韜光養晦,我期待一鳴驚人的那一天

韜光養晦,我期待一鳴驚人的那一天

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了之後,國內民情激盪,鄧小平忍辱負重的說了四個字:韜光養晦。

曾經的中國是一個泱泱大國,君臨天下,萬邦朝拜。但是自從清末開始,“東亞病夫”的帽子就扣在了頭上。即便到了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也只是完成了獨立,完全還沒有富強起來。改革開放,我們有了飛速發展,但是面對發達國家的咄咄逼人,我們依舊沒有足夠的能力來平分秋色。

難道鄧小平就沒有憤怒嗎?但是他在憤怒之後看到了更遠,當初的中國並沒有實力叫板,所以一句韜光養晦隱藏了多少辛酸苦楚,多少深思熟慮。即便到了今天,中國的實力已經又到了另一個高度,面對特朗普的針對我們也有還手之力,但是實力不足依舊是事實,中國已然展露頭角,但還需努力。

我也一樣,從一無所知到現在,不敢說有已經一鳴驚人,但是多少取得了一些成就。我有了一些自己的驕傲,但是也還遠遠不夠,我需要更多的實力,不僅是為了證明自己,也更是在需要的時候,我不至於束手無策。

我想韜光養晦是每個人必經的一個階段,在這個時候要強忍著不甘,要努力積累自己,等著歲月的洗禮,等待著一鳴驚人的一天。

我期待著那一天。

韜光養晦,我期待一鳴驚人的那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