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萬川軍奔赴國難,64萬人傷亡,穿草鞋戴斗笠打出中國人的血性


無川不成軍,抗戰14年,四川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位居全國之冠。川軍轉戰全國大江南北,幾乎所有的對日大會戰中,都有川軍將士的身影,數十萬人戰死疆場。在中華民族危亡之際,川人以國家利益為重,無數川人奔赴前線,用手中的劣勢武器與日軍進行殊死決戰,贏得了“無川不成軍”的稱號!為中國的反侵略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劉湘慷慨激昂地說:四川提供壯丁五百萬,可以出兵三十萬人,供給糧食若干萬石。四川所有人力財力,均可貢獻於國家。為了抗戰,劉湘不顧自己正在患病,抱病親率首批十萬川軍出川抗日。1938年1月20日劉湘在抗戰前線病情危重,臨終前留下遺言:“日軍一日不退出中國,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

川軍出川抗戰時裝備很落後,肩上扛的是土造步槍,子彈一人兩三發。1937年9月,30萬四川子弟兵在劉湘和鄧錫侯的率領下陸續出川,奔赴前線。楊森率領第20軍奔赴上海參加淞滬會戰。鄧錫侯率第22集團軍經川陝公路,越過潼關渡黃河進入山西戰場。


川軍穿著單衣薄衫,赤腳草鞋,揹著斗笠背夾。衣服顏色眼花繚亂,他們帶著舊式雨傘臉盆,有的戰士甚至披著被單,有的槍還挑著包袱。部隊所到之處、叮鈴哐啷。一位美軍觀察員看見此情景,說“像這樣吹吹打打的喜劇般的中國軍隊,只有在傳奇故事中才有了”。川軍一路向東,到寒冬之時卻沒有什麼補給,徒步行軍千里,凍餓而死者不計其數。真是武器不堪殺敵,衣被難以禦寒。

1937年9月,川軍第20軍在楊森的率領下開赴上海參戰。在淞滬戰役廣德戰場,戰鬥及其慘烈。日軍發起總攻,陣地上成千上萬噸的炮彈傾瀉而下。師長饒國華率部苦戰三天三夜、傷亡極其慘重。饒國華對部下說:我誓與廣德共存亡!在敵人猛烈進攻下陣地失守,饒國華率剩餘的一營部隊衝入敵陣,終因勢單力薄,彈盡援絕,身陷重圍。

1937年11月30日晚,饒國華在敵人的重圍之中,舉槍自戕殉國、慷慨成仁年僅44歲。一四四師師長郭勳祺也在戰鬥中身負重傷。圖為川軍第21軍144師師長郭勳祺在前線繳獲的日軍櫻花戰刀。


1938年徐州會戰打響,3月15日,日軍向滕縣發起猛攻。來犯日軍共約步兵29000餘人,騎兵1500百多人,用重炮、飛機對藤縣進行狂轟濫炸。川軍以滕縣為要點,全力死守滕城,戰鬥從外城的激戰開始,敵人傷亡慘重。日軍多次採用迂迴攻擊,川軍不斷調整戰術與日軍進行殊死搏鬥,血戰3天3夜,流到最後一滴血。圖為日本騎兵。

日軍板垣師團久攻滕縣不下,氣急敗壞的日軍以重炮飛機猛轟,炸燬藤縣城牆。王銘章退到街上與日軍進行巷戰,王銘章身中數彈壯烈犧牲。其餘川軍將士退入房屋與日軍展開爭奪,誓死不退。城內傷兵誓死不落入敵手,拿著手榴彈與日軍同歸於盡。全師五千餘人,共擊斃日軍四千餘人,戰至最後一人而不退縮。在滕縣以北川軍陳離部,也傷亡四五千人。

在四川大後方,民眾送子上戰場的故事催人淚下:安縣青年王建堂帶領100個青年請命殺敵。在他們開拔前,王建堂父親寄來了出征旗:一面寬大白布製成的大旗,寫著一個大大的“死”字!出征旗右上方寫著:“我不願你在我近前盡孝,只願你在民族份上盡忠!”旗幟左上方寫著:“國難當頭,日寇猙獰。國家興亡,匹夫有份。本欲服役,奈過年齡。幸吾有子,自覺請纓。賜旗一面,時刻隨身。傷時拭血,死後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四川人民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在江津縣白沙獻金會上,1萬多名學生齊跪在地,哭著哀求在場的名流士紳:“請你們救救我們的國家,救救我們苦難的民族吧!”眾人淚流滿面,當場慷慨解囊,褪下了金錶、金戒指、金手鐲……   在瀘縣獻金會上,一群乞丐捐出了用破碗盛著的活命錢;一群斷手殘腳的傷兵相互攙扶著,捐出了他們辛苦編藤椅、制雨傘義賣得來的1萬多元錢……

為打通抗戰交通線,四川200多萬民工擔起了川陝、成渝等公路的修建和空軍基地的趕修任務。他們吃糠咽菜,衣衫襤褸,風雨無阻,硬是憑著一雙雙長滿老繭的手和簡單原始的工具,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交通史上的奇蹟。川軍在抗戰中以硬戰、血戰聞名,前後出川350萬兵員,共64萬餘人傷亡,川人大無畏的犧牲換來了“川軍能戰”、“無川不成軍”的名聲,為中國的反侵略戰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