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的房子这回真的值钱了 老房子正在变成“钱袋子”

随着农村的不断改革和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农民拥入城市,在农村的房屋就大量地闲置。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农村居民点闲置用地约达3000万亩。

农民的房子这回真的值钱了 老房子正在变成“钱袋子”

虽然经过改革后,一些农村闲置被利用得比较好,比如有的做成了民宿,农家乐,有的搞旅游产业,等等。但仍然有相当多的老房子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

受政策和个人思想的局限,一些老房子仍然“沉睡着‘,眼看着一个像一个大家闺秀,白白地浪费了颜值,“迟迟待嫁”。

农民的房子这回真的值钱了 老房子正在变成“钱袋子”

随着土地改革,土地的确权让农民的权益更合理了,财产更明晰了。农民有了不动产,农民可以利用自己的房产做生意,可以用来贷款,总之,这对农民而言不仅仅是财产的所属,还能将财产利用和分配。那么,农村宅基地和农房可流转、可抵押、可退出等多种创新形式出现,老房子正在变成“钱袋子”。

农民的房子这回真的值钱了 老房子正在变成“钱袋子”

可抵押:农房+金融=融资新渠道:

受农村宅基地所有权限制,农房一直无法成为抵押物,通过“三权分置”,并经过确权发证后,宅基地使用权可以类似农民承包地一样,用于抵押融资贷款。

可退出:自愿退出,有偿使用,倡导“集约”:很多地区由于管理混乱,出现农村常住人口不断减少,农村宅基地面积不断增加等乱象。随着多地探索宅基地资源有偿退出,一些地区在宅基地改革试点中,纷纷探索宅基地有偿使用机制,引导村民集约用地。

农民的房子这回真的值钱了 老房子正在变成“钱袋子”

可入市:“三块地”改革试点的创新探索:在晋江市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探索,可以土地招商,又不出让土地所有权。首先,入市的主体必须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集体授权的股份合作社;其次,无须再走收储、上报的路子,只需要最终由晋江市政府批准即可。

农民的房子这回真的值钱了 老房子正在变成“钱袋子”

宅改能走多远?清除法律制度障碍是关键

农村宅基地改革进入第三年,改革亮点频现。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来自法律法规的障碍愈发显现,清除法律制度障碍、完善顶层设计成为宅改取得关键性突破所在。

依法依理,顶层设计有待完善:现行法律对宅基地处置存在严格的限制,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资源、增加农民收益,需要对原有的一些有关农村宅基地的法律法规进行重新修订,以增强其流动性,体现其资产价值和赋予合法宅基地使用权人从宅基地使用权和其上建筑所有权退出、转让、抵押和收益的权利。所以从长远来看,法律上的修订是宅基地改革取得最终成功的保障。

试点先行,加大探索创新力度:作为宅基地制度改革完善的基础性工作,有偿使用是推动宅基地集约使用、推动宅基地自愿退出的保障。在土地管理法修改前,考虑结合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情况,选择部分省、市试点修订省级土地管理实施办法等方式,将宅基地超标部分有偿使用纳入宅基地管理范畴,同时明确宅基地有偿使用内容、收费标准、收益用途、约束机制,为全国性推开探索积累经验。

农民的房子这回真的值钱了 老房子正在变成“钱袋子”

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房屋处置权:适度扩大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范围,特别是允许宅基地跨村、跨乡镇配置,有利于要素聚集,为农民和农村开辟一条新的增收途径,也有助于实现农村宅基地的用益物权。也应该从顶层设计考虑,应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实行宅基地有偿退出,对于空置宅基地,超过一定期限,自动收归集体所有。修订相关法律法规,允许宅基地及其房屋进行抵押融资,让群众有充分的处置权利。

农民的房子这回真的值钱了 老房子正在变成“钱袋子”

相关改革加速推进,宅改前景光明:试点期限在延长,范围在扩大。除2015年确定的全国33个试点县区的试点期限已经被延长一年到2018年底外,一些省份也已开始将这项改革向全省推开。试点推开的同时,相关的法律、政策修改也在紧锣密鼓调研中。虽然改革不会一蹴而就,但向前推进的态势越来越明朗,前景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