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轉基因作物濫種應該嚴懲

南方周末:转基因作物滥种应该严惩

點擊上方“種子天下” 可以訂閱!

南方周末:转基因作物滥种应该严惩

日前,國內知名的種子公司登海種業公告承認其違規種植2590畝轉基因玉米,公告稱,因為“內部管理”問題,公司將此前合規繁育的50公斤轉基因種子當成了常規自交系原種,進而擴繁出了約12噸親本。此後,這12噸親本被其伊犁分公司“誤種”到了2590畝土地上。

這是最新披露的一起轉基因玉米違規種植事件。2016年,媒體曾報道,陝西榆林市靖邊縣排查出3000多畝制種玉米是轉基因玉米,當地緊急行動,在玉米收穫前將其全部剷除。今年2月,農業部辦公廳還通報了7家種子公司違規進行轉基因玉米試驗。

轉基因作為一種重要的現代育種手段,有著極大的潛力幫助提高中國的農業生產水平。中國對農業轉基因技術應用的態度是積極研究、慎重推廣、嚴格管理。早在2001年,國務院就發佈了《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條例》,此後又經過2次修訂,對轉基因生物(包括動物、植物及微生物等)從研究試驗到生產加工和進出口環節都規定了嚴格的監管程序。

根據條例規定,農業轉基因生物在實驗室研究結束後,需要轉入中間試驗的(指在控制系統內或者控制條件下進行的小規模試驗),試驗單位應當向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而要從一個試驗階段轉入下一試驗階段,則需要經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進行安全評價,合格後由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農業部通報的7起違規種植事件,都是未經報告而私自進行的小規模中間試驗。而登海種業2500多畝的違規種植,根據其公告,小規模試驗是合規的,但是隨後的中規模和大規模種植,沒有通過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的安全評價,也沒有經過批准。

轉基因作為一種具有重大潛力的生物技術,可能給我們帶來極大的益處,但是如果應用不當,也可能對健康與生態造成風險,因此,中國對轉基因的試驗和應用規定了嚴格的監管程序。通過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的轉基因作物,一般來說是安全的。但是沒有通過安全評價就在自然環境中大規模種植,轉基因作物可能會對非轉基因品種造成基因汙染,具有潛在的生態風險。

2018年6月,在加拿大食品檢驗署公佈在阿爾伯塔省南部發現少量轉基因小麥後,日本宣佈對加拿大小麥實施進口禁令。一個除草承包商2017年夏天在一條公路旁發現這些小麥,測試結果顯示它們含有一種美國孟山都公司研發出來的一種能夠耐受Roundup除草劑的品種。這個研發早在1990年代末期就已經在加拿大和美國完成了,但因為對消費者的健康影響不明,所以北美禁止了其大規模商業化生產,世界上很多國家也將其列為進出口禁品。

轉基因技術本身是中性的,嚴格監管下,對生物基因的改變可以帶來對人類有益的結果。但是如果監管不力,也可能出現不安全的轉基因生物。正如同核技術,可以用來發電,也可以用來製造核武器。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轉基因技術門檻可能越來越低,越來越容易被掌握,如果不加強監管,有可能被利用來研製生物武器。

正因為轉基因技術能力巨大,所以更要加強監管,因為我們可能難以承擔失控的後果。轉基因作物濫種是突破監管的惡劣行為,應予嚴懲。當然,對於通過安全性評價,確認安全的轉基因作物品種,也應該轉入實際利用,以享受轉基因技術帶來的益處。對轉基因,“無腦挺”與“無腦反”,都要不得。

南方周末:转基因作物滥种应该严惩南方周末:转基因作物滥种应该严惩
南方周末:转基因作物滥种应该严惩

長按上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種子天下

坐享種業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