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血不造血:转型迷途

中国企业在接受风险资本时,无不以卖血求发展、以股份换资金、以股份换技术、以股份换管理。然而,这是美好的愿景,发展并不是单线条的轨道。没有核心竞争力就没有市场、资金、技术、管理都无能为力。核心竞争力就是一个企业的造血功能。

风险资本的诉求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追逐最大的利润。在不影响利益获得的情况下,企业是否能够自我造血、能否持续发展,都不在资本的考虑范围之内。

资本是兴奋剂,也是迷魂散,会使企业跑马圈地却失于精耕细作,拓展突破却迷失方向,急于求成却昙花一现。

卖血后不能造血,最终只有流血牺牲。

卖血不造血:转型迷途

一旦上了逐利的高速路,企业就不要再奢望喘息休憩或缓冲徘徊的时刻了,因为资本不会给予企业任何停歇的机会。

上市是一个企业发展时速的分界点,无法继续拓展市场份额,就必须不停寻找新的盈利机会。有不少的企业,上市前依靠某个专业领域获得惊人的利润额,当发展到达顶峰,转型刻不容缓,却无奈辗转奔波,寻寻觅觅,迷失自我。

转型,是一个备受煎熬与折磨的时期,可以是柳暗花明,也有可能是穷途末路。

UT斯达康是一家带着洋帽子的中国企业,它在美国注册,由中国留美学生吴鹰、陆弘创立。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互联网事业几乎是无人开垦的处女地,UT斯达康致力于在中国境内发展互联网接入业务。

成立后不久,UT斯达康便获得了来自日本投资公司的第一笔风险投资。之后,UT斯达康在中国境内不断地寻找机会与空间,小打小闹。但让人吃惊的是,这家中国人创立的未成气候的企业,之后又接二连三地获得日本投资巨头的豪气注资,总计超过1.2亿美元。

当时,百度的李彦宏、搜狐的张朝阳也正在美国,抱着商业计划书寻找风险投资,四处碰壁,保守艰辛。UT斯达康为何能此般幸运呢?。

其实,UT斯达康的所有风险资金,都来自统一价公司--日本软银集团。在这投资大事件的背后,有着一个不为认知的故事。

在美国留学时,UT斯达康创始人之一陆弘亮在一家冰激凌店打工,遇到刁钻的日本客人,巧妙应对后,陆弘亮给客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客人就是日本软银集团创立人孙正义。

毕业后的陆弘亮,在孙正义的邀请下加盟了其在美创办的软件公司。陆弘亮才华出众,深得孙正义欢心。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孙正义突然身患重疾,接到了医生的“死亡通知书”,于是孙正义决定把自己的公司卖给陆弘亮,将未竟的事业托付于他。

幸运之神降临,孙正义疾愈新生,决定重出江湖,创办软银集团,有情有义的陆弘亮给予慷慨支持。一段莫逆之交因此历久弥深。

可以说,软银集团对UT斯达康的倾情资助,带着很大的感情成分。这充满义气与温情的故事,在冷酷与势利的资本市场,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在软银的权利支持下,UT斯达康迅速发力,并找到“小灵通”给UT作为主力业务,一个在国外被淘汰的技术,在中国市场却有着现货的生命力,很快获得中国电信和网通的力挺。1998年,“小灵通”给UT斯达康带来了1亿美元的销售额,第二年便上升到1.85亿美元。如此发展速度,在见惯了美国互联网公司一夜暴富的神话的吴鹰、陆弘亮眼中,再加上软银一如既往的支持,上市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2000年3月,UT斯达康于纳斯达克上市,在当时美国互联网的寒潮中独领风骚。

随着“小灵通”在中国市场的兴起,UT斯达康连续17个季度打破了华尔街的增长预期。2004年年底,UT斯达康中国区员工达到8200人,全年销售额近27亿美元。

神话没有持续。2004年第四季度,UT斯达康出现了上市后第一次亏损。在2005年前后,“小灵通”网络基本普及,用户达到顶峰,3G业务成为中国电信领域的新宠。

转型迫在眉睫。其实,“小灵通”迟早会面临淘汰陨落的结局,这是吴鹰、陆弘亮心知肚明的事情,只是没料到这一天会如此之快。

早在2003年,吴鹰当选为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时,颁奖嘉宾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院长提问:“小灵通之后你靠什么活?”

卖血不造血:转型迷途

随着“小灵通”业务的大幅缩水,2005年、2006年UT斯达康大量裁员,并开始卖掉有关资产。与此同时,UT斯达康公司高层周韵宁跳槽到谷歌中国。

从2004年开始,UT斯达康着手发展CDMA书记终端业务与IPTV网络电视业务。但雪上加霜的是,UT斯达康权利开发的欧洲版本WCDMA业务,随着国内信息产业部关于“TD-SCDMA成为国家标准”的公布,顿时前功尽弃。

UT斯达康走上了无可挽回的下坡路,时刻面临被摘牌、被退市的危机。“发布虚假报告认为抬高股价遭起诉”、“行贿海外官员遭罚款”等丑闻接连被爆出。2010年UT斯达康将国际运营总部迁至北京,期待战略重组走出困境。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正是因为在软银孙正义的强力资本支持下,UT斯达康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肆无忌惮地勇往直前。因此,当悬崖募然横亘在路中央,高速奔驰的UT斯达康因为强大的惯性而一时无法收住脚步。

如果UT斯达康能在上市巅峰时期保持应有的忧患意识,及时开发新领域的产品,留给自己足够的缓冲时间,那么转型之困早已化解。

同样转型迷途中跌跌撞撞的还有盛大网络。

卖血不造血:转型迷途

2003年,盛大网络作为一家网游公司,唯一的游戏是从韩国租赁来的《传奇》。在上市前,盛大与《传奇》的母公司Actoz交恶,赖以为生的局面一度面临危机,在风投眼中盛大岌岌可危。好在“救火队员”软银赛富及时到来,几经调解,双方和解。在软银赛富注资下,2004年5月盛大上市。起初,纳斯达克对这位来客并不看好,直到三个月后,盛大财报显示利润惊人,陈天桥和盛大才得以扬眉吐气。

陈天桥何等精明,他深知,是《传奇》在中国的风靡成就了盛大暂时的辉煌,如不拓展新业务,摆脱对《传奇》的单一依赖,辉煌注定难以持续。于是,陈天桥给盛大定了一个宏大的转型目标---从单一的网游公司向迪士尼式的传媒娱乐帝国迈进。

上市后第二年的春天,正值新浪股票大跌。在风投高盛的协助下,盛大网络向门户网站新浪张开了虎口,大笔吃进新浪股票,成为新浪第一个股东。可惜的是,因为新浪设定了“毒丸计划”,盛大的收购计划最终成为黄粱一梦。

然而,陈天桥没有停止转型的脚步。

为了减少国外网游的依赖,盛大重金投入自主研发游戏,《传奇世界》、《疯狂赛车》、《梦幻国度》、《星辰变》等游戏相继亮相,并向海外地区推广。但是,随着腾讯、网易等竞争对手向网游进军,不仅一家独大的巨变被打破,盛大也被后来者超越,沦落到当时全国第三的境地。

2008年盛大文学宣告成立,一举打造中国网络文学知名品牌。但由于广告收入和阅读下载付费不“给力”,直到2011年第二年度,盛大文学依然净亏1050万元。盛大文学原定于2011年年中赴美上市的计划,因中国概念股信用危机而被淘汰。

另一方面,2009年盛大全资收购的视频网站酷6网,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据摩根士丹利预测分析酷6网在盛大的领导下也走向转型--放弃长视频主攻社区。

2009年,盛大联合湖南广电,成立了华影盛视,“娱乐选秀教母”龙丹妮担任CEO。之后,在许徐克的《龙门飞甲》、湖南卫视的《新还珠格格》等影视剧的投资商中,都有华帝盛视相连的版权购买和分销商盛世骄阳,已于2011年5月停止了版权购买。

另外,转型中的盛大慌乱不堪,对支付宝、云计算和LBS(基于位置服务)等业务都有插手。

2011年9月盛大网络第二季度净利润再次下滑,并创下盛大运营利润率的历史新低。

网游老大地位不保、新业务处处受阻,加上面临不断增长的利润压力,盛大内外交困。盛大网络的转型之路任重道远,只是不知道,资本于市场留给盛大的转型期还有多久。

2009年,当中国企业身处经济危机泥潭时,马云向媒体说:“目前世界缺的不是钱,商业社会缺失的是企业家的精神、梦想和价值观,是价值观的缺失,是梦想的缺失。失去了梦想的企业,再成功也只是物质性的成功,并非追梦者的成功。”

“永远不要忘记创业第一天的梦想”,这是马云曾无数次提及的企业精神。的确,对物质的贪婪也许能产生一时的冲动,但更多的缺失蒙蔽与迷陷;而真正的梦想能带来激情,也能带来镇静。只有对梦想的坚守才能在闹中取静,在艰难时坚强,在诱惑前理性,在迷途里寻找真正的方向。

盛大的迷狂,其本质是一种压力,资本回报的压力,发展速度的压力。重压之下盛大产生了“唯利是图”、“心机乱投医”的慌张与无措,已经无法潜心于发展本业,追逐最初的创业理想了。

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曾这样告诫世人:“我们出发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当初出发的目的。”

卖血不造血:转型迷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