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化解婆媳千亩草场纠纷案 现场直击青海高原上的“执行风暴”

执行化解婆媳千亩草场纠纷案 现场直击青海高原上的“执行风暴”

点击上方“中国审判” 可以订阅哦!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费婆婆握着执行法官的手,喃喃地重复着感谢的话语。72岁的费婆婆是一起案件的当事人,执行法官用摩托车把她拉到了山坡的草场上,她坐在草地上看着执行过程,眼神有些茫然,似乎难以相信这起历时一年多的草场纠纷案件今天终于有了结果。

8月8日,记者随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的执行干警走进高原深山,见证一起婆媳之间发生的草场纠纷案执行过程。

执行化解婆媳千亩草场纠纷案 现场直击青海高原上的“执行风暴”

现场直击高原“执行风暴”执行现场,法官耐心向案件当事人释法说理。摄影:吕冰

72岁的费婆婆是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人,随着丈夫和两个儿子的相继去世,她的生活也失去了着落。2017年,费婆婆和长媳王某英商量,想按照合同收回之前承包给王某英的1493亩家庭承包草场。王某英在丈夫去世后已经再婚,如今承包合同也已到期,却拒绝归还属于费婆婆的草场。费婆婆无奈之下,只得诉诸法律。门源县法院一审判决王某英返还费婆婆746亩草场,王某英上诉至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然而二审判决后,王某英仍然不肯归还草场。考虑到维护社会及家庭关系的和谐,法院和地方政府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了多次调解,王某英也终于同意配合执行。然而在执行现场,王某英和丈夫又表达了不满情绪,执行干警在现场耐心地释法说理,平息了被执行人的情绪。随着门源县草场监理站的工作人员重新划分草场界限,打下分界的木桩,这起草原纠纷案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执行现场在门源县的山里,执行人员徒步入山,正值中午,海拔三千多米的深山中突然下起了大雨,执行干警在现场冒雨啃着带来的干粮,喝一口开水,就是午餐了。执行法官说,门源县以农牧业为主,很多案子需要走入深山草原,对于这里的执行干警来说,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也是工作常态。

“千亩草场纠纷案”是这次青海高原“执行风暴”活动中的一个缩影。8月7日至9日,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与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现场直击高原“执行风暴”活动。活动历时三天,出动执行干警581人,执结案件76件,执行到位标的421万余元,分割草场746亩,53头牛;司法拘留20人,查封10件被执行人财产,罚款2人。

执行化解婆媳千亩草场纠纷案 现场直击青海高原上的“执行风暴”

现场直击高原“执行风暴”执行现场,执行干警司法拘留拒不还款的老赖。摄影:吕冰

“之前总是听说‘执行难、执行难’,今天看到了执行全过程,才有了真切的体会。执行干警在执法过程中做到了程序规范、执法文明。”全国人大代表孔庆菊现场参与了案件执行过程后感慨地说。此次高原法院的“执行风暴”活动邀请了多家媒体参与报道,并通过新媒体进行现场直播,吸引了1800余万人次关注。孔庆菊表示,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用两到三年彻底解决执行难”,执行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希望通过宣传让执行工作更加透明,也让社会各界都了解并支持法院执行工作。

“这次‘执行风暴’不仅实现了执行内容的全覆盖,目标明确,剑指失信老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建国是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他表示,活动执行的案件都是针对有能力履行,但拒不履行生效裁判的当事人,这次行动对于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了精准打击。在执行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全程直播,促进了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执行的威慑力。

执行化解婆媳千亩草场纠纷案 现场直击青海高原上的“执行风暴”

现场直击高原“执行风暴”,执行干警列队准备进入执行现场。摄影:吕冰

“执行难,攻坚难,高原人的意志更坚。高原人从来都是‘缺氧不缺精神’”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陈明国表示,在基本解决执行难过程中,全省各级法院上下一心,全员参与,执行干警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克服万难,全力攻坚。积小胜为大胜,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决胜仗,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