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之空|地表50度的高温下 济南机场机务人


夏季的酷热高温,对于每一名从事户外工作的人来说都是一次洗礼,而在济南机场的停机坪上,在50℃的高温环境下工作的机务人却依然干劲十足;“干一行爱一行,温度高点、热点没关系,只要能把飞机保障好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航线部项目经理陈力民说。

提前15分钟到岗 走一圈就成了“水人”。“暑气蒸人”、“烈日灼灼”、“热浪滚滚”、“一口高温烧着的巨大铁锅”……几乎所有可以想到的词语都用上,也不足以表达高温下站在机坪上机务人的感受。

尽管从业20多年的陈力民对于夏季高温早已习惯,但从他湿透的工装以及满头的汗水可以看出,最近的天气还是让他有些吃不消。25日下午,济南市区的最高温度达到了38℃,而在济南机场的机坪上,温度更是超过50℃,人只要站在机坪上,就能够感受到头顶太阳的灼烧以及脚下地面的蒸烤。


夏季高温天气很多,航线部的机务工程师们需要在过站航班抵达前15分钟就到岗在机位周围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地面外来物、拖杆、轮档数量,之后他们便会做好所有保障准备。据了解,目前陈力民他们每天要保障过站航班70多架,每一架飞机抵达后,他们都要按照过站工单上的内容为飞机做检查,“过站工单一般都有四五页检查内容,每一项都要仔细审查。”陈力民说。

从机头开始,右侧机身、发动机、轮舱、机翼、机尾再到左侧,一圈下来机务工程师们的衣服就湿透了,这是飞机一切正常,如果有需要维修的故障,机务工程师们就要在酷热的机坪上“大战一场”。

每当机务工程师们检查到发动机时都是最热的时候。发动机的温度能够达到几百度,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站在发动机口检查,身体感受可想而知。

从提前15分钟到达机位准备到工作结束,正常情况下一个过站航班的保障要将近一个小时,工作结束后机务工程师们会返回休息室稍作调整,有时候航班密集不要说回休息室休息,他们甚至连喝口水的空都没有。“一个飞机一般来说需要2名机务保障,特殊机位需要3名。”陈力民说。机场各个机位直接距离较远,有时候他们要从1号机位走到23号机位,单程距离就在2公里以上。

“清蒸”不如“烧烤” 全身工装保护到位。天这么热,为什么所有机务工程师们还要穿着长袖工装工作?面对这一问题,陈力民解释说,首先穿长袖工装是为了安全保护。“机务工作不比其他,很多时候要钻进满是金属零部件的飞机内部工作,稍有不慎很容易被金属划伤,长袖工装可以有效保护大家,另外也可以抵挡油渍。”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防晒伤,炎热的夏天紫外线很强,航线机务工程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要接受日光的洗礼,如果不加以保护很容易晒伤。

机务工程师并不希望下大雨。“小雨下不透,等雨停了机坪上就像是个巨大的桑拿房,人站在上面还不如干燥炙烤。”晚上有时候比白天更辛苦。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夜班的机务工程师主要工作是为过夜飞机做航后检查。“航后检查就比白天的过站要详细很多,光检查工单就有十多页,一个飞机的航后正常情况下做完需要2个小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