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之:细说连桥之广惠桥

广惠桥位于赵北口镇南北大街的中心,现晚市入口处。其为大部分赵北口人所熟知,概因其消失的相对较晚。

一、概述

广惠桥在赵北口镇之正中,跨四角河上,其在赵北口十二连桥中排序为第四桥,也有文献记为第五桥,概因其北侧有皇亭桥实为旱桥,并不过水之故。其北望炮台桥(普渡桥);南接通济桥(徐家桥);西北侧为康乾之行宫,东北侧为皇亭桥。据清乾隆《任丘县志》载:“广惠桥在炮台桥南,长七丈五尺,阔二丈八尺。”该桥为明初八座石桥之一,清以后改为木桥,1968年在赵北口南建设溢水堰水利工程时将其改为混凝土桥。

二、跨清河正流

赵北口西承白洋诸水,自十二连桥下分为十二支淀河东流。然入淀之水本已互通,其出淀时便自难分你我。但后之学者为记述方便,理其源头,划其归属,给十二淀河各符其名。据《清史稿·河渠志》记载:“汇府境诸水,所谓七十二清河赵北口扼其中。桥十二。四角河自安州入,出第五桥,曰大清河,错出复入。” 其中第五桥便是广惠桥,桥下之水即名为四角河。

乡愁之:细说连桥之广惠桥

近代的史料中,多以广惠桥跨大清河正流进行记述,后人多不知其所以然。观其史料,庞杂且分散,又古之河流名称及走向与现代不尽相同,今人看之难免眼花缭乱,今简述如下:

白洋淀本为众水所注,皆汇于一地,即赵北口;经赵北口分十二淀河,或独自循千里堤东行,或辗转入大港、柴禾二淀;然则终又合为一流,即大清河。纵观大清河的众多支流中,十二淀河为其主脉。然十二淀河中,其余淀河在历史上又多次淤滞,唯有广惠桥下的四角河一直保持畅通。据《四库全书·地理志》记载:“赵北口桥在任丘县北五十里……第四桥曰广惠,舟楫通行,其余多淤塞,乾隆二十八年于各桥下相度地势,抽挑河槽,于是一律通流西淀水道,益资利导矣”。这说明当时的四角河在十二支淀河之中通水量一直是最大的。

乡愁之:细说连桥之广惠桥

再从水系角度分析,广惠桥因位于众多淀河的中心点上,明清学者将上游众多支流划为了四角河的源头。据清《畿辅八府地图记》记载:“大抵千流万派(指海河水系),而卫(指南运河)、白(指北运河)二河其纲也。入白诸水,浑河及赵北口之四角河其纲也。……真定之水如滋(磁河)、如派(沙河)、如滱(唐河),保定之水如漆(府河)、如易(瀑河)、如徐(漕河),皆汇于任丘县赵北口之四角河。”这样的归纳方法也是因为在十二支淀河当中四角河的通水量最大,白洋淀众多支流之水大部分从四角河出,因此说广惠桥跨大清河正流是无疑的。

三、广惠桥碑

广惠桥紧邻赵北口行宫南侧,在历史上康熙皇帝曾四十次、乾隆皇帝八次、嘉庆皇帝三次莅临赵北口行宫,皆曾在此桥上通过。乡间多传言此桥上原有康熙御题匾额,或为误传,匾额应在桥东北侧的御碑亭上,应属于皇亭桥。

据《四库全书·金石畧》记载,赵北口行宫侧有两碑,一为《鄚州碑》;一为《广惠桥诗碑》。鄚州碑并非为立于鄚州之碑,概因上书康熙之《鄚州水淀记》一文;《广惠桥诗碑》则刻有乾隆《过广惠桥》诗一首。我在《御制诗集》中发现乾隆皇帝两次乘坐御舟“安福舮”通过广惠桥的记载,并还留有《御舟过广惠桥》一文。

乡愁之:细说连桥之广惠桥

过广惠桥诗

清·乾隆

輿梁接通衢,徹板御舟过。江国殊石桥,耸驾垂虹卧。

南北实异宜,利在因民作。子曰惠不费,其义所包大。

御舟过广惠桥

前年跋马过桥头,路指江乡却犹远。

今朝进艇自桥下,景肖江乡翻似近。

乃知近远曷有常,广惠顾名忠政本。

两岸老幼央通津,尽诚非饰胥来亲。

违道千誉则奚可,亦曰如子视斯民。

斯来赵北又如新,过去江南己成故。

须弥太地水中擎,何处非舟堪契悟。

随感:在我小时候,广惠桥尚存水泥桥,桥下有水,自村西蜿蜒而入,贯穿全村。桥西侧有水闸一座,我儿时经常攀爬于闸上。水闸西南侧有一水塘,约二三亩大,塘内多产泥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广惠桥一带有早市,每天清晨十里八乡的商贩云集于此,赵北口街道便经常拥挤的水泄不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