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言西语之五-说真话、医药事故和AI

东言西语之五-说真话、医药事故和AI

东言西语之四-《现实、历史和真的没有共识》好像没有能发出来,想看的可以去看下微博的这个号吧,呃,又看了一下,原来微博上发的也被删了,但是简书上还是有,收录在《东西纵横弹》中,有兴趣的朋友还是可以去看下的。

我觉得吧,中国一直还是缺乏一个说真话的环境,这次疫苗的事也并不是什么新问题,而是老问题重复性的爆发而已。

去年10月底,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称,长春长生(长生生物子公司)生产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效价测定】项不符合规定。但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官网2017年11月3日发布的信息显示,除了长春长生,武汉生物生产的批号为201607050-2的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也不符合标准规定。

其实武汉生物的不合格数量还要多于长春长生。武汉生物生产上述不合格批次疫苗共计400520支,销往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0520支,销往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0000支。长春长生生产的该批次(批号201605014-01)疫苗共计252600支,全部销往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东言西语之五-说真话、医药事故和AI

然后,就真的没有下文了。与长生生物一起出事的武汉生物受到的惩罚,由于强大的背景,仅仅是停止使用出问题批号的疫苗。中国现在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为了钱大家都不择手段,坑蒙拐骗抢无所不用其极,大家明明都知道,但是嘴巴被封住以后,说话也懒得说了,想来说也没有用,不如不说吧。

对比国外,对这种医药事故方面的监管已经基本排除了人的因素,现在直接可以用AI技术在流程上进行控制,而将重点放在使人们看病感到放心和便利上。现在AI技术最引人注目的收益将来自增量改进: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和医药人员转录和记录他们的咨询。像Alexa这样的数字助理可以帮助病人保持可靠的食物,技术可以减少在医院预约或没有预约的人数,而医药的来源和问题也一一记录,并迅速产生反馈。

2018年5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举行的AI和医疗保健论坛的许多参与者关注这一方法。一位发言人辩称,人工智能在未来五年中所能达到的最大的“提升”将是减少人类目前所做的“废活”。鉴于美国花费在医疗保健的支出为3.3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行政成本,这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利用AI来减少行政成本以及医生与病人打交道时所产生的交通堵塞,AI的目标是优化部门的结构,以减少等待时间,目标是用同样的资源来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

虽然AI是现在还在被看成一项辅助性的技术,但我想至少AI不会说假话,而人说的假话也会真实记录下来,这些不必要的医药事故以后将会大大减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