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韬光养晦始终不愿动武?看完这账单恍然大悟

古代的帝王相争,诸侯纷争,从来都是战火连天,兵戈相伐的,当然不会像我们今天这样心平气和的,可以坐下来好好谈一下,这在古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呢。那么,两国之间的胜负强弱,到底是又什么决定的呢?不用多想,肯定是军事,也必须是军事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有战争就会有军事,换而言之,军事就是战争的衍生物,但是,军事又不单单只有军事,还有包括其他很多方面,比如军事武器。一个国家只有掌握了强有力的军事,才可以成为一个政治强国,也就是说,军事是一个国家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强有力保证,才能跻身于国际上的大舞台,才可以在处理国际事务的问题上有话语权。既然,军事对于一场战争那么的重要,可谓是生死攸关呀,那么除了对于军事的决策人要经过严格筛选,而且还需要有强大的军事武器,这样才能保障一个国家的安宁。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讲述一些关于军事方面的人物事件以及军事武器介绍吧。

中国为何韬光养晦始终不愿动武?看完这账单恍然大悟

美国拥有全世界最为强大的海上力量,而亚太地区则长期是美国海军的“内湖”,驻扎着大部分主力舰艇,近期,随着美军全球战略的调整,美国先后向东亚派出了“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格林湾”号船坞登陆舰、“科罗拉多”号濒海战斗舰、“蓝岭”号指挥舰、“墨菲”号驱逐舰等多艘军舰,美国军事专家断言,目前在东亚聚集的美海军兵力已经足够打一场中等规模的局部战争。

美国专家表示,很多人只看到美国航母的“横行四海”,其实在武力的背后,真正代表美国战争潜力的是海量的资源,每一艘军舰都有如“浮动的金矿”,比如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仅造价高达60亿美元,算上舰载机和其他设备,成本轻松达到了130亿美元。然后“格林湾”号船坞登陆舰的造价约为15亿美元,濒海战斗舰的造价则为5.亿美元,蓝岭号建造时间早,在上世纪70年代造价就达到了7550万美元,而一艘阿利伯克IIA导弹驱逐舰的造价高达18.43亿美元,而这还仅仅是美国海军庞大舰队的九牛一毛。

中国为何韬光养晦始终不愿动武?看完这账单恍然大悟

军事专家指出,现代战争不但是打的是战术,更是一场“金钱游戏”。比如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就让全世界见识到了什么是”现代战争“,当时美国在不到50天的战争中花费超过1000亿美元。而在1991年美国的GDP也只有6.17万亿美元,仅仅40多天时间花费了美国全年GDP的1.6%,而当年中国的GDP不过4000亿美元,如果换中国在同等情况下打一场类似战争的话,相当于花费了全年GDP的1/4。

据统计,2001年以来,美国对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等国的战争总共消耗了1.87万亿美元,而这些消耗仅仅是作战行动本身,并未将其他支出统计在内。举例来说,战争结束后,由于运输费用十分昂贵,美军宁肯就地拍卖大批军事物资,大量悍马军车、反地雷伏击车、斯崔克装甲车、M1A2主战坦克、野战营地等陆战装备要么低价处理,要么就近存放在盟国的仓库,即使这样,扫尾的成本也超过了数亿美元,但与将其运回美国的消耗相比,已经是天上地下的差距,即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都无法轻易承受,可见现代化战争耗费之大。

众所周知,陆战装备在美军的体系中属于“最便宜”的那种,和动辄几亿几十亿美元的飞机、战舰相比,以百万美元计的陆战装备确实比较便宜。但美国的历次军事行动中,起主导作用的一向是海空军,光美国在“奥德赛黎明”行动,向利比亚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每枚造价都达到了200万美元,发射了110枚的造价就达到了2.2亿美元。

中国为何韬光养晦始终不愿动武?看完这账单恍然大悟

因此,美国军事专家表示,中国无论是在武器装备还是在资金上都无法和美军相提并论,如果爆发一场高强度的战争,中国其实无法轻松承受。但也有军事专家表示,虽然“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每年的军费就已经达到1500亿美元,如果按照美国的标准提高军费比例,战争潜力还能进一步增加,此外,中国武器装备的成本整体上也要低于美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的战争潜力。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些军事方面的人物事件以及军事武器介绍以后,脑海中又什么想法和感悟呢?是不是觉得,军事强大就是国家强大的根本。还有这些军事话事人,他们掌握着军事的决策权,当之无愧是一场战争能否取得胜负的灵魂人物。小编觉得呀,弱国无外交,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只有当一个国家有了强劲的军事实力以后,才可以有了强有力的后盾,这样才能更有底气的站在国际舞台上,维护自己国家的正当利益,更加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子民不受战火的伤害,不受侵略的威逼。

对此,朋友们,你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你有什么要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