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文化之根,結惠民之實|我區不斷提升羣衆隊伍文化「造血」功能

點擊上方“微嶗山”關注我們

种文化之根,结惠民之实|我区不断提升群众队伍文化“造血”功能
种文化之根,结惠民之实|我区不断提升群众队伍文化“造血”功能
种文化之根,结惠民之实|我区不断提升群众队伍文化“造血”功能

吹嗩吶,敲鑼鼓,扭秧歌。在夏蟬鳴叫聲中,我區文化惠民公益演出和各街道組織的夏季納涼晚會又開始啦!與往年大不相同的是,今年臺上演出的主角都是熟面孔、老鄰居,社區群眾隊伍在舞臺上大放異彩。

种文化之根,结惠民之实|我区不断提升群众队伍文化“造血”功能

“一上舞臺可比平時有模有樣得多,我為她鼓掌,感覺十分親切。”南北嶺社區的李大姐在上臺演出時,她的鄰居笑著說道。社區的居民既當組織者,又當活動主角,將社區文化活動舉辦的有聲有色。

种文化之根,结惠民之实|我区不断提升群众队伍文化“造血”功能

近幾年來,在加強群眾文藝隊伍建設上,嶗山通過隊伍整合、培訓提升、資金政策扶持等措施,積極為群眾搭建平臺,有力推動群眾文藝團隊發展,文化服務供給方式逐漸由“送文化”向“種文化”轉變,社區群眾真正成為舞臺上主角。

种文化之根,结惠民之实|我区不断提升群众队伍文化“造血”功能

為不斷健全群眾文藝表演團隊扶持獎勵機制,嶗山區出臺《嶗山區群眾文藝表演團隊扶持管理暫行辦法》,建立起群眾文藝表演團隊評估定級機制,給予專項資金扶持,用於團隊組織創作、培訓、排練、演出等,鼓勵群眾自辦文化,大大激發了隊伍活力。

种文化之根,结惠民之实|我区不断提升群众队伍文化“造血”功能

在政策扶持的基礎上,嶗山區又把開展團隊幫扶行動、加大培訓力度作為增強群眾文化“造血”功能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面向群眾推出公益培訓課程,打造“零門檻”藝術殿堂,全年為群眾提供多門類藝術培訓,委派專業骨幹深入群眾業餘文藝團隊,“手把手”幫助各社區全面提升表演水平;另一方面,通過邀請專家培訓、定向創作曲目等方式,實行“一對一”精準幫扶,分類、分級指導,重點培育了東韓社區民樂團、張村社區劇社等10支特色曲藝隊伍,有力提升了團隊水平和實力。

种文化之根,结惠民之实|我区不断提升群众队伍文化“造血”功能

隨著團隊水平的提升,社區群眾文化需求發生了明顯轉變,40餘個社區由本土群眾隊伍自行承辦惠民演出,相比往年增加了一倍,成為豐富社區文化生活的中堅力量。在深入調研群眾文化需求的基礎上,嶗山區文化惠民公益活動服務方式也逐步實現由“送演出”到“送設備”的轉變。同時積極搭建平臺,每年組織舉辦廣場舞大賽、市民才藝大賽、鑼鼓大賽等多場大型文化活動,通過層層選拔、集中展演等形式,引導群眾文藝團隊踴躍參與,促進團隊相互展示、交流、學習。

种文化之根,结惠民之实|我区不断提升群众队伍文化“造血”功能

好政策、好舉措,大大激發了團隊的創作潛力,他們開始自己創作,把身邊的好人好事、文明風尚寫成詩,把傳統美德、國家政策譜成曲,把環境保護、孝老愛親、民風和諧等融入演出,通過鑼鼓、戲劇的方式演繹出來,這些自編自排、群眾喜聞樂見的歌舞、戲曲、曲藝等節目,使嶗山本土文化元素得到展示,使黨的方針、政策在笑聲中傳到千家萬戶,讓生活在基層的嶗山人真正感受到了幸福感和獲得感。

下一步,我區將不斷提升文化軟實力,做細群眾文藝團隊培育工作,不斷挖掘和打造高水平的民間藝術團隊,喚醒文化自信,使“鄉音鄉調”不斷展現生機;鼓勵文化隊伍抱團發展,採取社區間交互式演出的方式,整合優秀的文化資源,打造精品團隊,形成公益性民辦團體,最終實現產業化發展模式,拉長文化鏈條;推動政府職能由“辦文化”向“管文化”轉變,更加註重發揮文化的凝心聚力作用,匯聚建設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山海品質新城的強大精神力量。

來自:文化嶗山

【往期精選】

點擊二維碼

掃描/打開大圖來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