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發生心梗的時候,有一半人居然是不知道的,後怕!

心血管疾病一直都是健康的“頭號殺手”!但當心梗發作,居然有一半多的人沒意識到自己正處在“要命時刻”。

換句話說,很多人對於心梗的症狀和預兆缺乏瞭解,容易忽視、輕視,以至於延誤時機,造成不必要的生命危險。

無論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家人,你都應該好好了解一下心梗那些事。

當發生心梗的時候,有一半人居然是不知道的,後怕!

據研究數據顯示,心梗發作的常見症狀:

男性急性心梗發作症狀:持續胸痛(67%)和大汗(70%)

女性心梗患者:放射痛、後背痛、噁心嘔吐多,胸痛和大汗則相對少見;

老年人:症狀不太明顯,即便不怎麼胸疼,但是出大汗就要注意了。

一般來說,胸痛超5分鐘,甚至20分鐘還沒有緩解,就要當心心梗!

急性心梗典型的疼痛表現為胸悶憋氣、壓榨樣疼痛,就如同胸口放了一塊大石頭一樣,有時疼痛會向後背、雙側頸部以及雙上肢內側放射,可伴有呼吸困難、出大汗等不適。

注意和心絞痛的區分,一般的心絞痛疼痛持續時間約3-5分鐘左右,停止活動,平靜休息後多可逐漸自行緩解。但是一旦發生心肌梗死,疼痛往往十分劇烈,患者甚至有瀕死般的恐懼感,疼痛持續半小時以上。

避免心梗的發生,就要儘量避免能引起心梗的誘導因素。

1.避免過勞、劇烈運動

過重的體力勞動,過度的勞累(比如長期的加班,為什麼白領加班猝死事件時有發生),過度劇烈的體育運動,連續緊張勞累等,都可使心臟負擔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一旦動脈不能充分擴張,血管阻塞,就會造成心肌缺血。

2.避免情緒波動劇烈

為什麼世界盃期間,時而會有球迷發生猝死事件,這是由於激動、緊張、憤怒等激烈的情緒變化誘發。情緒激動不僅讓心跳加速,增加心肌耗氧,也可誘發冠狀動脈內斑塊破裂,導致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對於高血壓及心臟病患者而言,更是要避免情緒激動。

此外,暴飲暴食、冷熱交替的刺激(比如劇烈運動大汗後立刻衝冷水澡)、便秘(用力排便)等等,也都是能引起急性心肌梗死的誘因,要儘量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


目前認為急性心肌梗死發病2小時以內是黃金時間,一定不能輕視。

遠離心梗,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熬夜,適當鍛鍊,並控制好自己的血脂。

20歲以上:每5年至少測量1次血脂。

40歲以上男性和絕經後的女性:每年都應測一次血脂。

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其他高危人群:每3-6個月測1次血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