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取消“公摊面积”,房价就按实际面积算,你支持吗?

最近,有一篇文名为《“公摊面积伤民”矛盾亟待求解》的发文将公摊面积的讨论推上了风口浪尖~文中询问:“既然国际上基本都是按套内面积计算房价,为何我国计算房价、物业费等都要包括占比颇高的公摊面积?

如果取消“公摊面积”,房价就按实际面积算,你支持吗?

紧接着一篇名为

《买了100㎡的房子,公摊居然高达30㎡》

的文章刷爆网络

如果取消“公摊面积”,房价就按实际面积算,你支持吗?

按照房山3万/㎡的新房均价算了算

买100㎡的房子,公摊高达30㎡

那实际到手的面积其实只有70㎡!

300万的总价里有90万是公摊部分的房价!

你们自己说坑不坑!

如果取消“公摊面积”,房价就按实际面积算,你支持吗?

买房子有公摊面积,全世界唯有中国。一百平方的房子,实际上只有70平,甚至有些还不到。

房子公摊据说好像是著名的英国商人嘉诚·李在香港率先发明的。

不过“公摊”这个概念是非常有利于房地产商,物业公司的,除了业主打落牙齿和血吞,倒了血霉外,简直可以说是完美。

如果取消“公摊面积”,房价就按实际面积算,你支持吗?

公摊面积到底有利了谁?

一、有效的降低了“房价”

欧美一般都是按“室内面积”来计算房价,比方说美帝某个住宅楼的某套房的“室内面积”有一百平方,房价折合成RMB是一百万,那么单位房价就是一万元/平方。

而国内机智的采用“建筑面积”来计算房价(目前国内好像只有重庆城区采用室内面积),比方说国内某个住宅楼的某套房的“建筑面积”有一百平方,房价折合成RMB也是一百万,那么这个单位房价也是一万元/平方。

但事实上,国内这套房的“室内面积”只有七十平方,划去的三十平方属于“公摊面积”。

看见没,如果统一按照“室内面积”来计算单位平方的房价的话,那么国内这套房的单位房价就应该是一万四千元/平方。

所以,通过“公摊”这个概念,我国在国内统计房价时,通过“建筑面积”这个基数,可以极大幅度的降低“房价”。

同时也给了国内民众一种美妙的错觉,虽然都是买“一百平方”的房子,欧美的老外的家就是比你的大,你的宽,但又怎样?

别看真正的实际面积只有七十平方,但“俺这可是上百平方的大房子哟”的心理优势却是实实在在的。

二、利用公摊这个概念,可以更好的无中生有

一个有名的笑话,每一个小区的所有房子的公摊面积加起来,一定会超过这个小区的实际公摊面积,所谓的1+1>2在这里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般来说,业主对自己房子的室内面积是可以测量,也是很容易测量的,但公摊面积。嘿嘿。

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而且还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以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

甚至有的小区,连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给你计入到公摊面积中(国家法律明文规定这些不算公摊)。

作为业主,你当然可以拿着尺子仔细的量你的家,甚至也可以量一量楼梯过道,电梯。可难道你能把上面这些全都量了吗?

三、公摊面积更有利于收取物业费,暖气费等相关费用的机构和组织

物业费大家都清楚,那可是按平方收的,70平方和100平方收的钱那可差了近40%呢。

有人说,如果不交公摊面积的物业费,就没有人来打扫过道,电梯的卫生。所以必须交!

搞笑,室内面积你倒是交了物业费的,难道物业每月派人到你家来打扫卫生啊?

室内的物业费本身就包含了这些所有的费用,所谓的“公摊面积”的收费不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重复收费”罢了。

更搞笑的是暖气费也是坚定不移的按照建筑面积来收取。

但这些可都是一平方一平方要收暖气费的,谁来交?当然是不差钱的业主了。

大家都是“建筑面积”,业主虽然明知道不公平,但总体来说是模糊的,也没办法,但如果把“建筑面积”换成“室内面积”,这种违和感立马就呼之欲出了。

所有人都知道对“公摊面积”收取物业费和暖气费是荒谬的行为,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这就是为什么我国房地产业一定要坚持“建筑面积”一百年不动摇的原因,谁会看着钱不赚呢?换了你你也不会啊。

事实上,考虑到欧美国家的房子交房时是没有“毛坯房”这个概念的。而我国大部分的房价都是基于“毛坯房”制定的,所以在对比国内外房价时,国内还需要加上基本的装修成本。

如果取消“公摊面积”,房价就按实际面积算,你支持吗?

具有中国特色的“毛坯房”

美帝的房地产商房子盖好后,新房的基础设备和装修都是完成和可以使用的,交房就是我国的“精装修”状态。没有我们中国的毛坯房概念。

如果取消“公摊面积”,房价就按实际面积算,你支持吗?

当然你要是不满意,也可以全砸了按自己的喜好重新弄。

也就是说,如果要真正公平公正的对比国内外房价的话,统一按国家通行的实际居住的“室内面积“来算,同时加上相应的装修成本。

要么我国的单位房价,会在现有的基础上,整体上浮30%-50%不等。要么我国的套房面积,会在现有的基础上,整体缩水20%-30%不等(不考虑装修成本)。

如果取消“公摊面积”,房价就按实际面积算,你支持吗?

未来公摊面积会不会取消?

其实早在2002年,重庆就以地方法规的形式,首次对商品房的计价方式做出规定:商品房现售和预售,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依据,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商品房权证应当载明共用部位及设施。近几年,广州、北京等地也开始出现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的探索。

对此,北京商报首席评论员韩哲表示,距离1998年的房改已经过去20年,中国的房地产正在迎来新的住房供给制度。这理应成为一个改革窗口,对过去20年的市场痼疾进行“清算”,从而为新的制度打开空间。在此大背景下,缺乏标准、管理混乱、信息不对称的公摊面积早该被取消。

如果取消“公摊面积”,房价就按实际面积算,你支持吗?

如果能够取消公摊面积,以实用面积算房价,就能少点钱购房,那小编我的压力也就少很多啦?对不对!

作为最普通购房者中的一员

真心希望“取消公摊面积”可以早日实现

小伙伴们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