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村:長安區「羌留十八堡」之「十堡江村」!

豐鎬遺子/書文 ;話百里秦川,講陝西故事,請關注“睜眼看西安”

西安古村:長安區“羌留十八堡”之“十堡江村”!

西安市終南山下長安區灤鎮街道辦的“留村八堡”與旁邊五星街道的“十堡江(羌)村”合稱“羌留十八堡”,相傳這些村子都是古代的羌族移民村。前文曾寫過灤鎮的“留村八堡”,今天來說說這“十堡江(羌)村”,“十堡江(羌)村”也叫“十堡姜村”,(“江”和“姜”都是“羌”的轉音)是長安區五星街道辦地面上的十個堡子。五星街道辦在長安城南灃河與洨河交匯處,古時本地張家堡、姜家堡、周家堡、劉家堡、庵前堡各有五個大城門樓子,所以唐朝時期此地叫五樓村,明朝設五樓社,清朝設五樓厫。解放初設五樓區,1956改為五樓鄉,1958年更名為五星人民公社,1984年改五星鄉,2011年撤鄉改設五星街道辦。

西安古村:長安區“羌留十八堡”之“十堡江村”!

“十堡江(羌)村”和“留村八堡”的由來一樣,都是三國時期曹魏篡漢,建都洛陽,因連年征戰,中原人口急劇減少,財政銳減,農業廢弛。因此曹魏推出了“移民實邊”政策,把北方邊塞以外的胡人遷入內地。胡人放在洛陽有些不合適,為了便於監控這些胡人,曹魏政權將胡人安置在離洛陽不遠的長安周邊,後來司馬家篡奪曹魏,建都洛陽,建立西晉。西晉王朝繼續移民政策,導致羌族胡人移居中原的數字已達晉王朝總人口的三分之一。為了爭權奪利西晉藩王爆發了八王之亂,匈奴、鮮卑、羯、氐、羌這五個少數民族趁機崛起,彎刀彪馬北方大地,建立了“五胡十六國”,這就是漢人談之變色的“五胡亂華”。

當時遊牧民族大量內遷長安周邊,形成了許多羌村。如現在長安區的戎店村,姜(羌)村、北強(羌)村;鄠邑區的寧(羌)強村、青羊(羌)寨都是羌村的轉音。後來隋朝一統天下,五胡的羌村大部分又搬回了老家塞外。沒有搬走留下來的就是現在西安地面上的三十幾個“留村”。《長安縣地名志·留村鄉》記載:“西晉十六國時期大規模的民族遷徙,新遷來的村落被稱為戎村或羌村,留下來未遷走的村落被稱為留村。”而我們要說的“十堡江(羌)村”最早也是留下來的“羌村”。

西安古村:長安區“羌留十八堡”之“十堡江村”!

【五樓廒圖】

清末民初的《咸寧長安兩縣續志》記載:長安縣有18廒,其中五樓廒 在縣西南50裡,全廒境內無原,諸河交流。交河自黃良廒流入,西流經北兆元坡,有金沙河水自子午廒流入,西北流經趙元坡西匯入交河,合流後又西經小羊村流入姜仁廒河頭村,自河頭村西複流入;又西經水寨,至鄠縣秦渡鎮東入灃河;高冠谷河水出口東北流,祥峪水自祥峪口西南流至普陀寺,匯入高冠谷水;灃河水自灃峪流至南降村,高冠谷水自西南來匯入灃河,合流後又西北流經太平河村北,太平河水自西南來注入灃河,三水合流又西北流至鄠縣秦渡鎮東,交河水自東來匯入,又北流入姜仁廒。五樓廒分10個保障,統領54村另2個峪,管轄住戶3383戶,人口15995人,廒辦公地在太原莊南靈感寺,“十堡江(羌)村”記載“郭家堡,前志無。北呂堡,西門堡,前志無。晉家堡,晉新堡附。杜家堡,袁家堡,南王堡,前志無。趙家堡,前志無。侯家堡,北門堡,前志無。自郭家堡以下合稱十堡江村。”

“十堡江村”一村十堡,呈南北向分佈,為今江南村的“王家堡、趙家堡、南呂堡”;躍進村的“侯家堡”;進步村的“杜家堡、郭家堡、呂家堡、晉家堡”;燎原村的“袁家村”;還有一個就是“胡家寨”共計10個村堡。這十個堡子基本在西太路和西萬路之間。

江南村位於五星街辦東南角,村中是金沙河,村西是灃河,水利豐富,種植水稻,人稱“小江南”,又因地處是十堡江村最南端,故名“江南村”。村子中等規模,有3個自然村堡6個村民小組,將近兩千村民,王姓、呂姓、趙姓為村中大姓。王家堡:在江南村最南端,清嘉慶《長安縣誌》記為王家堡。原名老薑堡,明朝崇禎年間,堡中以王姓為主改為王家堡。南呂堡:以明朝崇禎三年呂姓人居住老薑堡北門處而得名“南呂堡北門村”,清嘉慶《長安縣誌》已改名為“南呂堡”。趙家堡:明朝崇禎年間為“呂家堡北村”。清嘉慶《長安縣誌》記載為“北呂堡”,因以趙姓人為主,清末《咸寧長安兩縣續志》已稱“趙家堡”。

進步村是十堡江村最大的村子,毗鄰西太路,有5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四千餘村民。明末清初,杜、晉、郭、呂四姓遷移此地落戶最早。杜家堡:原以杜姓人居住而名,有東、西城門,是一條東西走向的老巷子。晉家堡:原以晉姓人居住而名,有南、西城門,有東西、南北兩條街。另有晉新堡是在晉家堡西城壕外散居的杜姓、呂姓村民聚集而成。郭家堡:原以郭姓人居住而名,有東、西城門,是一條東西走向的老巷子,西城門樓民國年間還在。呂家堡:原以呂姓人居住而名,後來和郭家堡兩個堡子連在一起,民國20年曾改名為“郭呂堡”。另有一條東西巷子叫北呂堡。

西安古村:長安區“羌留十八堡”之“十堡江村”!

躍進村在西萬路上,分新莊、新村、老堡子、東灘4個自然村6個村民小組,將近兩千村民。明末清初之際,候姓人來此地定居,清朝時期為了防禦土匪修建城堡,開東西兩個城門,故名侯家堡。東城牆外就是金沙河,河對面就是東灘。大躍進時期村子改名“躍進村”。

燎原村在西太路上,古時以袁姓人在此居住,修建城堡而得名袁家村,現村中以劉姓、王姓為主,袁姓較少。清末同治年間本村遭回軍進攻,百姓逃散,民國十八年又遇饑饉,村民一直不多,現有3個村民小組不到一千村民。解放前胡宗南一個連的部隊曾在村中駐紮半月有餘,解放後大躍進時期取“星火燎原”之意改名“燎原村”。

胡家寨在灃河邊,村中有個大水庫,4個村民小組,村民一千餘人。《長安縣地名志》記載:本村始建於明弘治十八年,為明代陝西28衛下屬軍寨,因胡姓將軍居此而得名胡家寨。明萬曆年間戶縣草堂寺大鐵鐘上有胡家寨村記載。村中原有城堡修於明朝,村西有三官古廟,解放後為胡家寨小學。

2018年聽聞五星街道辦將要被西高新託管開發,“十堡江村”即將變成一個純粹的地名,只能留給後人在記憶中追思。

《睜眼看西安》是“豐鎬遺子”創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體。刨根百里秦川,問底周秦漢唐,睜開眼睛,拿出手機,告訴你一個不為人知的老長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