土地平整工作,该镇立即启动拆迁工作。由于土地上存在不少坟墓,按照当地习俗,清明节前才能动土迁坟,时间仅有1个月。“我们当天晚上就召开专题会,成立工作小组。”和平镇副镇长井文林告诉记者,全镇工作人员放弃休息、不分昼夜仅用20天就完成拆迁工作。

扎紧笼子,标本兼治正作风

此次活动中,清江浦区专门制定了《清江浦区“作风提升年”活动考核评议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为活动扎实推进提供制度保障。另外,通过强化重点工作督查推进机制、常态化督查机制、通报曝光机制、评议质询问政机制,进一步构建长效管理机制,为规范机关管理、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工作效能提供了保障。

奥林大厦地块位于市市民健身广场北侧,2009年11月摘牌,由于投资方资金链断裂,项目多年停滞不前。“项目问题多,关系复杂,街道为解决该问题吃了不少苦,却始终没有转机。”淮海街道副主任王建国告诉记者,两区合并后,系列作风建设活动让大家认识到,“等、拖、推”不是办法,必须要直面问题、动真碰硬。于是,该街道专门成立工作组,排定时间表、任务书,全力攻坚克难。目前,该地块新的招商项目顺利开工。

在很多部门和乡镇街道,制度建设同样被看做是作风建设“防火墙”。清江浦区市场局先后制定出台《考勤奖惩办法》《考绩奖惩办法》《工作人员问责办法》等16项制度,初步建立了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规范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清江浦区府前街道共完善建立五大类22项规章制度。

(朱月娥 季明稳 陈中鸿 张进东 史以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