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的出路在哪里?

这几天看了几篇三农问题的文章,其中不乏专家经济学者的一大套理论,给人的感觉是大家都在关心三农问题。但是我认为都没有涉及到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原因和具体办法。我国的三农问题存在一、二十年了,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农民的生存能力和环境太低了。我国把主要资金都投入到城市发展,对农村的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日益高涨的消费水平。造成农村人唯一依靠打工挣钱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开支。

二,辛辛苦苦积攒的钱被日益高涨的消费和突如其来的患病所抵消。我们都知道,传统种地不赚钱,但是毕竟吃饭又是最大的问题。我国的农业已和世界接轨,但为什么不和世界上发达国家对农业实行大幅度的补贴接轨呢?

三,农民没有真正的就业渠道。许多农村人只有进城干着又脏又累时间又长的服务行业和单纯的体力劳动行业。特别是到45岁以后找工作更难,客观上形成农民的就业困境。这样下去,农民只会更穷。

四,农村的看病养老是老生常谈困扰农村发展的大问题。这个问题一天没有真正解决,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只能是一句空话。

五,我国的学校现在只重视理论,唯分数论,阻碍了青少年掌握一技之长的最佳年龄。等到真正走入社会,才发现所学跟现实大相径庭,当然那些有天赋的和极为努力的学生才有可能走上金字塔的顶瑞。

综上所述,我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有以下几点:

一,切实为农民找到就业渠道,对于那些家有老人孩子,没有办法去远方打工的人,特别是中年人,应该在最近的地方给他们提供合适的工作。像贫困户建档立卡那样做到人人有活干。当然这个问题很难,需要政府的大力介入。

二,正像袁隆平老先生说的,加大对农业粮食的补贴力度。这样也可以减少粮食浪费严重的现象。让粮价跟上高涨的物价步伐,而不是天天喊着和世界接轨。如果有不同的理由,我要弱弱的问一句,世界发达国家是怎么保护农村和农业的?我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在这方面是不是有极大的欠缺啊?现在大家都知道,天天喊土地流转,改变种植结构,但哪会有那么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呢?天天喊土地流转只能是自欺欺人。改变种植结构,片面的种植经济作物,其后果只能是本末倒置。如果都去种植经济作物了,那么,粮食问题怎么解决?难道还要靠进口,等外国卡脖子吗???

三,我国的农村农业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小农经济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土地由集体统一耕种管理。农民用入股的方式从集体种植中获得收益,这样可以使闲置劳动力投入到其它行业。也能大幅度的减少家家户户对农机的购买成本。

四,让农民实行退休养老免费医疗制度。这样也许会有人说农民的基说太大了。但是我要弱弱的问一句,我国的离退休人员和老年农民的基数差不多,为什么一方面大幅度的涨那些拿着较高退休金的公务员的退休金,一方面对下层职工和农村老人像发糖豆那样吝啬呢?我认为国家应该对退休金设定一个统一的界限,公正公平的对待分配,而不能以职业划分或者略有区别,但不能相差悬殊。形成社会的贫富不均和层次的固化。

五,我国的学校应该对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青少年极早进行职业培训学习,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国家统一举办培训机构和学校。而不是像现在的培训学校,大多数学不到真本事和技术。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从少年开始就培养熟练技术工人。毕竟一线工人是绝大多数,人人都坐办公室是不可能的。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我知道在现行社会情况下这些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不从根本上找原因去切实的解决三农问题,甚至纸上谈兵,说一些大话空话,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家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去切实解决三种问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