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这些引进绘本太让人尴尬了

吐槽!这些引进绘本太让人尴尬了

封面沦为广告位

吐槽!这些引进绘本太让人尴尬了

环衬设计

前环衬是前奏,很多绘本作品还没进入正文,已经从前环衬开始精心铺垫故事的氛围;后环衬是余韵,避免故事戛然而止的生硬,有时还埋伏故事的彩蛋。然而,一些绘本引进后变了味。

取消环衬

为了省成本,有些出版社把绘本的环衬取消了,翻开封面后,直接进入扉页,很low。

环衬变成了广告平台

有些编辑对绘本结构缺乏认知,大概认为环衬空着也是空着,就把它变成了广告平台。这种在环衬上贴满书单的做法太恶心了,还好只是极少数出版社的行为。

吐槽!这些引进绘本太让人尴尬了

不管是直接添加,还是精心设计添加,版权页显示在环衬上,也是对环衬表达的干扰。

吐槽!这些引进绘本太让人尴尬了

版权页大部分放在扉页前,有些放在正文结束后。版权页是绘本排版设计中最容易被随意对待的区域,对于收藏绘本的我,却是重要的阅读区。

版权页设计平铺直叙不是什么错,但关乎绘本,能不能感染一点绘本语言里富有活力的艺术气息呢?

关键信息遗漏

有些版权页不标明作者或作品的外文原名,而各家出版社翻译国外作者名字时常常有差别,当读者想查询作者更多的作品时就会比较麻烦。

扉页设计

在扉页前后加导读

《玛莎》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引进,在扉页后加了大篇导读,这种编排很糟。还没看正文,就被剧透点评一番,甚至是被教育一番,这样的阅读体验不会让读者愉快的,也剥夺了读者的思考空间。接力出版社的《眼》也有类似的问题。

吐槽!这些引进绘本太让人尴尬了

扉页细节设计不佳

人民日报出版社引进的《百鸟朝会》,从版权页到扉页,看得出来用力设计了,只是效果不佳,字体太多太花,加上花花的框子,有种老黑板报的既视感。

吐槽!这些引进绘本太让人尴尬了

内页设计

正文字体和排版欠考虑

虽然绘本以图为主,如果正文的字体字号选择不当,排版局促,会影响阅读体验。像《百鸟朝会》,文字已经挨在书的最边缘。

吐槽!这些引进绘本太让人尴尬了

《蟋蟀和小蚂蚁》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文字编排太抢画面了。若非原作有意突出,应慎用粗黑体。

吐槽!这些引进绘本太让人尴尬了

图画印刷色彩不正

色彩是图画创作中非常重要的艺术要素。比对原版,会发现引进绘本的印刷经常偏色,名社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新星出版社的《魔奇魔奇树》,如果一比较日文原版就能看出毛病,除了纸质的差距,偏色很明显,损失了一些细节。接力出版社的博洛尼亚大奖作品《眼》,一对比原版,才知道引进版的色调泛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比度调得太高,用鲜亮的画面去吸引读者,却不是原稿风貌,比如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幸福先生》,甚至在内页把原图做了镜像。

吐槽!这些引进绘本太让人尴尬了

封底设计

自从拥有了二维码的神器,出版商们就经常在封底印上一堆小广告和logo,这些“小膏药”已经泛滥在各种绘本的封底。比如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原创绘本《人之初》,内容不错,但翻到封底我傻了,一个开本不大的封底,居然七个小广告!一般的绘本通常也有三五个。特别讨厌“当当童书频道”的强势植入,大渠道就意味着可以到处乱盖章吗?

吐槽!这些引进绘本太让人尴尬了

纸张和工艺

绘本从内容编排设计到选纸、印刷、装订,样样都应讲求品质。遇到抠成本不讲究的出版机构,一个好作品会矬半截。

跨页图中缝出现白线

《当心,兔子》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描述黑夜的故事,无字,很精彩,我很喜欢的插画师苏西·李画出了悬疑大片的气场。然而看到紧张的画面,突然绘本中缝出现一条白线,就像电影幕布突然出现白色竖线,瞬间出戏了……明天出版社的《泥将军》也有这样的情况。

吐槽!这些引进绘本太让人尴尬了

纸张品质不佳

《拇指男孩的秘密日记》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引进出版,单看还过得去,对照法文原版,才发现厚度和重量减掉了一半,纸质与原版差别较大。

吐槽!这些引进绘本太让人尴尬了

封面脱胶

有些绘本装订工艺差,多翻几次,封面还会脱胶。

欧美原版绘本,现在有不少在中国印刷,可以说,我们已拥有一流的生产绘本的技术条件,所以绘本的整体品相,还是要看出版社愿意投入多少成本和精力。很多出版社在细节上未必很用心,却普遍在营销上做足了加法,比如广告腰封、导读文章、赠品、封底二维码等等,这些动作在原版绘本特别是欧美绘本里,较少见到。

我最痛心的是,一本名作被引进成一本庸品,像《蟋蟀和小蚂蚁》,是安徒生插画奖大师杜桑·卡丽唯一引进到国内的作品,2017年我在上海的安徒生奖插画展上看到作者一些原稿后,立即买了绘本,结果国内的出版水准让我大失所望。

可能有人要说,为什么样样要跟原版比?原版又不一定是标准。我们现在的绘本看得过去就好了,而且原版多贵啊,动辄上百元。这些说法没错,糙着活,也能活。而我想说,读书是值得精致的事,有什么样的读者,就会有什么样的书。绘本,作为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的艺术阅读载体,作为孩子伸手向书架的第一本书,作为艺术青年的心头之好,它在井喷期良莠不齐的状态需要改变。

文并供图/百变

百变,厦门绿光绘本收藏馆馆主。热爱阅读和旅行,兴趣过剩,好奇好玩好学。二十年前,开始走向世界,每到一处逛逛书店买买绘本,二十年后从大企业辞职,在无所事事的旅行中激活灵感,开创了以绘本收藏为特色的艺术小馆,期待世界各地的你,送上门来。更多绘本交流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或新浪微博@绿光picturebooks。

吐槽!这些引进绘本太让人尴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