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多部門調查 「黃金米」真相……

恩施市多部门调查 “黄金米”真相……

點擊上方“種子天下” 可以訂閱!

恩施市多部门调查 “黄金米”真相……

武漢晚報報道的恩施“黃金米”事件引起恩施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8月6日,恩施市政府組織食藥監、工商、旅遊、糧食等單位,聯合對銷售商家和銷售企業開展調查。初步查明,“黃金米”就是玉米麵加工而成,商品包裝上並沒有標註是恩施特產。

恩施市多部门调查 “黄金米”真相……

“黃金米”是玉米麵加工而成

本報“黃金米”報道後,相關部門找到銷售“黃金米”的地方,是位於恩施火車站附近的中國硒港。昨日下午,在中國硒港穿過多個巷道後,一小塊區域標註著“玉米黃金米”,這種產品分為散裝和真空包裝。

金黃色的米粒十分均勻,看上去十分美觀。散裝的“玉米黃金米”形狀和大米基本一樣,產品的包裝上有著詳細的說明,介紹了產品的營養成分,產品簡介,地址等詳細情況,產品還專門介紹了食用方法。

商家為了讓消費者方便購買散裝“黃金米”專門配備了一種包裝盒,包裝盒的總容量為1公斤左右,售價為28元。據推測,武漢遊客所購買產品即為散裝。

工商部門介紹,店傢俱有銷售資格,產品具有相關證件,是合規的產品。至於網絡質疑的該產品是否是恩施特產,記者在產品銷售區域並沒有發現標註恩施特產的任何內容。

食藥監部門工作人員現場查驗後確認,該產品就是玉米麵深加工後形成的產品,只是目前市場知名度不是很高,被人誤會和質疑。

產品質量並無問題

昨日上午,恩施市食藥監局和工商局等單位紛紛趕赴廠家進行調查,生產“黃金米”的企業是位於恩施市白果鄉龍潭壩村的恩施市山芝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兩部門調查發現,該企業具有法人資格,相關證照齊全,產品質量沒有問題。

據企業負責人介紹,這款產品是利用恩施市豐富的玉米資源深加工而成。首先將玉米磨粉,再借助模具,在低溫高壓下壓成大米的形狀。這種米生產成本很高,售價也比玉米貴多了。目前,該商品剛研發上市不久,許多市民並不認識該商品,造成了誤會。

恩施市食藥監局負責人表示,“黃金米”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事件回放:

8月3日,家住武漢市漢南紗帽街的張女士致電武漢晚報新聞熱線:她在恩施旅遊時,花28元買回了一公斤名叫“黃金米”的東西。回漢後,她與家人將其當作珍稀食料食用,但吃了幾次後,她與家人卻產生了重重顧慮——黃金米究竟是一種什麼米?能吃嗎?憑什麼賣這麼貴?

張女士7月27日與朋友組團前往恩施旅遊,當天下午玩完一景點後,被導遊帶進一個小超市購物。營業員向他們推銷散裝“黃金米”。該米顏色金黃,米粒晶瑩剔透,散發著迷人的光澤。營業員還說這米是當地特產,產量極小,“常吃有益健康”。

回到家中後,每次煮飯或煮粥時,她都會按超市營業員的叮囑,往普通米里加一小把這種黃金米。在連吃幾天摻有這種米煮出的飯與粥後,她與老伴漸漸有了疑問與擔憂:這米為什麼叫黃金米啊?米粒內真的含有黃金嗎?吃了有好處嗎?

武漢晚報記者找到了相關專家——武漢理工大學化生學院製藥工程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徐文瑨先生。他說,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可以叫“黃金米”的東西,至少有三種。

第一種是利用轉基因技術研製出來的黃金大米,又名金色大米,是一種可安全食用的大米,它富含β-胡蘿蔔素,所以其米粒呈現為金黃色。常食用這種米,可以有效補充維生素A,目前我國尚無這種米出售。

第二種是由韓國人開發出來,是真正添加了微量黃金元素的米。據說是用2納米大小的黃金超細顆粒,製成黃金水溶液,然後將該溶液噴在大米上做成黃金米。韓國人宣稱這種米有保健功能,但實際上,它只是一種用黃金染過色的大米。在我國,黃金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添加於白酒中,沒有添加黃金的大米出售。

第三種是由玉米粉加工而成。生產商將玉米磨成極細粉末後,再借助模具,在低溫高壓下,將粉末壓成大米的形狀,被冠以“黃金米”的美名。這種米的營養價值與玉米基本上沒有差別,但口感比玉米要好,售價也比玉米貴多了,可放心食用。徐文瑨教授稱,他在觀看張女所購黃金米的照片及聽了張女士的講述後,覺得她購回的黃金米,十有八九是用玉米粉製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