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4月1日起,支付寶、微信支付面臨整頓,請提前做好準備

現在移動支付的太流行了,出門在外不論是坐車、吃飯還是購物,統統可以掃碼支付,各種餐廳和商場也是非常體貼的在櫃檯前放置了支付寶或微信支付的二維碼以方便顧客買單。

但是,這些二維碼可能馬上就不得不被撤掉,因為央行的新規馬上就要開始執行了。

央行將執行對條碼支付限額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已經給所有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各非銀行支付機構;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網聯清算有限公司等下發了《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主要對條碼支付做出限額要求,並且自2018年4月1日起實施。

央行出手!4月1日起,支付寶、微信支付面臨整頓,請提前做好準備

所謂的條碼支付,是指銀行或支付機構應用條碼技術,實現收款人、付款人之間貨幣資金轉移的業務活動,包括付款掃碼和收款掃碼兩種方式。

我們經常在支付寶或者是微信又或者是其他第三方支付平臺上的二維碼收、付款都屬於條碼支付。

央行出手!4月1日起,支付寶、微信支付面臨整頓,請提前做好準備

二維碼的出現對移動支付的推廣可以說是功不可沒。我們知道,雖然中國並不是二維碼的發明國,但把二維碼的應用發揚光大的卻是中國,準確的說,是中國的移動支付。

從微信將二維碼作為互加好友的個人名片到支付寶嘗試將二維碼作為支付方式,以及到後來二維碼成為了行業普遍通行的溝通工具,現在大街小巷已經隨處看見各色各樣的二維碼貼紙。但用的最多的還是掃碼支付。

央行出手!4月1日起,支付寶、微信支付面臨整頓,請提前做好準備

推廣出門檻低、使用便捷是二維碼相較於其他支付方式來說最大的優勢。但這種優勢的背後也潛藏了風險,或者說央行認為潛藏著風險。

這也讓央行在規範條碼支付管理的同時,對其交易額度也進行了限制。

靜態掃碼支付每天最高500元

在央行制定的《條碼支付業務規範(試行)》中對條碼支付方式進行了分級限額管理,總共制定了4種不同狀態下的二維碼支付風險防範等級標準。

(一)風險防範能力達到A級,即採用包括數字證書或電子簽名在內的兩類(含)以上有效要素對交易進行驗證的,可與客戶通過協議自主約定單日累計限額;

(二)風險防範能力達到B級,即採用不包括數字證書、電子簽名在內的兩類(含)以上有效要素對交易進行驗證的,同一客戶單個銀行賬戶或所有支付賬戶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0元;

(三)風險防範能力達到C級,即採用不足兩類要素對交易進行驗證的,同一客戶單個銀行賬戶或所有支付賬戶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1000元;

(四)風險防範能力達到D級,即使用靜態條碼的,同一客戶單個銀行賬戶或所有支付賬戶單日累計交易金額應不超過500元。

央行出手!4月1日起,支付寶、微信支付面臨整頓,請提前做好準備

其中風險防範為D級的,也就是我們貼在牆上,或者擺在收銀臺錢的二維碼每天交易累積只有500元。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亢林表示,我們日常使用的支付寶和微信,一般使用兩個以上,比如說指紋、密碼這兩個以上的要素,單日限額是5000元。對消費者來講,不會帶來任何不便。

而對靜態條碼支付,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商戶貼在牆上或者打印好的二維碼支付,無論採取什麼交易驗證方式,同一個客戶單日累計交易金額都不能超過500元。

那麼如果你當天的消費累積超過500元,那麼就需要商家來通過掃描才能進行收款。

犧牲效率成就安全

我們說二維碼支付的優勢就在於低門檻和高效便捷。儘管我們一直都在擔心這種方式背後的安全隱患,但現實中我們並還尚未遇到過這種隱患的發生。

央行提前通過限額的方式將風險發生時的損失降到最小,這種以效率換安全的做法顯然是沿襲了傳統金融行業的做法,比如,我們在銀行的ATM機上取現會有每日限額,在網銀上轉賬也有限額。

央行出手!4月1日起,支付寶、微信支付面臨整頓,請提前做好準備

傳統金融的服務體驗之所以讓人詬病就在於效率低下和各種限制,儘管這種限制是出於安全考慮的。

犧牲效率成就安全!雖不能說有錯,只能說有點懶惰。但目前環境下推廣更加便捷安全的支付模式又面臨更高的成本,再加之二維碼支付的群體依然只是侷限於小金額交易,只能說央行此舉算是利大於弊吧。

而對於那些偶爾可能遇到的大額交易無法通過掃靜態二維碼來支付的用戶,你也只能提前做好換種支付方式的準備吧。

歡迎大家留言及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