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得了選擇困難症,該吃藥治療卻是我們

選擇困難是不少用戶的常態,需要我們花些心思對待。

市場一天比一天多彩,面對一些需求,可以有N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案。從理性角度來看,小眾成為了大眾,每個人都可以在眾多的解決方案中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案。但人永遠不會滿載理性,市場也不會永遠理性,越來越多的人在大量的解決方案中迷失。

對於一些意志力強大的經理人,可能並不容易感受一般消費者在選擇時的困境。面對同類的產品,不知道該如何做出選擇;面對相似的服務,不明白該購買哪項。他們可能會因為糾結而延緩進入、成交,可能會因為難以做出選擇而暫時擱置需求,甚至可能因為逃避選擇而放棄解決需求。

看著糾結中的用戶,有時真恨不得替他做個決定。用戶的選擇困難症不僅拉長了增長、成交週期,也提高了單位成本。再考慮到現在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的問題,如果用戶因選擇困難而暫時擱置,就可能會放棄我們的產品,甚至拒絕我們的行業。心理學上也把選擇困難視為一種心理亞健康狀態,也提出了一些相應的治療方案,但自然不可能把用戶挨個拖過來做次心理諮詢。想治療用戶的選擇困難症,我們需要給自己吃點藥。

一、診斷選擇困難症

有人說,成功不在於做出了多少努力,而在於做出了多少正確的選擇。也許,正是因為每一次選擇都會影響未來的生活、人生走向哪一個分支拐點,所以人們才會那麼看重選擇。豐富的選項和誘人的廣告也沒能讓用戶下定決心,反而推動著用戶越發變得糾結、謹慎起來。

1、成因

心理學上對選擇困難症有很多不同流派的解讀,比如自信缺失、逃避責任、完美主義等因素。拋開這些表象,選擇困難的根本原因源自於人趨利避害的本能。

無論何種選擇,不管怎樣的表現形式,必然伴隨著相應的結果。面對著不同的選擇可能導向的不同分支,人們都本能的追求儘可能高的利益,逃避所有可能遇到的威脅。用戶也是如此,渴望在花費較小代價的同時找到帶來物質、情感收益最高的產品,並避開產品中可能存在的缺陷。

如果一個選擇只有兩個選項,並且選項足夠簡單,那麼人們自然容易分辨出哪個收益高,哪個危險多,從而驅使趨利避害的本能判斷出更優秀的那個選項做出決定。就像現在用戶在面對先進的智能相機與落後的老式膠片時,都可以很輕鬆的做出明確選擇。

然而,當選項數量變多,每個選項也變得複雜時,由於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用戶無法較為清晰的判斷出利益與威脅,因而使決策變得困難起來。用戶會不斷進行著可能沒有結果的“瞭解—判斷—瞭解”循環,從而進入選擇困難狀態,直到勉強做出決定或者擱置、放棄。

2、特性

(1)選擇範圍越廣越糾結

當用戶瞭解到可能滿足其需求的產品越多時,用戶越難以做出決策。早期,即便可選擇的選項很多,但用戶本身可接觸到的數量較少。隨著網絡的便捷化及大數據下根據用戶行為投送廣告,當用戶存在需求時,越來越多的產品能夠將其發覺,並以各種形式走入其視野中,使用戶的選擇難度增加。

就像在過去,要買某件電器,大部分消費者平日裡也只能接觸、瞭解到個別品牌,且特點鮮明,容易做出決策。而現在,如果要買一款空氣炸鍋,你可能會搜索到多個品牌的信息、並在搜索後接收到多個品牌的廣告推送,而且,每個品牌產品的特點並不清晰,功能賣點大同小異。除非有明確的品牌偏好,否則很難明確選出哪個購買選項更優質。

問題從Yes or No,變成了A or B。又從A or B,變成了 A or B or C or D,選擇的難度在不斷升級。這也是為什麼測評、對比類的信息火熱,因為用戶疲於研究,希望有人帶他們走出選擇困難的狀態中,幫他們做出最好的決策。

(2)決策成本越高越糾結

用戶的決策需要成本,無論是金錢、時間、注意力、情緒的投資,都是成本。為支持某一個決策,而會產生更多投資、消耗更多成本時,自然用戶也會更為慎重。

買一袋零食的成本很低,因此較為容易做出決策,甚至對於極度不善於做出決策的人,都會說出“如果猶豫哪個更好,不如兩個都買”的話。但如果是買車、買房呢?越高的決策成本讓用戶越發糾結。

(3)影響程度越大越糾結

當一個決策帶來的影響程度越大、波及時間越長時,用戶越可能產生選擇困難的問題。如果今天要選擇去看哪場電影,雖然有的人也會糾結,但做出一個決定也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而如果要選擇讓孩子去讀哪所大學,那麼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這必然是一個需要漫長時間去猶豫、挑剔、篩選的事情。因為對於未來的影響時間足夠長、影響程度足夠大。

此外,在面對影響程度較大的決策時,無論用戶做出哪種選擇,其將要產生的機會成本必然會很高,自然容易在心懷忐忑中猶豫不定。

(4)預期結果越模糊越糾結

前面我們在談論選擇範圍的因素時就曾提到,因為一些產品的特點不清晰,功能賣點大同小異,也將引起選擇困難的問題。現如今,在追趕風口的熱潮下,每個熱點都會引來無數“借鑑”的前仆後繼。即便不是風口產業,同行間相互借鑑學習也成為了日常。很少有哪個功能可以獨有,除非是極端的技術壁壘,或是其他人根本看不上。

雖然所有人都在尋找藍海,所有產品都在尋找差異化,但呈現在用戶面前的,卻是越來越趨向於同質化的東西。當然,因為這些功能好,才會被模仿,才會同質化。但也正因為同質化,讓用戶越發難以判斷選擇各個產品的利弊,從而難以做出選擇。

1、偽造決策過程

趨利避害的本能作怪,讓用戶在選擇的困難中掙扎,甚至有時會主動尋找讓他們覺得糾結的選擇,因為用戶總認為可以通過選擇找到更好的、更便宜的。在面對一款產品時,主動尋找其他產品來比功能、比價格是大部分人的習慣性動作,但卻又因此陷入選擇困難之中。與其讓用戶自尋煩惱,不如給他們一個簡單的煩惱。

用戶得了選擇困難症,該吃藥治療卻是我們

通過偽造對比選項,滿足用戶比較的本能,從而讓用戶跳過困難的選擇環節,快速做出決策。在用戶尋找競品比較前,主動給用戶提供相似但又存在缺陷的選項。這一方式在實際市場上並不少見,比如,一些電商店鋪,會在商品列表中佈置兩款相似的商品,其中A款為主推的爆款商品,B款比A款多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功能,卻要貴上許多。這裡,B款就是一個對比項,用來讓用戶與A款進行對比,從而快速做出決策選擇A款商品。

一些產品可以向用戶提供不同期限、不同等級的服務,但卻又引起用戶的糾結,很多時候是因為所有選項都太過合理,合理到用戶難以決定。比如,購買單次服務價格消費低,但時間短、功能少,購買包年服務價格總價高,但同時性價比高、功能豐富。這樣太過合理、各有利弊的設置,讓兩種選項都可以選擇的用戶容易浮動在其中,難以做出決策。

世界上少有明確的黑和白,大部分都是灰色的中間區域,用戶也少有明確適合哪一個你所設定的選項,大部分都會同時適用於你所提供的多個選項,同時也可以適用於競爭對手所提供的選項。想讓用戶減少選擇的糾結,就果斷製造一些不合理,因為這些不合理的存在,會讓你認為用戶應該選擇的選項,看起來更為合理。

2、提高未來預期

既然決策帶來的影響程度越大、波及時間越長,用戶的決策難度越大,那麼想要緩解用戶的猶豫,就得給未來進行一點“保障”。能讓用戶不再猶豫的保障並不簡簡單單對已有服務的承諾,因為在用戶眼裡,那是他們選擇這個產品就應得的部分。

在與競品同等的現有狀況下,想讓用戶不那麼糾結,就需讓用戶提高對產品的未來預期。不斷研發新的功能即便只是一些邊緣的小功能,表現出不斷增強服務的態度,適時的公佈一些產品的成長目標等,都是增強用戶未來預期的手段。就像PS、Xbox、Switch等遊戲機每在新款開售初期,即便沒有什麼遊戲支持,但依然會有不錯的銷量,就是因為玩家都知道他們會在未來引入值得期待的遊戲,所以做出了購買的選擇。

3、提供反悔權限

對於決策成本高、影響時間長的選擇,適度提供反悔權限可以降低用戶選擇的困難程度。在多個選項都比較模糊的情況下,用戶難以收集到足夠的信息、看清利弊,自然無法果斷做出決策。此時,面對糾結中的用戶,一個適當的反悔權限,就會讓擔心利益得不到最大化或擔心弊端損失的心態得到極大緩解。

比如,可以隨時退費的會員充值,可以讓一些看到充值的優惠卻又有種種擔心的用戶解開部分心結。

4、群體帶動效應

就像開業的店鋪也會僱傭線下水軍來排隊,群體的力量向來是影響用戶的有效手段,在用戶面臨選擇困難的問題時,群體影響力同樣是好用的辦法。就像《烏合之眾》所說的那樣,當個體淹沒入群體之中,其智商會下降,性格會消失,群體的聲音會掩蓋群體中的個人。

在用戶疲於選擇時,會將選擇的權利外移,也就是說希望別人來替自己做出決定。就像前文中提到的測評就是人們通常依賴的決策工具。相較於骰子,測評能“較為客觀”的比較出產品的差異,讓用戶不需要困難的選擇就做出更“合理”的決定。

所謂的“合理”和“客觀”也只是滿足用戶疲於選擇的心態。同樣藉助群體的力量影響用戶選擇的方式也很多,賣家秀式的用戶評價,產品相關的社群影響等都是簡單卻有效的引導方式。

5、分步驟有節奏

既然選擇過多會讓用戶更難做出決策,我們不妨將堆在一起的選擇拆分開來,分步驟的呈現給用戶,減少用戶的選擇難度。

譬如,一些產品會將所有功能性選擇放在用戶付費前統一讓用戶進行裁定。然而,這樣堆積大量的問題未必是最佳的選擇。其中一些不影響費用的邊緣選項,完全可以放在用戶做出消費決策後再呈現給用戶,或是觸及到相關功能時再進行選擇,繼而減少用戶在選擇時所需面對的信息量。

對於很多產品經理、運營經理來講,在不斷的磨練中,性格已然變得果斷,未必能夠感受用戶疲於選擇的狀態。但這樣的糾結卻仍是不少用戶都在經歷的常態。適當用些小心思,讓用戶不再糾結,他們會向你靠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