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爲何韜光養晦始終不願動武?看完這帳單恍然大悟

古代的帝王相爭,諸侯紛爭,從來都是戰火連天,兵戈相伐的,當然不會像我們今天這樣心平氣和的,可以坐下來好好談一下,這在古代簡直就是痴心妄想呢。那麼,兩國之間的勝負強弱,到底是又什麼決定的呢?不用多想,肯定是軍事,也必須是軍事起至關重要的作用。俗話說,有戰爭就會有軍事,換而言之,軍事就是戰爭的衍生物,但是,軍事又不單單隻有軍事,還有包括其他很多方面,比如軍事武器。一個國家只有掌握了強有力的軍事,才可以成為一個政治強國,也就是說,軍事是一個國家維護自己國家利益的強有力保證,才能躋身於國際上的大舞臺,才可以在處理國際事務的問題上有話語權。既然,軍事對於一場戰爭那麼的重要,可謂是生死攸關呀,那麼除了對於軍事的決策人要經過嚴格篩選,而且還需要有強大的軍事武器,這樣才能保障一個國家的安寧。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講述一些關於軍事方面的人物事件以及軍事武器介紹吧。

中國為何韜光養晦始終不願動武?看完這賬單恍然大悟

美國擁有全世界最為強大的海上力量,而亞太地區則長期是美國海軍的“內湖”,駐紮著大部分主力艦艇,近期,隨著美軍全球戰略的調整,美國先後向東亞派出了“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格林灣”號船塢登陸艦、“科羅拉多”號瀕海戰鬥艦、“藍嶺”號指揮艦、“墨菲”號驅逐艦等多艘軍艦,美國軍事專家斷言,目前在東亞聚集的美海軍兵力已經足夠打一場中等規模的局部戰爭。

美國專家表示,很多人只看到美國航母的“橫行四海”,其實在武力的背後,真正代表美國戰爭潛力的是海量的資源,每一艘軍艦都有如“浮動的金礦”,比如卡爾文森號航空母艦,僅造價高達60億美元,算上艦載機和其他設備,成本輕鬆達到了130億美元。然後“格林灣”號船塢登陸艦的造價約為15億美元,瀕海戰鬥艦的造價則為5.億美元,藍嶺號建造時間早,在上世紀70年代造價就達到了7550萬美元,而一艘阿利伯克IIA導彈驅逐艦的造價高達18.43億美元,而這還僅僅是美國海軍龐大艦隊的九牛一毛。

中國為何韜光養晦始終不願動武?看完這賬單恍然大悟

軍事專家指出,現代戰爭不但是打的是戰術,更是一場“金錢遊戲”。比如美國在海灣戰爭中,就讓全世界見識到了什麼是”現代戰爭“,當時美國在不到50天的戰爭中花費超過1000億美元。而在1991年美國的GDP也只有6.17萬億美元,僅僅40多天時間花費了美國全年GDP的1.6%,而當年中國的GDP不過4000億美元,如果換中國在同等情況下打一場類似戰爭的話,相當於花費了全年GDP的1/4。

據統計,2001年以來,美國對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等國的戰爭總共消耗了1.87萬億美元,而這些消耗僅僅是作戰行動本身,並未將其他支出統計在內。舉例來說,戰爭結束後,由於運輸費用十分昂貴,美軍寧肯就地拍賣大批軍事物資,大量悍馬軍車、反地雷伏擊車、斯崔克裝甲車、M1A2主戰坦克、野戰營地等陸戰裝備要麼低價處理,要麼就近存放在盟國的倉庫,即使這樣,掃尾的成本也超過了數億美元,但與將其運回美國的消耗相比,已經是天上地下的差距,即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都無法輕易承受,可見現代化戰爭耗費之大。

眾所周知,陸戰裝備在美軍的體系中屬於“最便宜”的那種,和動輒幾億幾十億美元的飛機、戰艦相比,以百萬美元計的陸戰裝備確實比較便宜。但美國的歷次軍事行動中,起主導作用的一向是海空軍,光美國在“奧德賽黎明”行動,向利比亞發射的戰斧巡航導彈每枚造價都達到了200萬美元,發射了110枚的造價就達到了2.2億美元。

中國為何韜光養晦始終不願動武?看完這賬單恍然大悟

因此,美國軍事專家表示,中國無論是在武器裝備還是在資金上都無法和美軍相提並論,如果爆發一場高強度的戰爭,中國其實無法輕鬆承受。但也有軍事專家表示,雖然“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但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每年的軍費就已經達到1500億美元,如果按照美國的標準提高軍費比例,戰爭潛力還能進一步增加,此外,中國武器裝備的成本整體上也要低於美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國的戰爭潛力。

不知道大家看完這些軍事方面的人物事件以及軍事武器介紹以後,腦海中又什麼想法和感悟呢?是不是覺得,軍事強大就是國家強大的根本。還有這些軍事話事人,他們掌握著軍事的決策權,當之無愧是一場戰爭能否取得勝負的靈魂人物。小編覺得呀,弱國無外交,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只有當一個國家有了強勁的軍事實力以後,才可以有了強有力的後盾,這樣才能更有底氣的站在國際舞臺上,維護自己國家的正當利益,更加有能力保護自己的子民不受戰火的傷害,不受侵略的威逼。

對此,朋友們,你是如何看待這一問題的?你有什麼要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