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家庭非富即貴?不!大數據告訴你,家長思維決定孩子命運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的想法和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常常和父母保持驚人的一致?一個人在原生家庭中繼承和被薰陶最多的就是思維方式。你的思維決定心態,你的思維決定教育方式,你的思維更能影響孩子的前途。

只有我們衝破日常思維的限定,孩子才會擁有不一樣的人生。

愛因斯坦曾經這樣描述積極思維的人:“這些人看問題的角度與別人不同。”從局中跳出來,從局外看待這個世界,或許能豁然開朗。思維需要立體化,立體思維實際上是變化中的發散思維和聚合思維。

積極思維的人容易培育出積極思維的孩子,消極思維的人,容易造就消極思維的孩子。通過下面這4張表,讓我們看看,消極的人和積極的人,他們的思維方式有何不同?會對孩子產生怎樣的影響?

一、對待家庭的思維方式

學霸家庭非富即貴?不!大數據告訴你,家長思維決定孩子命運

學霸家庭非富即貴?不!大數據告訴你,家長思維決定孩子命運

二、看待孩子問題的思維方式 

學霸家庭非富即貴?不!大數據告訴你,家長思維決定孩子命運

學霸家庭非富即貴?不!大數據告訴你,家長思維決定孩子命運

 

三、對待孩子學習的思維方式 

學霸家庭非富即貴?不!大數據告訴你,家長思維決定孩子命運

學霸家庭非富即貴?不!大數據告訴你,家長思維決定孩子命運

四、對待家庭教育的思維方式

學霸家庭非富即貴?不!大數據告訴你,家長思維決定孩子命運

學霸家庭非富即貴?不!大數據告訴你,家長思維決定孩子命運

看到了嗎?孩子的人生不是取決於“命運”和我們的行為,而是取決於我們的思維方式。

大數據也從側面印證了這個觀點。來源於美國教育部20世紀90年代末開展的一項“童年早期的縱向研究”,項目調查了1000所學校,每所學校抽取了20名從幼兒園到五年級的學生作為樣本,對調查取得的大數據進行研究分析,來揭示究竟哪些因素最後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明顯的相關性。

經研究發現,父母經常看電視,對孩子後來的考試分數毫無影響。經常看電視其實對孩子成績沒什麼影響,這個可能超出了我們的常識,與傳統的觀念也相悖。

芬蘭的基礎教育全球排名第一,實際情況是多數兒童7歲上學,上學之前,就已經能夠通過電視節目認識很多字。而且更多的研究也表明:孩子玩電腦或者IPad等設備,既不會讓孩子變成天才,也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這裡,要嚴重聲討一下,“網癮”從來就是無稽之談!

所謂孩子“網癮”其實和大人喜歡打麻將、搞賭博一樣,要麼是無聊得慌,要麼是逃避現實,這些都是心理上的問題,需要進行心理輔導。

所以,我們的某些行為對孩子並不會產生什麼影響,我們不必如苦行僧般剋制自己,約束自己的生活

但是思維方式,是基於對客觀事物的見識、理解與認知,並蘊含在為人處世、工作生活和待人接物的各項活動之中。所以,我們的思維方式可以影響孩子的未來。

儘管開心地讓自己活得更快樂,但一定要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讓它們變得更理性,更客觀,更立體。時刻提醒自己,思維方式影響認知,認知影響行為,行為影響習慣,習慣影響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