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712分婉拒清华北大的背后,家长们该如何引导 “迷茫”的孩子

多少人是这样,到了选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才发现对自己一无所知?什么才是自己将来想要从事的职业?选错专业还能选对人生方向吗?

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任性的学霸,退学重考的背后是孩子们对于未来和人生规划的迷茫。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干什么,是现在大多数高中生、大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带领孩子们走好未来的每一步?

如果再坚持一年多,20岁的李一峰就将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下简称中科大)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毕业,但就在学业将成之时,他选择了退学,回到了老家云南临沧。

退学的理由并不复杂,“不喜欢那个专业,忍受够了”。

重新历经了200多个日夜精神紧绷的学习后,2018年6月,人生第二次高考,21岁的李一峰考出了712分、云南省理科排名第八的好成绩——这个成绩,他可以任选清华或者北大。

高考712分婉拒清华北大的背后,家长们该如何引导 “迷茫”的孩子

事实上,清华和北大也向他发出了邀请,但李一峰选择了四川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并于次月收到录取通知书。

高考712分婉拒清华北大的背后,家长们该如何引导 “迷茫”的孩子

一个励志的求学故事至此圆满谢幕,但他人生的再次寻路,只能算刚刚开始。

三年前,他凭直觉盲选了中科大,拿到录取通知书才知道原来学校不在北京。大一进校后,他发现自己对环境科学这个专业毫无兴趣,想要努力转入生物学专业,但很快发现,生物学也不是自己喜欢的。

辗转三年,历经退学、复读,他重新考出712分,21岁的青年可以任意选择全中国最好的大学,但他最终选择了口腔医学专业,这是他在网上花了两个月检索了解后确定的。

在记者采访他的时候,他确定自己不喜欢环境科学这个专业,但对于是否喜欢口腔医学这个问题,他沉默了,当记者问他喜欢做什么时,他又一次沉默了......

“这个也可以做,那个也在做,但都无法称之为爱好,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李一峰讪笑着垂下头,为自己没能给出答案而抱歉。

什么是喜爱?什么是热爱?这或许是一个应该更早就开始探索的课题。当它与20岁交织在一起,无论如何都显得仓皇而又沉重。

如果说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不断地尝试,甚至不停地试错和失败,才能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那他的探索是不是越早越好?作为家长,又应该给予怎样的帮助和支持呢?

其实,李一峰的父亲早在三年前填报志愿时,

就叮嘱过他:要慎重啊,好好选一个喜欢的学校和专业。

但对于这个善良而笼统的叮嘱,李一峰并没有在意。

对于孩子的未来,家长的建议很重要,笼统的建议只会适得其反。

家长们应该要深入去了解孩子想去的方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帮助孩子们树立一个目标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威廉·戴蒙在《迈向目的之路》一书中强调:目标,是驱动我们每天大部分行为背后的一个动机。”如果没有目标存在,孩子做的很多事通常都会徒劳无功,激情也会在漫无目的的活动中消耗殆尽。

目的能够影响人生的快乐和满足。虽然家长不能直接给予孩子一个人生的目标;但必须用引导、用身教和对话,帮助孩子去树立这个目标。

树立目标,不是用来做摆设,也不能是一时兴起,

家长们还要教会孩子负责任,做事要有真正的结果,要全力以赴去实现目标。

让他们了解,制定一个目标,承担任何一种任务时,不要半途而废,要真正完成某件事,即使那件事很微小。

让孩子看到不负责任的结果,养一盆植物不浇水就会枯干、会受苦、会死,这些都是在家中可以教导的。

这是发展出承诺和责任的方式,也是让孩子学习不受其他因素分心或干扰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