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康熙駕崩的時候如果不傳位雍正,雍正會造反嗎?

草莓味屠夫


你想多了,雍正不會在康熙駕崩不傳他位時造反,

哪等得到那時候?

康熙大壽,老十四送了塊帶壽字的天石給康熙,被老八暗中換成了死鷹。打開盒子後康熙非常難過,但查也不查,就跟沒事人一樣;還順手把老四、老八、張廷玉、馬齊撤差降職。

大家都認為康熙是鐵了心傳位給老十四。於是胤禛送了一大箱子金銀玉帛給鄔思道,說現在他跟皇位無緣,讓鄔思道帶著這些東西安度晚年去。


咱們看看雍正:他有時一批奏摺批一夜,就靠洗臉水清醒清醒;最後都快累死了,還要一人幹五個人的活,甚至十個人的活。說明雍正的權欲非常強,就跟一個人不睡不洗,就靠幾碗泡麵在網吧玩五天五夜的遊戲,遊戲癮非常強,不讓他玩遊戲比要他命還難受一樣。不讓雍正掌權,比讓他死還難受;現在不傳他位了,他就主動遣散謀士,作個閒散王爺,你信嗎?

雍正是有這個實力拼死一搏的——十三爺在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中有大量舊部,朝中有張廷玉是他的心腹,還有廢太子原來的舊臣王剡等現在大力支持雍正。再加上鄔思道的神機妙算,安排好了不能說一點勝算沒有。


那你說那實力也跟康熙差遠了,勝算太小。確實這樣,然而對雍正這樣沒權比沒命難受的人來說,再小的勝算也比坐以待斃強。

並且,康熙駕崩那一晚,鄔思道就要出胤禛的欽差關防大印,約定如果到申時還沒消息,就用這顆印赦出十三爺,讓他帶兵去救雍正(其實也就是擁立他繼位)。沒消息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康熙傳位給雍正,但被老八奪了;第二種康熙確實沒傳位給他。可鄔思道、雍正根本就不管這些,直接準備調兵。說明管他們根本就有”管你傳給誰,不傳我我就逼宮”的想法。

再者,胤禛給鄔思道道別的時候,說的是〖先生有房、杜之才,無奈胤禛卻無李世民之命〗。

雍正不以劉備、諸葛亮,苻堅、王猛,武則天、狄仁傑,趙匡胤、趙普,朱元璋、劉伯溫這些千古聞名的相知君臣自比,反倒拿一個不那麼出名的李世民、房杜組合自比,非要說自己是李世民。



你不感覺有點奇怪嗎?李世民做過什麼?感覺自己跟皇位無緣,立馬發動玄武門之變,囚禁父親,殺了兄弟,登上皇位。房玄齡、杜如梅做過什麼?為李世民謀劃玄武門之變,囚禁父親,殺了兄弟。

胤禛這一番話是什麼意思,還用說的再明白些嗎?


待我施為地煞變


但凡踏上“皇儲”爭奪戰,就如同大唐的“玄武門之變”一樣,是一條不歸路,勝者王侯敗者賊,皇四阿哥胤禛也一樣!

說歷史,話太長;那麼就根據電視劇《雍正王朝》再有歷史人物的背景下,以虛構、填料的方式為朋友們解讀一下關於雍正登基的事!

由於康熙帝的過早確立太子胤礽,即使不是胤礽,或者是其他的皇子被確立為太子,兄弟又多,只要太子出現失誤,得罪了老皇帝,必然招致橫禍而導致血流成河。

康熙帝后來自己也承認早立太子的弊端,不必說“結黨營私”這一關,正常人也很難過去,如同行賄受賄一樣推不開門,因為你是“太子”,是未來的皇帝,自然有人巴結“蠱惑”,長此已往,按太子胤礽的話說:好人也會逼瘋了!

九王奪嫡的勢力形成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趕下臺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冬,熱河;首先是太子胤礽的不檢點,然後是對十八弟胤衸的病逝漠不關心被康熙帝訓斥,深夜至康熙帝行宮帳外窺視等等;太子的這一系例舉動使康熙帝認為胤礽的做法異常,懷疑他有謀逆之心,立即昭告天下把他給廢了。

康熙帝的二十四個兒子,個個精靈古怪,特別是其中的老大胤禔、老三胤祉、老四胤禛、老八胤禩、老九胤塘、老十胤娥、老十三胤祥、老十四胤禵,加上太子胤礽這九個鬧得最為突出,在歷史上康熙朝被稱為“九王奪嫡”即是他們。

這九個皇子又形成四個集團,老大老三單幹,算兩股勢力。太子胤礽陣營有老四、老十三。以八阿哥胤禩為首有九、十、十四等四位。

康熙帝駕崩前夕的搏弈

康熙五十一年太子胤礽的再次被廢黜,九王奪嫡也同時剩下了兩股勢力集團,即以八阿哥胤禩為首的八爺黨轉而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四阿哥胤禛就剩下自己在搏鬥,因太子胤礽被廢,十三阿哥胤祥圈禁。

隨著康熙帝的一天天衰老,看似平靜的眾皇子,實際是暗流湧動,朝廷上下看好的“撫遠大將軍王胤禵”遠在西北大營,他的支持者八爺黨也不死心,特別是八阿哥胤禩,此刻的他鬧騰了這麼久,不甘心失敗,卻忽略了以靜制動的老四胤禛!

看了《雍正王朝》後,再瞭解一下滿清的康熙王朝歷史就會更加明白,不過;鄔思道是虛構的,但是四阿哥胤禛必定有高手支招,看看鄔思道的分析更加清晰!


鄔思道鼓勁四爺堅定信心

不爭是爭,這是鄔思道的哲理,康熙五十七年以後,皇四阿哥胤禛開始發力了!主動保舉十四阿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王絕對是高明,不但得到了康熙帝讚許,又支開了這位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對手!

四阿哥胤禛的暗渡陳倉,讓十四阿哥胤禵感動,出於權利的交換,十四阿哥大將軍王胤禵提名年羹堯為陝甘總督,達到了胤禛的目的。

內裡,四阿哥胤禛暗通被圈禁的十三弟胤祥,獲得了昔日胤祥的老部下,現任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可以在關鍵時刻聽自己指揮的部將名單,這些都是四阿哥胤禛志在必得的舉動,何況自己還是領侍衛內大臣!就差一個隆科多看天意!

胤禛大有捨我其誰的氣魄

此刻的四阿哥胤禛如同一個復活的雄獅,平常就被稱為“冷麵王”的雍親王,武功不怎麼樣,韜略深奧!

按照鄔思道的分析;以上條件不具備,即使康熙把皇帝位置給你,你也坐不住,反過來;自己安排佈置嚴密,即使傳位的不是你,馬上翻轉也未可知,鄔思道太狠了!

當張五哥來雍親王府傳旨的這一刻起,皇四阿哥胤禛把自己的身家性命壓上了,特別是臨行前鄔思道說把“令箭”留下的那一刻,四阿哥胤禛已經沒有退路,即使傳位遺詔不是我,我也要翻轉,皇帝當定了!


不過,在瀋陽的博物館發現了康熙帝的傳位遺詔,我發現有人又提出疑問,這個遺詔怎麼現在才亮出來,讓後世人們猜了這麼久?

本文屬於作者邸曉居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私自轉載!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帶你一起去看古史。歡迎網友評論、互動、留言!


日堯居k古史


歷史上會不會造反,我不知道。但是《雍正王朝》電視劇和小說中,如果康熙沒有傳位給雍正,他一定會造反。

理由是電視劇第19集,八爺黨策劃“送死鷹”的事件之後,鄔思道對雍正的一番推理中說到的三句話:『就算傳位給別的阿哥,四爺只要你出其不意,先發制人,局面翻轉也未可知。』

小說中也有同樣的描寫:

十七爺和西山綠營管帶有舅甥親誼,由
十七爺去穩西山,豐臺大營的軍官一半是十三爺使出來的……,十三爺不出牢獄,就算傳位給你,你也坐不住,十三爺但出牢獄,就算傳位給別的阿哥,四爺你只要先發制人出其不意,局面翻轉也未可知!



電視劇中有一個很大的誤解,就是鄔思道神機妙算,彷彿是“開天眼”了一般。凡是都在他的掌控中,搞得好像鄔思道從頭到尾力都在壓寶雍正,斷定康熙就一定會讓雍正繼位似的。

其實並不是如此,我覺得鄔思道只是擅長造勢和佈局罷了。從始至終,他都在給雍正留“兵變”的後路,這個線布了很久,久到鄔思道最早認識老十三時,在與老十三對話過程中,偷偷的記下了他的心腹將領名單……



鄔思道記下這份名單,只有可能是出於兩個目的。

其一、康熙傳位給雍正,鄔思道害怕老八會造反,所以給雍正留了一條應對措施;

其二、康熙沒有傳位給雍正,乾脆直接使用兵變的辦法,強行奪權。

第一個目的比較牽強,因為鄔思道當時在記名單時,老十三還沒有被圈禁,他在十年前就能料到康熙傳位給雍正,卻不傳給他兵權?這也太玄幻了吧?

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鄔思道早就留好了兵變這條後路,只是一直隱忍未發,他在等待機會的到來。直到雍正被康熙罷免後,他才拿出名單,直截了當的跟雍正攤牌,“如果大位不是傳給你,也要調兵遣將,武裝奪權”。

說到這裡,額外插一句。也正是因為鄔思道如此能掐會算,導致雍正後來殺他的念頭越來越強烈。這個想法,電視劇沒有拍出來,但是在小說中,有露骨的描寫:

聽著鄔思道侃侃而言,句句鞭辟入裡,胤禛陡然生出一種莫名的忌妒和恐懼:此人精明到這份兒上,將來怎麼駕馭?他閃了鄔思道一眼……




而此時的雍正呢?從臉上堅定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他是默認了鄔思道的計劃。當天,帶著名單就到老十三那裡去了,還是瞞著所有人偷偷去的。意欲何為?

老十三被囚禁了十年,雍正一次都沒有去看望過他,偶爾的幾次還是讓五阿哥胤祺代他去的看望的。現在有需求了,才想到老十三的利用價值。這難道僅僅是因為要利用老十三牽制老八一夥人?

恐怕未必吧!此時的雍正肯定也想好了逼宮造反的後路。


此時此刻,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若是奪位失敗,必然是死路一條。雍正已經沒有退路了。(老八也一樣,知道繼位無望,早就預謀了兵變的後路,只是沒有成功而已。)

所以,我覺得電視劇中的雍正,最早或許還沒有兵變的勇氣。後來鄔思道替他分析時局的厲害關係,替他造勢和佈局。不停的替他加油打氣、灌迷魂湯,成功的把雍正拖下水,加入了兵變的隊伍之中。

PS:以上胡說八道,只適用於《雍正王朝》電視劇。至於歷史上的事,由於太複雜,不在本文討論之列了。


Mer86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康熙如果沒傳位給胤禛,胤禛應該會發動政變奪取皇位。因為他有動機和能力。

先說動機

其實胤禛是很有心機的。雖然他表現出與世無爭,一心辦事的姿態,但是他其實從電視劇一開始就在覬覦皇位。他查戶部存銀、請命去賑災、招攬鄔先生,都是在為奪取儲君之位做準備。

特別是後期,他和八爺的矛盾已經激化了,他倆都沒有退路,基本上一個登上皇位另一個肯定會被弄死。

而且胤禛這個人辦事毒辣果斷,鄔先生最瞭解這一點,所以選擇了急流勇退。從他殺高福、殺自己手下的特務,都可以看出這一點。

所以,面臨著康熙駕崩這一機會,如果康熙沒傳位給他,他也一定會發動政變。因為發動,有可能登上皇位;不發動,必死。

再說能力

八阿哥胤禩人緣好,籠絡了很多將領,有資格發動政變。

胤禛則號稱冷麵王,人緣差,無人可用。但是胤禛有一張王牌:十三阿哥胤祥。

胤祥是親自帶兵打過仗的阿哥,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所以他和很多軍官有過命的交情,這就是所謂的“一起扛過槍”。

他被囚禁在宗人府的時候,曾經跟胤禛說過:如果把我放出去,肯定沒人敢亂來。

鄔先生也說,只要能放出十三爺,就算康熙沒傳位給胤禛,也有能力把皇位奪過來。

但是胤祥被囚禁在宗人府。好在胤禛還留著欽差大印,所以鄔先生給胤禛謀劃,如果康熙沒傳位給他,鄔先生就帶著欽差大印去放出十三爺胤祥,好鬧他個天翻地覆。

電視劇裡有個細節,康熙駕崩後,雖然隆科多拿來了康熙遺詔,但是八爺等人還是不服。知道胤禛聽到外面傳來胤祥的聲音,才放鬆下來,八爺黨也才放棄了抵抗。說明胤祥的作用非常關鍵。


總之,胤禛有動機也有能力發動政變奪皇位,他一定會這麼做的。


夢露居士



九子奪嫡是一場兄弟相殘的悲哀,勝利者成為名垂青史的皇帝,成為當時天地的唯一主角,失敗者莫過於被圈禁之後不久莫名死去。

成王敗寇莫過於此。

雍正王朝的世界之中,將九子奪嫡刻畫的淋漓盡致。同時通過春秋筆法將雍正的腹黑和陰險刻意淡化,給人一種正大光明的孤臣作風。但仔細看看全劇,分析分析某些細節就會發現雍正才沒有那麼孤臣那麼呆的!

如果康熙駕崩的時候沒有傳位於雍正,那麼他當然會造反。只不過造反的名義肯定是高大上,必然是康熙死後,雍正打著被逼無奈或者自保的名義對於被傳位的老十四亦或老八下手。

至於造反原因無他,沒有那麼多高大上的理由。只是雍正這種人從來不是坐以待斃的人。

這其實可以通過全局的兩處細節顯示。

一、謀劃大將軍王時鄔先生的話

康熙末年朝廷在西北的六萬大軍全軍覆沒,康熙欲挑選出一位皇子去往前線統兵禦敵。(來自今日頭條宋安之原創)雍正當時也是眼紅不已,但是鄔先生的一席話卻改變了他的主意,轉而舉薦老十四為大將軍王,換取支持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

鄔先生說的話中透露兩個關鍵。

一是西北的戰敗是八爺黨搞的鬼,他們想借機換取自己的人來掌控兵權。康熙看的很明白,但無可奈何為了前線的戰事,早已經內定八爺黨中的老十四為大將軍王,這樣同為八爺黨之人,最起碼老十四不會被後方的八爺黨捅刀子。

二是打仗拼的是糧草,老四的人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負責老十四的糧草供應。莫說他十萬大軍就是百萬大軍也不足為患。

雍正之後果然是舉薦老十四為大將軍王,換取年羹堯來出任陝甘總督。


這說明雍正和鄔先生當時已經末雨綢繆了,提前算計好了在西北手握重兵的老十四,掐住他的命脈。說好聽點是為了以後自己的順利登基,說不好聽點,當時康熙並沒有明顯傳位給雍正的意思,雍正是想萬一不是傳位於自己時為造反做鋪墊。

二、二次廢太子的幕後黑手之雍正

八爺黨門人中的任伯安擁有一件“百官行述”大殺器,裡面記載朝廷百官的各種把柄。(來自今日頭條宋安之原創)太子再次被立以後,有感於自己勢單力薄,知道了“百官行述”存在以後,所以迫不及待的寫下親筆書信派手下前往江夏鎮來拉攏任伯安。

後來隨著年羹堯屠了江夏鎮,這封太子親筆書信落入老四之手。老十三想要毀了,老四卻總是藉口留著若是將來太子對老十三下手,這也是個反擊利器。

後來八爺黨收買了老四府邸的高福,老四被老十三提醒以後,卻裝聾作啞任由鄔先生讓高福把太子的信送給了八爺黨,使八爺黨靠著這封信逼得太子兵變造反再次被廢。而高福送完信以後,平常對鄔先生挺尊重的老四壓根沒通知鄔先生,直接毒死了高福來殺人滅口。

通過以上可以看出,二次廢太子雍正才是幕後最大的黑手,巧妙的藉著八爺黨的手再次廢了太子。這個具體分析我前幾期也講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翻看。這說明雍正並非真正為國為民的孤臣,而是一個隱藏很深的陰謀家。

通過以上兩件事來說,雍正這個人並非雍正王朝中表面所表現的那般孤臣。他也是一個城府極深的人,總是不著痕跡的完成自己的陰謀詭計。這種人根本不是坐以待斃之人,如果康熙不是傳位於他,雍正肯定會打著自保的名義對新君暴起傷人,借自保或者其他藉口來達到造反的目地的。

第51期雍正王朝分析到此為止!下期再見!


宋安之


當然會造反。

其實在《雍正王朝》中,眾阿哥都做好了軍事上的準備,比如八爺黨,就提前奪取了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兵權,還試圖收買九門提督隆科多,以方便控制京城,此外在西北還有十四爺的大軍隨時策應。一旦康熙未傳位給老八胤禩,他即可調動京畿的兵力實施奪位。



而在劇中,老四胤禛在鄔先生的謀劃下,也做出了相應的部署。鄔先生首先幫胤禛分析了局勢,指出了一個鐵定的事實:

手裡沒兵,即便皇上傳位給你,你也無法順利繼位。

胤禛默然不語,算是認可了鄔先生的觀點,可見從此刻開始,胤禛就下定決心要奪位了,即便康熙未傳位給他,他都會盡力去奪。

而從他之後的部署上也可看出,如果康熙真的未傳位給他,他也會調動自己的所有力量,將皇位拿下。



第一,他拿著豐臺大營的將士名單,冒險硬闖宗人府去見老十三,讓他看看名單上的人哪些還能用。

十三爺胤祥在宗人府被圈禁了十年,胤禛去看過他幾次?你可以說宗人府有規定,不允許探視,但為何這次即便不允許也要冒險硬闖?這就是胤禛鐵了心要奪兵權的明證!

第二,康熙去世前曾召胤禛去暢春園,鄔先生讓他將欽差官防大印交給他,一旦有事便用此印赦出十三爺,然後讓十三爺去接管豐臺大營的兵權。



由此可見,十三爺是胤禛奪位成功的關鍵。按鄔先生的設想,如果胤禛能繼位成功,那皆大歡喜,如果不能順利繼位,那就用欽差官防大印赦出十三爺,並接管兵權。只要十三爺能從宗人府出來,胤禛無論如何都能繼位成功。但如果十三爺不能出來,那即便傳位給他,他也沒法順利繼位。

八爺黨千算萬算,沒算上十三爺這枚決定性的定海神針。他費盡千辛萬苦,奪了豐臺大營的兵權,卻在頃刻之間被十三爺收了回來,這可真是機關算盡太聰明啊。


達摩說


成者王侯敗者寇,是千古未變的真理。

縱觀中國歷史,但凡踏上“爭儲”這條路,只能一條道走到黑,很少有全身而退者。縱然像李世民這樣的千古明君,也難免留下逼父退位,殺害兄弟,這樣俗套的宮廷劇本。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康熙年間,出現九子奪嫡的現象。主要原因是太子自一出生就定了名份,而且一當就是三十多年,可以說是養尊處優。如果太子能謹慎自守,努力幹好本職工作,凡事能得到康熙的認同,那其他皇子也就斷了非分之想,可偏偏太子沒什麼本事,既不關心國事,也不關心家事,不斷的讓康熙失望,康熙有了廢除太子的心思,儲君的位置也就岌岌可危了,也給了其他皇子機會,也就出現了康熙末年九子奪嫡的現象。

經過層層選拔、不斷考核,最終四阿哥胤禛脫穎而出,深得康熙青睞,最終得以繼承大統,成為了雍正皇帝。

如果康熙不傳位給胤禛,情況又會怎樣呢?首先,以胤禛當時的心態,他肯定會搏一把的。從剛開始的不爭,到最後定的“不爭而爭”的方針可以看出,胤禛也在覬覦皇位,只是他的所做所為符合康熙的意思,也不斷得到了康熙的賞識,在老大被圈禁,老二被廢,老三又不怎麼爭這樣一個形勢下,胤禛作為實際的長子,再最後關頭,他肯定會拼一下,就是鄔思道也不會輕易放棄的。其次,如果胤禛發動政變,想用武力登上皇位,個人認為還是比較難的,原因如下:首先,如果傳位給別的皇子,胤禛不可能提前知道康熙的遺照,倉促起事,很難有萬全準備。因為當時胤祥被圈禁,胤禛又沒有帶過兵,手裡也沒有軍權,即便鄔思道神機妙算,恐怕也無計可施;其次,一旦康熙傳位給別人,臨終之前也會做周全的安排,最起碼九門提督一職肯定會讓新君信任的人來擔任,一旦得到九門提督的支持,順利登基就不成問題了,在京城也就很難掀起什麼風浪了。


雪穎138016887


個人認為無論康熙帝是否傳位於雍正都無濟於事。雍正都會登上帝位。

眾所周知,在九子奪嫡中,四阿哥胤禛是一個比較善於隱忍低調的人。在太子黨與八爺黨之中保持中立,在康熙四十六的向百官追繳虧空時在處事果斷剛毅,辦事幹練,得到了康熙帝的讚賞。以後處事也是恪敬王事,甚得康熙帝的褒獎。

雍正其實在暗中籠絡朝中有權勢的朝政,如隆科多。而與自已最親的十三弟則輕易地掌握把守京城大內的豐臺大營的調兵權,而自已門下的奴才年羹堯任川陝總督,挾制十四弟大將軍王胤禎(後被雍正改為允禵)西北十萬大軍。而野史記載,雍正秘密招收江湖高手為其賣命剷除異己,如甘鳳池等。其中最令人聞名喪膽的是血滴子。

總之,在康熙帝駕崩前,雍正的實力已經強於各位阿哥皇子。即使康熙帝不傳立於雍正,雍正一樣讓十三弟撒換京城守衛禁軍,令隆科多緊閉京城九門,不讓眾皇子見老皇帝一面。然後偽告康熙帝遺詔順理成章地登上帝位,面對反對自已登基的大臣和兄弟們則會大肆殺戮。這樣整個登基就會充滿血腥,而遠在西北的十四阿哥受年羹堯挾制則鞭長莫及。

而歷史上雍正帝也是這樣準備的。而康熙帝也最終傳位於雍正帝,其意義是雍正有眾多皇子沒有的才能,他敢以鐵腕手段扭轉大清在康熙晚年的頹勢,澄清日漸腐敗的官場吏清。雍正果然沒有辜負康熙帝的厚望。大清則在雍正帝統治的十三年裡,民富國強,吏治清明。雍正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令百姓受益不少。





鋒楓2016


題主講的是雍正王朝,並非完全正史,我給出的答案是會造反。

小說中康熙晚年基本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傳位這件事上,專門建造了穹廬,請來了布衣宰相方苞,給了隆科多兩道聖旨,並把十四阿哥排出去,基本上為四阿哥雍正做了所有可以做的。

再看四阿哥這邊,有同樣的布衣鄔思道在,為四阿哥上位立了大功,首先是通過一些列動作,讓四阿哥以及弘曆給皇帝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再就是做好了如果不傳位就要兵變的準備,一個是提前和十三阿哥要來了可用的名單,這個名單後來怎麼用的,小說裡沒細說,我們可以想象的是肯定是利用十三爺拉攏了這些人為四爺效力,而這些人,幾乎全是打過仗的,幹什麼用,不用再說了。

還有,當康熙召見所有阿哥時,鄔思道就預料到了今夜就是傳位之時,在送四阿哥出門時特意說了:如果傳位給四爺,我們就負責把反對四爺的控制住,如果不傳位給四爺,我們就帶兵進去兵變上位。當然,這其中最關鍵的人物還是十三爺。


新零售趣生活


康熙皇帝駕崩時如果不傳位於四阿哥胤禛,我個人認為四阿哥胤禛不會造反。

首先,胤禛沒有造反的準備。當時,康熙皇帝第二次廢掉太子胤礽後,由於大阿哥已被康熙圈禁,康熙一直未冊立新太子,造成康熙臨終時出現所謂“九子奪位”局面,實際上實力最強的是以八阿哥胤襈為首的“八王黨”,其餘皇子多擁附“八王黨”,只有十三阿哥胤祥擁附四阿哥胤禛,所以,如果康熙臨終將皇位傳於其他阿哥,四阿哥也不具備造反的條件,或者說他在康熙在世時所做的一切均是為維護清王朝的統治,為了滿清天下長治久安,他和明朝燕王朱棣不同,燕王朱棣在明太祖朱元璋傳位於朱允炆之際,燕王朱棣由於長年為國征戰,手中握有兵權,而且做了十數年的造反準備,最後才造反成功,如願以償,清康熙四阿哥胤禛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或者說康熙皇帝吸取明朝教訓,不給任何一個皇子擁兵自重的機會。


其次,康熙選擇四阿哥繼皇帝位也是歷史的必然。康熙統治後期,由於奉行“以仁治國”的政策,已經造成朝廷官員貪腐成風,吏治損壞,國庫空虛的局面,康熙用四阿哥胤禛整肅制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而八阿哥胤襈奉行和康熙一樣的治國方針,人稱“八賢王”,康熙皇帝正是看清了大清王朝的急需有所改變的嚴峻形勢,才傳位於四阿哥胤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