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额济纳人荣登内蒙古好人榜,快来看看他是谁?

这个额济纳人荣登内蒙古好人榜,快来看看他是谁?

提示:点击上方中国额济纳关注订阅本刊

这个额济纳人荣登内蒙古好人榜,快来看看他是谁?
这个额济纳人荣登内蒙古好人榜,快来看看他是谁?

额尔登达来

额尔登达来是一名少数民族干部,今年43岁,27岁投身嘎查工作中。

2009年任原吉日嘎朗图嘎查嘎查达,2012年至今任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乌兰格日勒嘎查党支部书记。

2018年7月,额尔登达来荣登“内蒙古好人榜”,被评为“敬业奉献”好人。

由于常年干旱少雨和过度放牧,乌兰格日勒嘎查的草原沙化日益严重,牲畜膘情不好,保畜率、仔畜成活率很低。2012年额尔登达来当选嘎查党支部书记时,牧民生活十分困难。

面对全旗贫穷、落后的嘎查,额尔登达来心里憋足了劲儿:“我们就是和贫穷较上劲儿了!”他立下誓言,一定要摘掉穷帽子,让牧民过上好日子!

这个额济纳人荣登内蒙古好人榜,快来看看他是谁?

为了带动嘎查农牧民脱贫致富,摆脱牧羊牧驼单一产业,他意识到发展适合本地的产业势在必行。额尔登达来了解到种植梭梭很有市场价值和生态价值,长久来看是个“绿色银行”。通过相关单位的帮扶,他特意请到专家并购置梭梭培育书籍,为嘎查农牧民进行现场种植演示、养殖知识授课,帮助农牧民大力发展沙产业。目前,乌兰格日勒嘎查已通过围封抚育天然梭梭林和人工种植梭梭10000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接种肉苁蓉项目建设的试验示范,加强梭梭林资源的保护,人工种植梭梭接种肉苁蓉技术获得成功并推广应用,肉苁蓉产业已成为部分农牧民增收的经济增长点。以技术创新为特点,进一步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这个额济纳人荣登内蒙古好人榜,快来看看他是谁?

在梭梭种植成功的基础上,额尔登达来又根据乌兰格日勒嘎查的形式和农牧民的习性,找出了适合嘎查发展的双峰驼养殖等致富产业。通过外地考察观摩学习,交流经验,借鉴其他地区好的经验做法,他带领农牧民将骆驼养殖及附属驼奶食品加工作为嘎查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

额尔登达来注重双峰驼畜种改良,拟建立双峰驼养殖合作化发展模式,培育凸显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养驼业,借助金秋胡杨旅游节、那达慕积极开展以骆驼为题材的摄影、表演等有偿服务项目帮助农牧民实现增收。

上任至今,作为嘎查党支部书记和脱贫攻坚的主力军队伍中的最后一站,额日登达来始终把贫困户的脱贫攻坚放在嘎查工作的中心,带领、帮助、扶持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采取“旅游+企业+牧民”模式顺利完成了贫困户的脱贫工作。

阿拉腾苏和

乌兰格日勒嘎查居民,2014年4月因缺基础资金纳入贫困户。在额尔登达来的帮助下,积极争取自治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美丽乡村”建设、“三到村三到户”项目、金融扶贫富民工程贷款等,2018年1月阿拉腾苏和家已实现稳定脱贫。

那次格

乌兰格日勒嘎查居民,2014年4月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纳入贫困户。达镇党委、政府、乌兰格日勒嘎查党支部通过研究分析那次格家所处位置、环境,制定了充分利用滨河防汛路沿线“胡杨长廊”的自然优势,发展中高端精品旅游服务的方案。帮扶联系企业大漠胡杨林旅游公司为嘎查牧民那次格投资了20万元新建房屋、搭建了13顶蒙古包,创建蒙古风情宿营地,建设木栈道、路引标识并进行民俗特色的装饰美化;在嘎查党支部的帮助下,牧家游餐厅仅每年胡杨节期间收入近10万元,2016年那次格家已实现正常脱贫。

近年来,经过不断的摸索,乌兰格日勒嘎查基本形成了三条线路的旅游带动格局:即沿夹皮沙石路将周边锁阳坑、苁蓉滩和海市蜃楼等新颖的旅游资源组合起来,探索“探险、观光、体验”主题旅游,辐射带动沿途农牧民14户。同时充分利用黑城地区13个已建成的景区门面房,限定嘎查牧民承租金为每个门面房2000元,减轻牧民的承租负担。在旅游旺季大力鼓励发展农牧区旅游业,增加嘎查集体经济近30000元。经过几年的“折腾”,嘎查农牧民的第三产业收益逐年上涨,农牧民们切实在旅游发展中得到了实惠。2018年,乌兰格日勒嘎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6000余元,明显高于全旗平均水平。

与此同时,作为嘎查支部书记,额尔登达来还不忘引领示范。他用自己的积蓄建立了家庭宾馆和“胡杨女人之家”牧家游,并手把手传授经营管理经验。利用金秋胡杨旅游节和农牧民生产休闲时间带领农牧民经营家庭旅馆和牧家游等餐饮住宿服务,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农牧民致富渠道,使沿线6户农牧民收益显著提高。

乌兰格日勒嘎查全面实施星级化管理创建工作,使基层党组织创先有了方向、争优有了重点,整体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发展层次、基础保障水平、群众认可度有了提升,全面增强了乌兰格日勒嘎查的发展‘后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