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门前三条路,向前是亲情,左转是欢乐,向右是成长

我家门前三条路,向前是亲情,左转是欢乐,向右是成长

题记:小时候,这段路很远;长大后,感觉距离很近。路途没变,只因,不经意间,时光远去了。然而,最美的事不是留住时光,而是留住记忆。

向前,是亲情。

我的家乡是山东菏泽郓城一个普通的小村落。我家的大门朝西,门前是一条大路,南北走向。出门右拐走几步,再一直向西100米左右,就到了爷爷家。太奶奶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

小时候放学后,总喜欢往太奶奶跟前跑,因为能解馋。那时,姑姑们每次回娘家,总会带一堆好吃的,鸡蛋糕、饼干、烧饼、糖糕……奶奶给太奶奶留着,太奶奶不舍得吃,心里老是想着重孙子们。

我家门前三条路,向前是亲情,左转是欢乐,向右是成长

在我老家,每年正月十六,一直流传着“跑百步”的风俗。

以前,奶奶是一个很利索的人,走起路来风风火火,干起活来干净利落。那一天,奶奶总是起得很早,跑到田间活动活动。老话说,“跑一跑,不见老”。以前,我一直想着,正月十六能陪着奶奶跑跑步,却一直被“懒虫”扯了后腿。

2009年3月,奶奶突发脑梗塞。幸亏抢救及时,仅是落下了腿脚不便的病根,拄着拐杖可以慢慢挪步。

我家门前三条路,向前是亲情,左转是欢乐,向右是成长

有一年,我休假回家,去奶奶家看她。奶奶说,要去东头走一走,那是我家的位置。奶奶走在路上,身体向右倾斜,一走一晃。

我生怕她走不稳,摔倒了,便挨近她左后方,下意识伸手去搀扶。“没事,走习惯了。”奶奶摆摆左手,喘着粗气对我说。

这段路,我走了无数次。小时候,奔跑在坑坑洼洼的泥土路上,身后会扬起一道灰尘,有种电影里千军万马齐进、尘土飞扬的场景。

那时,觉得奶奶家好远啊!长大了,感叹路真短,一眼望到了头。如今,踩着光滑的水泥路,2分钟就可以走到奶奶家。可那次,我陪奶奶走了将近20分钟。奶奶走走停停,偶尔驻足,与乡里乡亲打个招呼。

我家门前三条路,向前是亲情,左转是欢乐,向右是成长

时光,如指间沙,用力去握,却流走得更快。

一直到我长大,太奶奶还保持着留东西的习惯。不知哪一年,太奶奶开始忘事了,叫不出别人名字,有些话会说上好多遍。她,得了阿尔兹海默症。

后来,太奶奶连我也不记得了。一年冬日,我到太奶奶家,拿了一把小板凳,坐在她膝边。此时,我已不再嘴馋,可太奶奶还是一个劲地往我手里塞吃的,我连喊手里放不下了。虽然太奶奶不记得我是谁,但我想,她心里肯定知道,我是她的亲人。

我家门前三条路,向前是亲情,左转是欢乐,向右是成长

“穿这么少,冷吗?”太奶奶握着我的手,连着问了5遍。我不厌其烦得回答着:“孙子不冷。”老人们,都喜欢穿新棉絮做得袄,裹在身上厚厚的,暖和。我穿着一件羽绒服,显得很单薄。我想,那一刻,太奶奶的意识里,早已没了羽绒服的概念。

“这么远的路,吃完饭再走!”我准备回家,太奶奶以为我家离的很远,拄着拐杖把我送到门口,一直重复着这句话。其实,那段路很短。我笑着跟太奶奶挥挥手,转身,已泪流满面……

刺骨的寒风拂过脸颊,凉凉的;肆意的泪水渗进嘴角,涩涩的。

我家门前三条路,向前是亲情,左转是欢乐,向右是成长

左转,是欢乐。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当城里孩子幸福地依偎在父母身边时,我已经学会打酱油。那时,还真是“打”酱油。从我家出门左转50米左右,有一个小卖铺,这里,承载了许多童年的欢乐。

我抱着个坛子,拿着母亲给的三毛钱,打上两毛钱的酱油,把余下的一毛钱小心翼翼地存在“小金库”里。

房间的一个角落,放着两个塑料大桶,分别装着酱油和醋。小卖铺的爷爷把漏斗插进瓶口,右手用提子舀出满满一提“老抽”,顺势灌进瓶中,手法极其娴熟。空气中弥漫着酱油醋的混合味道,酸溜溜的,直咽口水。

后来,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学到《卖油翁》时,我脑海里总会浮现那位爷爷打酱油的情景。

过年,穿新衣、戴新帽,是个喜庆的节日。童年的我们,少不了玩乐的东西。摔炮、擦炮,滴滴筋、窜天猴……这些带响的小爆竹,是男孩子的最爱。

我家门前三条路,向前是亲情,左转是欢乐,向右是成长

那时,一群孩子聚集在小卖铺门口,从各自的“小金库”里,拿出平时攒下的票票,买上几盒“炮仗”,听个脆响,图个乐呵。

前年回家时,听父亲说,小卖铺的爷爷去世了。他的老伴上了年纪,没有精力再张罗店铺,被儿子接到城里享福了。

彼时,在我家北面,新开了一个货物琳琅满目、环境干净卫生、服务热情周到,可支付宝、微信支付的现代化超市,每天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我家门前三条路,向前是亲情,左转是欢乐,向右是成长

“你买的啥,人家给送家里来了。”一天,我陪爱人出去串门。在某东商城上买的东西,隔天就送到了家里,我让母亲替我拿的快递。

“买了些食品,还有一瓶酱油。让您体会一下,足不出户,就能‘打酱油’的感觉。”我打趣道。

电话那头,母亲嗔怒道:“旁边就有超市,还麻烦别人干嘛!”

过多了苦日子的母亲,总是不愿麻烦别人。可从母亲的话里,我能听出她的惊奇。我想,母亲怎么也料不到,现在的生活,是如此的便捷。

我家门前三条路,向前是亲情,左转是欢乐,向右是成长

右拐,是成长。

“大班长,你可还记得二年级的事?你关窗时,把我的指甲盖夹折了!”那天,在小学微信群里正聊天呢,红子的一个@,让我陷入“尬聊”,其他人也趁机跟着起哄。

从我家出门右拐,过了超市,再走上40米左右,就到了我曾经的小学。我想,红子的话,应该不是责怪我,而是一种回忆,她大抵早已原谅了我的过失。

然而,小学的糗事,还不止这一桩。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歌曲《母亲》里的待遇,我很少享受过。不是说母亲不爱我,而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我家门前三条路,向前是亲情,左转是欢乐,向右是成长

以前,给土地施肥后,母亲就把装化肥的袋子拆开洗干净,外面的编织袋,用作盛粮食;里面的白色塑料袋,当作防潮袋。其中,白色塑料袋还有一个很大的用处,作为我上学时遮风挡雨的“雨披”,像风衣一样。

没有新书包,没有花折伞,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踩着水花、顶着“风衣”去学校。

花折伞没买过,但是用过。一个下雨天,班里的女同学娅,打着一把小花伞,甚是精致。其他女同学们都忍不住看一看、摸一摸,在雨中轮流举一下。

我家门前三条路,向前是亲情,左转是欢乐,向右是成长

我们几个男孩子,也去凑热闹,借过来跑到屋外,仰着头,竖起耳朵,听雨水打在伞布上的噼啪声。现在想想,如果那时有款智能手机该多好,还能拍个照片,发发朋友圈,秀一秀新鲜物。

也许小花伞太娇气,禁不起折腾。还没等我们把伞还给娅,其中一根撑条变弯曲了。看着自己的心爱之物损坏了,娅很伤心,没少责怪我们。

肩上扛着两道杠,是要担责任的,这事落在了我头上。后来,被母亲知道了,自然少不了一顿打,还得跟别人说好话。

放学,是一个快乐的词语。那时,一些散养的羊、鸡、鸭等家畜,在树林里吃些杂草、树叶,尽情的撒欢。而这里,也是我们的“游乐场”。约上几个小伙伴,打弹球、摔泥巴,偶尔,一只小山羊会好奇地驻足观看。

我家门前三条路,向前是亲情,左转是欢乐,向右是成长

现在,道路宽了,汽车多了,空闲的地方盖上房屋,很少见到散养的家畜。出于安全考虑,小孩子上学都是校车或父母接送。

去年休假的一天,弟弟、弟媳忙,错过了侄女上学的时间,我便去送她。走进清新宽敞地教室,眼前是漂亮的课桌,空调、电扇、饮水机,设施齐全。跟以前相比,幸福感“爆棚”。

小时候的冬天,特别的冷。读五年级时,早晨六点,天刚蒙蒙亮,我与同学平一起去早读,壮胆。那时,平的父亲早起炸“香油果子”(油条),总会塞给我俩一人一根。吃着去上学,热乎乎的,真香。

我家门前三条路,向前是亲情,左转是欢乐,向右是成长

我俩是最早到教室的。烧了一晚上的煤炉,燃尽了。我和平掏出煤渣,找些干草细柴,塞进炉子底部,炉筒里放上新煤球。用废纸引好火,轮流拿书本扇风,用嘴吹气,尽力让火焰烧的大一点。

煤球露出了火苗,陆续走进教室的同学,脱掉手套,双手放上面烤烤,真暖和!我俩的手上、脸上,蹭满了黑点,可心里是高兴的。

一次,我在镇上吃早餐,点了两根油条,一碗豆浆。油条是无矾烹炸,蓬松、宽大,却再也吃不出“香油果子”的味道。

从我家,往左通向小店,往右到达学校,往右前是爷爷家,三段不同的路,伴我走过了童年的春夏秋冬。

若干年后,我远离家乡,走上了军旅之路。然而,我总感觉,走得再远再远,却怎么也忘不了儿时走过的那些路。

最美的事不是留住时光,而是留住记忆。岁月可以洗去铅华,但童年的故事却永不老去,浓浓的亲情更加历久弥深。

我家门前三条路,向前是亲情,左转是欢乐,向右是成长

(部分图片由作者提供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