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好養水難澆,10年老蘭友澆水經驗,關鍵要把握以下5個階段

關於蘭花澆水的論述有很多,許多養蘭名家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蘭花好養水難澆”是流傳較廣的一句老話。許多蘭友認為,只要掌握好澆水技巧,養蘭就算人門了。千真萬確。但是,如何掌握澆水技巧呢?前人縱有“三分溼七分幹”、“秋不乾冬不溼”等諸多要訣,然而在實際應用中卻比較難掌握。由於各地氣候條件不同,家庭栽培環境不同,各人所用盆具、植材不同,蘭花的品種不同,所以,蘭盆內的貯水、保水能力,水分蒸發能力也都有所不同,這就給蘭花澆水帶來了很大的難題。多數人怕,怕水澆多澆勤了引起爛根死苗,於是本著“幹蘭溼菊”的傳統儘量少澆水,可是一旦水分供應不足,勢必營養不足,造成生長不良、品質不佳。因此,我覺得蘭花澆水,首要的是要根據自己的養蘭環境,所用的植材、蘭花的品類而有區別!

澆水總的原則是“植料幹了以後再澆,澆則充分澆透”。培養土幹了,再放置一天,使植料更幹些而後再澆水。澆水的時候要先淋洗葉片,爾後來回澆水,把植料充分澆透,使多餘的水從盆底流出,換調盆中空氣,切忌植料經常保持溼潤狀態。

蘭花好養水難澆,10年老蘭友澆水經驗,關鍵要把握以下5個階段

蘭花澆水

關鍵要把握以下5個階段:

1、上盆期。新上盆蘭花在充分淋水後,隔5-7天后再淋水。栽培後,新根未充分伸長之前,略為控制澆水,使之稍微口渴。一來新栽蘭花根部多少有些傷痕,控制澆水以利於傷口結痂,可有效預防細菌感染;二來為求生存植物本能就會發出新根來取水。

細與充足的水分,只靠殘留的根系已足夠用時,蘭株就會安然坐食,很不願意髮根。故有幹養根,溼養葉之說。

2、葉芽萌發期。自葉芽露出基質表面到葉片張開小喇叭口。在這期間,基本上由母株供給養分,不需要過多的外界供給。如果母株強健的話,此時葉芽雖然嬌弱、柔嫩,同時也是最生機勃勃。葉芽露出基質表面3-5釐米到剛要張開小喇叭口時,有一個緩長期,此時母株自身轉入花原基的分化,對新芽的給養銳減,幼芽開始長根(第一次生根)以滿足自身生長的需要。此時,可斷水5-7天,使之偏幹,之後再正常管理。斷水後若能施點磷肥,一可促進母株花原基分化,二可促進蘭花幼苗生根,如根系早生快發,日後的管理就會事半功倍。

蘭花好養水難澆,10年老蘭友澆水經驗,關鍵要把握以下5個階段

蘭花澆水

3、葉芽伸長至展葉發育期。這段時期是決定蘭花葉片寬窄、厚薄、壯弱即決定蘭花品質的關鍵時期。其營養需求將日益增大(一般此時蘭花開始施肥,所有養分的吸收都必須溶解於水呈離子狀態才能被植物吸收),而此時正值氣溫漸高、光照漸強的4-5月份,培養者往往由於氣溫高、光照強、水分蒸發快,空氣溼度常顯不足而時常噴水霧以增加溼度,但也因此而容易導致水分過豐而漬傷嫩芽,甚至爛芽。故每當噴水、淋水後應加強通風,保持葉片在一小時內風乾,讓其乾溼有度,乾溼分明,切忌盆土經常保持在溼漉漉的狀態。溼溼乾乾,健健康康。

4、新芽長至七、八分木時,迎來第二個生根期。即新苗株身約跟母株一般大小,但尚未結球莖時(約入秋時),再一次斷水5-7天,蘭株會再次放第二次根,斷水後施以高磷鉀肥讓其促根、結頭、爆芽點。此次磷鉀肥關乎蘭花的品質和翌年芽點的萌發。

蘭花好養水難澆,10年老蘭友澆水經驗,關鍵要把握以下5個階段

蘭花澆水

5、兩點小巧門:

(1)如發現新芽已開葉尚無放根,可拿掉水草或扒開覆蓋物,清除球莖髒物及上層植材,讓球莖與植材懸空約2-3公分,後以正常管理(包括澆水肥),約二星期後再覆回植材,可促其長根。

(2)入秋後(約9-10月),大部分的蘭花都在放第二次根,可捏一團水苔擰乾約拇指大小,把植材撥開,塞在芋頭正下方(根長出來就會碰到)再把植材蓋回去,以後澆水、施肥、用藥,水苔都會吸收到,利用根的向溼性,對放根很有幫助,且根長出來根尖比較不會黑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