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種餐飲新模式必會大火,餐飲創業者千萬不要錯過!

據行業專家預測下半年將會有四種新的模式出現,你從中看到商機了嗎?時代的更迭引領者飲食潮流的變遷,隨著新一代消費主力的出現,越來越多的新型餐廳出現並且備受消費者的青睞。

這四種餐飲新模式必會大火,餐飲創業者千萬不要錯過!

聚相關數據表明,我國只有45%的消費者認為自己是“探險型”吃貨,他們有比較重的好奇心,喜歡涉獵更多的新鮮事物。由此可以看出,如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從“吃好喝好”轉變成為追求“另類創新”當創新成為餐飲創業的關鍵詞之後,在2018下半年,餐飲行業將會出現哪些大火的新模式?

一、現炒快餐模式,犧牲效率強調品質體驗

眾所周知快餐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快”它強調的是效率和性價比。為了追求“快”在每一家大型快餐餐廳中,消費者遲到的每一口菜都帶有標準化和中央廚房的味道。而隨著消費的升級,人們在追求“快”的同時,還要追求口感和品質的感受。

這四種餐飲新模式必會大火,餐飲創業者千萬不要錯過!

近期出現了一種讓快餐慢下來的方式,即快餐迴歸“現炒”時代,讓食物變得更有香氣,讓顧客更有食慾。

比如深圳的小女當家、廣州的小凡家等,這些餐廳都是以明檔的方式現炒現吃、把原生態食材概念追求了10年“快節奏”的中式快餐品牌72街也正在發生改變。開啟了3.0的迭代升級,結合全新的開放廚房方式,所有的菜品都是由大廚現場製作,來提升顧客的用餐體驗。

這種以“現炒”革新中式快餐,“x肉x菜”的飲食法。還採用了“稱重計費”新模式,菜品吃什麼、吃多少均隨食客喜歡,不像快餐,更像快捷版的星級酒店自助餐。

這種自助式的稱重選擇,可以減少食物的浪費,深的不少白領吃貨的歡心。每到飯點,這些品牌的店門口總是能夠看到排起的長隊。

這種犧牲效率去追求體驗和口味的方式,實際上是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快餐品牌進行革新的方式之一,旨在吸引和滿足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

當然,現炒、明檔大廚房在體驗變好的同時也將會帶來效率的降低以及人工成本的增加,但是對於這種新模式,也有不少的行業專家表示看好。

餐道君曾經說過:“快餐門店數量雖大,能取得消費者信任感的並不多,一份安全感和信任感,往往要靠行動來取得。”

在他看來,這種明檔現炒的新模式實際上是快餐餐廳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來給消費者傳遞一種安全感和信任感。在提升消費體驗的同時也解決了消費者的“心理問題”,在顧客頗為重視食品安全的今天,這種模式自然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二、餐+酒 打造多元化的休閒空間

以往,餐後喝茶是大多數中餐館的標配,然而這幾年逐漸興起了各種各樣的“餐飲+”模式。比如,曉寧生煎與茶飲結合在一起,打造出一種“餐+飲”的消費場景。除了這個還有一些小酒館的模式,吃串串可以喝點果酒、吃火鍋也可以!最近一段時間不少主打江湖菜的酒館在鄭州越來越多,並且已經走進了各個購物中心,這些小酒館主要都是圍繞“中式果酒”和門店空間來做文章。

不同於以往的酒吧消費場景,也有異於將音樂、美食、美酒和表演等融為一體的音樂餐吧。這一類小酒館顯得更加休閒、輕鬆又簡單,更適合幾個朋友坐下來,靜靜聊會天,也適合一個人坐著發呆,更符合當下消費者對消費場景多元化的需求。

三、團餐外賣

爭搶2414億外賣市場的另一種形式

《2017年中國外賣發展研究報告》相關數據表明,我國在線外賣市場過去的2017年市場規模約為2046億元,比上一年增長23%,在線訂餐用戶規模接近3億人,今年預計將達到2414億元。增長規模雖然有所放緩,但是對於所有餐飲商家而言,外賣依舊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市場。

這四種餐飲新模式必會大火,餐飲創業者千萬不要錯過!

雖然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開始重視外賣,但實際上是餐飲商家在面對外賣時喜憂參半。歡喜的是,外賣市場的巨大力量,可以讓餐廳突破門店營業額的天花板;憂愁的是,外賣市場競爭慘烈,平臺佣金高的嚇人,而餐廳最終獲取的利潤有可能只有3%~5%,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前兩個多月前,廣州出現了一種團餐外賣的新模式,或許能給餐飲人帶來新的機遇。與美團外賣、餓了麼不同,這種團餐外賣形式主要是以寫字樓為中心,集合周邊幾公里以內的餐飲商家,採用拼團的方式,為寫字樓白領提供團餐預定,包含午餐、下午茶以及晚餐,今天定,明天送。

“基於大量的需求,可以給予餐廳提前準備的時間,特別是對於本來就在寫字樓或者園區裡的餐飲,可以帶動營業額。”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小編髮現目前這種團餐預定存在一些問題:

① 補貼: 目前平臺是用補貼的方式給消費者性價比的三餐選擇,但是很明顯的現象是,當有優惠時點餐的人就多,沒有優惠了消費者也就沒有了動力;

② 選擇受限: 儘管目前該平臺已經運營了兩個多月,但是消費者能選擇的商家也就三五家,更有的餐飲商家僅提供一種菜式,長久下去,消費者肯定會出現口味倦怠;

總之,相比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這種團餐外賣的形式暫時還沒彰顯出特別的優勢,但外賣市場那麼大,當這種模式被打磨好,功能和機制等各方面都完善了以後,團餐外賣或許可以成為餐飲商家搶佔外賣市場份額的另外一種模式。

四、小吃集合店

正在引領新一輪的投資熱潮近兩年,越來越多地方性的小吃品牌開始崛起,如2015年成立的湖南某小吃品牌。在短短3年時間內,全國門店數就已突破100家,年營收上千萬元,成為了全國首家進駐購物中心的湖南小吃品牌。

相比單品類小吃店,集合店的產品線更為豐富,生命力更強。最重要的是,小吃集合店還能突破消費者對小吃的低端低價的看法。如今,小吃集合店品牌很多,同質化趨勢也開始逐漸顯現,所以品牌需要用新的方式給消費者帶來新鮮感,同時也給品牌帶來更高的溢價。

“未來,小吃集合店必將成為資本備受關注的業態之一。”他認為,正餐在成本壓力之下,導致小吃化趨勢明顯,而小吃集合店成了正餐轉型最具生命力的模式。資本的助力必將讓品牌跑得更快。各位餐飲人,如果你還在為轉型或者創業選品類而糾結不定,開一家小吃集合店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小結

模式創新對於餐飲人來說,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企業更好地生存發展,獲取更合理的利潤空間。如何獲取利潤呢?那就是要不斷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把那些尚未被滿足或者潛在的需求轉化成機會,為品牌創造價值。下半年的餐飲機會就在跟前,就看你是否能抓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