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說中報|關注金融性資產

明明白白说中报|关注金融性资产

點擊收聽:

上市公司“炒股”,往往會成為影響業績的一把“雙刃劍”。從過往的情況看,有的上市公司股票投資收益能大幅增厚半年報業績,有的上市公司則因股票投資失利而被拖入虧損泥潭。

留意資產負債表中的“金融性資產”

在看財報的時候,我們需要留意資產負債表中的“金融性資產”。目前的上市公司中,可能持有的金融性資產主要包括三種: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持有至到期投資。這三種金融資產的區別關鍵在於持有的意圖。

但很多投資者可能不太明白,上市公司持有了別的公司的股份到底是應該在財報中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還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其實,這要根據公司持有的實際情況計入不同科目進行核算和處理。

明明白白说中报|关注金融性资产

如果企業持有的股票可能對被投資公司產生重大影響,而且持有意圖是要控制被投資公司,並打算長期持有,那麼此時企業持有的股票作為“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核算。

如果企業持有的股票對被投資公司談不上重大影響,那我們就要看被投資公司的具體情況了。

明明白白说中报|关注金融性资产

如果被投資公司是上市公司,而且企業是短期持有,則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如果是長期持有,則計入“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如果被投資方是非上市公司,那麼持有的股票一律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我們平常說的上市公司“炒股”,一般是指一家上市公司買了另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就像我們散戶投資者,投資風格分為短線和長線,如果這個上市公司在投資股票時是做“短線”,就應該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而如果是價值投資,做“長線”,那麼應該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但是,不論是短線還是長線,都會受到市場整體情況的影響,很多因素是不可控的。

上市公司“炒股”,幾家歡喜幾家愁

明明白白说中报|关注金融性资产

隨著2018年中報業績的披露,上市公司做股票投資虧損的案例也一個接一個浮出水面。

截至目前,虧損額最大的是上海萊士。根據上海萊士披露的業績快報,公司2018年上半年主營業務收入9.61億元,同比增長10.77%;扣非淨利潤3.05億元,同比增長12.3%。但因證券投資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投資收益合計負13.78億元,導致淨利潤虧損8.55億元。

前幾年把炒股當做“副業”做得風生水起的蘭州黃河,7月30日晚上披露的2018年半年報也顯示,上半年公司淨虧損3158.81萬元,而虧損的主要原因也是股票投資。

另外,中鋼國際、雲圖控股、群興玩具等公司在證券投資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虧損。

上市公司是否應該做股票投資?

明明白白说中报|关注金融性资产

其實,上市公司在主業穩定、現金流充沛的情況下,適當進行股票投資有利於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加投資收益。但如果是在主業不振的情況下,以“炒股”為生,則是“不務正業”。不但會加大公司業績的波動,還會侵佔發展主業的資金,拖累公司主業發展和業績表現。

以“炒股”為生不是長久之計。公司業績如果主要來自於“炒股”成績,則公司的業績波動會非常大。這樣的公司把股票投資計入“交易性金融資產”,股市的波動會直接影響當期損益。

需要強調的是,上市公司靠金融性資產是不足以養成百年老店的。所以,我們在看上市公司財報中的資產負債表時,要觀察金融性資產是給公司帶來了盈利還是虧損,也要重視其投資的數量是否超過公司本身的需要。

往期回顧:

記者:易建濤

編審:劉志軍、李 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