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情况介绍

赤峰市距北京、天津、沈阳等中心城市400公里左右,距锦州、秦皇岛等港口不足300公里,是内蒙古距出海口最近的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有11条国省干线公路通过, G16、G45赤峰段4条高速公路已全部建成通车;赤峰已建成高等级公路里程居自治区首位。现有铁路9条,即将建成赤峰至京沈高铁连接线,届时赤峰只需两个多小时就可到达北京、沈阳。已开通赤峰至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呼和浩特、沈阳、大连、哈尔滨、济南、青岛等10余条航线,形成了立体便捷的交通网络。

资源条件

1、金属资源:赤峰市地跨大兴安岭中南段有色金属成矿带和华北地台北缘贵金属成矿带。现已发现矿产70余种,矿产地1200余处。其中大中型矿床35个,2010年被授予“中国有色金属之乡”。金属矿主要有铁、铬、锰、铜、铅、锌、钴、钨、锡、钼、金、铌等。目前,累计探明的主要金属储量为:铁7.22亿吨、铜87万吨、铅锌1050万吨、锡80万吨、钨10万吨、钼37.14万吨、银1.47万吨、金97.7吨,据专家推测,按现行市场价格,赤峰有色金属矿产的远景储量和潜在价值可达50000亿元。

2、非金属资源:赤峰非金属矿储量丰富,分布较广。已探明的主要有沸石8008.3万吨,珍珠岩2240万吨,膨润土1762万吨,叶腊石1100万吨,萤石1017万吨,高岭土5300万吨,硅石1亿吨,白云岩2.5亿吨。煤炭储量50亿吨,石油、天然气储量位居内蒙古前列。

3、太阳能资源:赤峰市大部地区年日照时数在2900小时至3100小时,太阳辐射量为630至670千焦耳/平方厘米/年。5~9月日照时数可长达12~14小时,日照百分率多数地区为65%~70%,太阳能资源丰富。

4、风能资源:赤峰市风力富集区达1万平方公里,有效风力资源在5000万千瓦以上,年均发电时数在2400小时以上。

5、人文资源:赤峰有上万年的人类文明史,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发现并命名8种考古学文化类型,是全国考古学文化命名最多的地级市。赤峰境内兴隆洼聚落遗址被史学界誉为“华夏第一村”,红山文化标志性器物“C”型碧玉龙被史学界定为“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时期陶塑人像被史学界誉为“中华祖神”。二道井子夏家店遗址被史学界誉为“草原第一城”。赤峰地区是辽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其两大重要都城辽上京和辽中京分别坐落在巴林左旗和宁城县境内。喀喇沁亲王府是国内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蒙古族王爷府。

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暨“世界旱作农业发源地”。红山文化遗址、辽文化遗址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政策条件

在赤峰投资,可以同时享受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双重优惠政策,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快“蒙东经济”发展等政策。同时还有充裕劳动力职业培训和产业工人招收的保障性政策。

市政府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对投资项目实行“一站式”服务,未能进入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项目,实行窗口服务制。除此之外,我们对新入驻的企业和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议”的办法,解决招商引资过程中的具体问题。

承载条件

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劳动力教育程度相对较高。赤峰市人均收入水平和收入预期相对较低,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

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园区14个,各级各类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的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为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提供了较好的用地条件,土地成本相对较低。(活力赤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